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基民做波段,到底挣到钱了吗?
免费 2022-09-20 10:36

基民做波段,到底挣到钱了吗?

文章所属专栏 投“基”指南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08:14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韭圈儿(ID:jiucaishuo),作者:米斯特李,原文标题:《从上半年基民赚钱的基金里,找找感觉》,头图:视觉中国


市场再次有点down,跟上半年有几分相似。


大家emo的同时,可以从上半年基民赚钱的基金里找找感觉,是不是能“基民赚钱基金不赚钱”?


基金半年报和年报中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数据——


基金加权平均净值利润率。


这个数据反映的是报告期内,所有持有人在某只基金上获得的平均真实收益水平。


可能会有投资者将基金加权平均净值利润率和基金净值增长率指标搞混。


我说一点大家就明白了,基金净值增长率衡量的是你所持有的基金份额不变的前提下能获得的收益。而如果在这期间,你的份额发生了变化,比如定投、补仓、减仓,那么将这些因素计算进去的收益率水平就是基金加权平均净值利润率。


当然上面的表达主要也是方便大家理解,标准的定义大家可以去翻翻专业书籍。


既然说到定投、补仓、减仓这些基金产品的波段操作,那就可以通过区间超额收益=基金加权平均净值利润率-基金净值增长率来衡量波段操作的效果。(为了方便表述,后文统一用净值利润率、净值增长率指代


我们经常说买基金要择时,要低买高卖,那么,实际效果到底如何呢?


大家都在追涨杀跌


我们先做一个定性分析,波段操作到底有没有为投资者挣到超额收益。



2020年自2022年上半年的5个报告期,权益类基金(刨除货币基金与债券基金)净值利润率的平均值均小于净值增长率的平均值。


虽然我们没办法拿到2020、2021年下半年的具体数据,但是从趋势上看,无论是2020还是2021年,年报中披露的净值增长率与净值利润率之间的差值,相较于半年报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也就是从市场整体看,基民们一顿骚操作后的效果并没有长期持有好。


有的朋友可能要问了,不是说基金涨得猛的时候要适度减仓,跌的多的时候要适度加仓嘛,怎么现在又说波段操作的效果不好了。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精准择时的波段操作确实可以在理论上增加收益水平。


但是从统计结果上看,大部分人的操作是相反的,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追涨杀跌。


市场已经多次验证,人性的弱点往往是无法完全规避的。


机构也摔了


有人会说,平均数这东西只能形容市场整体的情况。


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比如买彩票,我知道买彩票的期望收益肯定低于成本,但我还是想试试,毕竟谁都觉得自己可能会是那个天选之子。


这种想法,也不反对,因为今年上半年,确实有很多基金的持有人做到了波段超额收益。


我们选择了2022年上半年,净值利润率与净值增长率差值最高的十只基金。



这些基金有一个共性:2022年上半年,机构持有比例或增加或持平,这说明波段收益突出的这些产品,主要是机构做出的贡献。


在之前《散户真的打不过机构》的文章里,从半年报其他的数据中同样能发现这一现象。


再细看会发现,这些基金的份额都是在二季度暴增。我们知道4月26日是上半年的分水岭,他们在恐惧中勇敢加仓在了低点。


但机构也不是一直都能做对。


我们筛选出2022年上半年净值利润率与净值增长率差值最低的十只基金。(为了减少申购赎回费对于基金净值的影响,我们把样本空间选定为2022H1规模超1亿元的基金


发现它们中间也出现了不少机构割肉的情况。



比如中信保诚至兴A,2022年上半年,基金规模从接近13亿元下滑到1.7亿元,机构持有比例从接近90%下降到52.69%,赎回近3.7亿份。


在报告期净值跌幅只有25.58%的情况下,净值利润率却低至-57.19%。


看到了吗朋友们,机构也不是常胜将军,韭菜这种说法也不是散户的专有名词。


不知道你们咋想,反正我看了之后是更加觉得别自我感觉良好地做波段交易了,毕竟专业性更强的机构都不一定能玩转,更何况普通的散户呢。


从波段超额收益后十名,我们还能看到几只业绩不错的基金,追高现象同样凸出,不管是油气基金还是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


但有一点我们可以去做,就是在市场极度恐慌的时候不要轻易离场。


波段收益关键词:短期、高β


接下来咱们再看看基金产品的特点:


前十上榜的基金大部分都是C类份额。


基金C类份额的手续费为后端收取,是一类更适合短期投资者的产品类型。


这说明,市场上的基金波段资金的心态主要是以短期持有为主。


对于这些投资者来说,人家可能压根就没想着长期持有的事,在市场恐慌的时候抄一个底,等市场回暖了一卖,赚一个左侧交易的钱,快进快出。


做错了也就认了。


还有一点,想要在短期鹤立鸡群,必然会要求一定的β值。深深蹲下,高高跃起才会排名前列。


我举几个抄底成功的例子:


前海联合泳涛混合的持仓是这样的:



鹏华沪深港新兴成长混合的持仓是这样的:



前海联合泳隆的持仓是这样的:



从持仓上看,它们分别是医美、锂电、风电的行业基金。


行业基金的特点是啥呢,集中度高是一个方面,但从另一个角度上看,由于集中度的提升也导致了基金净值波动的增加。


从行业上看,无论是医疗、恒生科技还是医美、锂电、风电,这些行业的β都非常大。


在投资学里面,β可以用来衡量行业对于市场变化的敏感程度。


如果从短期投资的角度上看,那肯定是选择一个β值高的行业更好。


因为基金净值波动大,短期获得高收益的可能性也更大。


但是,很明显这不适合大多数人。


你想要成为前十表中的一员,得到的常常是后十之一。


还是长期持有吧


从上半年基民赚钱的基金里,我们看到,市场中确实存在一部分投资者,通过低买高卖账面上赚钱了。


但是,这些浮盈最终能兑现吗?


这波市场的回调将是试金石。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不用眼红榜单前列的“赢家”,更重要的是避免成为榜单末尾的“输家”。


这些弹性极大的基金,如玫瑰般带刺。


从整体上看,波段操作的效果是不理想的,所以管不住手的基民们,还是老老实实地选择偏均衡的基金,长期持有吧。


同时,在市场极度低靡的时候,勇敢一点,起码不要轻易交出手里的筹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韭圈儿(ID:jiucaishuo),作者:米斯特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照,文内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妙投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