去搜搜
头像
科技富豪的“避难手册”,女王的“财产”|荐读
2022-09-17 10:30

科技富豪的“避难手册”,女王的“财产”|荐读

文章所属专栏 全球科技纵览·趋势必读 第二季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06:26

作者|赵赛坡

头图|视觉中国


本期导读:


本期首先分享一篇探讨语言模型与“智能”之间关系的长文,为何人类认为语言就是智能的象征,这背后既有历史文化原因,也暗含了人类对自己思维的偏见。


上世纪 20 年代,汽车被认为是城市的“入侵物种”,这段历史还有哪些细节,本期有一篇长文推荐;某种意义上,君主立宪制下的王室就像一种特殊的公司,伊丽莎白二世的离世,又留下了哪些“财产”?


本期“荐读”还将推介以下议题:


  • 以 Sptoify 为例,在不景气的大环境里,如何优化你的产品?

  • 科技富豪们的“避难手册”;

  • 2022 年的长尾理论有哪些新看点?

  • 播客推荐:机器时代的人类生存准则;


“More Reading, Less Junk”,欢迎进入本周的深度阅读时间。


语言模型与智能


Noema|2022-08|链接|35 分钟(阅读时长


不久前一位 Google 工程师宣称自己在该公司的语言模型里“感受”到了“智能”,并通过各个渠道呼吁 Google 采取措施,这件事情引发多个角度的讨论与争议,但就目前来看,依靠海量文本数据构成的语言模型,与“智能”没有一定点关系。


本周我选择了一篇由 Meta(原 Facebook)人工智能研究负责人、同时也是图灵奖得主的 Yann LeCun 撰写的长文,他和另一位作者详细解释了为何人类认为语言就是智能的象征,这背后既有历史文化原因,也暗含了很多人类对自己思维的偏见。


在语言模型,特别是“文本转XX”的生成模型越来越多的今天,这篇文章极具现实意义,“仅仅依靠语言训练的模型永远无法接近人类的智力”,这是本文的要点。


汽车是如何“入侵”城市的?


MIT Press Reader|2022-07|链接|20 分钟(阅读时长


关于汽车对世界的影响有两个经典论述:


其一,汽车的流行,让城市不再仅仅局限于人的存在,而演变为一个由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构建的网络;其二,汽车文化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自由”理念相结合,深刻影响了 20 世纪后半叶的社会发展进程。


但这篇长文向我们展示了 100 年前,也就是 1920 年代的人们对于汽车的看法,在很多城市人眼里,汽车就像一个“入侵物种”,肆意破坏城市的交通网络,并制造一起起或致死或致伤的车祸,这场斗争既是理念的碰撞,也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加速器,在持续近十年的斗争之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人类终于接受了汽车。


伊丽莎白二世的“财产”


FT|2022-09|链接免费镜像|20 分钟(阅读时长


过去一周,关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正史与外传”占据了诸多媒体版面,我选择了一篇 FT 的长文,从女王及其皇室的“财产”角度切入,展现了君主立宪制下的一家“特殊公司”(语出伊丽莎白的父亲乔治六世)的决策机制。


在很多人看来,伊丽莎白领导下的王室缺乏创新,但透过与皇室有生意来往的人的口述,你会发现,任何一个看似微小的变革,都会引发巨大反响。


不景气的大环境里,如何优化你的产品


Making Connections|2022–09|链接|20 分钟(阅读时长


在宏观经济环境不好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放弃以“营销换增长”的方法论,这篇文章就以流媒体服务 Spotify 为例,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提升用户付费转化率的方式,提高营收。


需要提醒一点,文中的很多公式或框架都是基于理想情况,真实的商业环境远比它复杂,但作为一份理解流媒体公司商业模式的文本资料,这篇长文做的已经足够好了。


科技富豪们如何避免灾难


《卫报》|2022-09|链接|40 分钟(阅读时长


我们有理由相信,诸如扎克伯格这样的互联网超级富豪,其创立 FB 的初衷并不是为了作恶,但如果回看 FB 等科技公司的发展过程,很多产品或决策都对社会产生了消极影响。


这个悖论似乎也延续到了科技富豪们的避难计划里,这些人寄希望于建设坚固的地堡、雇佣顶尖的安保人员,以求在灾难——地震、海啸、大流行病——来临时获得自保,但却往往事与愿违。


2022 年,我们再谈长尾理论


DigitalNative|2022-07|链接|20 分钟(阅读时长


长尾理论出现在 2004 年,时任《连线》杂志主编的克里斯·安德森敏锐看到,互联网创造了一个规模巨大的利基市场,这个市场与所谓的“大众市场”相比就像一条条长长的尾巴,如下图所示:



安德森的这个理论成为接下来近二十年消费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基本逻辑,无论是Google/Facebook 的广告、亚马逊的在线商店还是 Youtube 的用户上传视频,这些商业模式与产品设计,本质上都是在创造或者抢占一个个长尾市场。


站在 2022 的时间点去看,这篇文章结合内容与电商的新形态,阐释了长尾理论的新发展,比如,Tiktok 相比于 Youtube,其制作门槛(包括视频长短、拍摄或制作工具)大幅下降,基于算法的内容分发也极大延伸了长尾的“长度”,特别是一系列 AI 生成工具的逐步成熟,内容长尾效应还会持续。


文章最后的一个观点也很有趣:长尾效应不仅会创造一个规模巨大的消费市场,还在创造出一个长尾生态,文章的例子是 2600 人的 Youtube 团队,带动了超过 10 万个内容创作者,类似的情况,阿里巴巴、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也成就一个个长尾生态。


播客推荐:机器时代的人类生存准则


MIT TR |2020 年至今|链接|2 小时(收听时长


“In Machines We Trust、”是一档关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播客,不过不要担心,它并没有涉及技术实现细节——论文、代码——的讨论,而是以特定事件入手,通过聚焦事件的前因后果,进一步探讨该事件的潜在影响。


这档播客由 MIT Tech Review 制作,差不多每两周更新一期,每期时长大概 20 分钟。


这档播客有一个口述历史的专题,叫做“I Was There When”,以当事人的视角讲述某个时刻,人工智能技术如何改变了一个行业或创造了一个事迹,比如药企莫德纳 AI 科学家 Dave Johnson 回忆 AI 技术帮助人类设计疫苗(链接),很值得一听。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