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险资出身的基金经理,真的可以更好控制风险吗?
免费 2022-10-16 16:48

险资出身的基金经理,真的可以更好控制风险吗?

文章所属专栏 基金研究精选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08:31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硬核姬老板(ID:falanxiqs),作者:姬老板,原文标题:《险资出身的基金经理,真的可以更好的控制风险吗?》头图:视觉中国


之前有小伙伴希望我能筛选一下险资出身的基金经理。


因为在大家心目中,险资出身的基金经理,对风险有天然的厌恶,在回撤方面可能会与众不同一些。


我做了非常简单的筛选:


1、从保险资管离职,不能太早,至少在2016年以后;


2、年化收益率低于7%的删除;


然后得出以下结论。




朋友们,看见这个名单的收益和大回撤后,是不是小脑瓜子有很多问号:好家伙,怎么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所以看到这,“保险资管能赚的多、跌的少”固有观念已经破灭的你,可以右上角×掉这篇文字,该干嘛干嘛去了。


如果你还要兴趣看看我说说保险资管,且里面一些有特点的基金经理,那么就继续往下看。


一、广发内需增长:王明旭


中意理由:责任心强、注重回撤、是个心地善良的好人


王明旭去年朋友和他一起吃过饭,回来和我聊的时候得出的结论是:他真的是一个责任心强的好人。


投基其实有一个非常隐含大家都很难挖掘的风险点,就是基金经理的人品到底如何,但王明旭好像是圈内比较公认的有道德感、有责任心的基金经理。


从王明旭的履历来看,他是一位实战经验非常丰富的选手,任职机构有券商、保险资管、公募基金,工作经历中既有多年的买方、卖方的策略研究经验,又有10年绝对收益资金管理经验。



目前主要代表作是广发内需增长,任职回报150%,年化26%,最大回撤-28%。



他的风格,我觉得是偏谨慎的。他是银行爱好者,而且很喜欢配置一些公用事业、安全边际极高的企业。



这样配置是因为他的目标也很明确,就是在保持稳定的价值风格基础上,每个季度能跑赢沪深300指数。



所以你要在他身上寻找太多超额收益,感觉不太可能,但这种偏稳定的风格,很受机构喜欢,他们给出购入王明旭的理由是:


1、很多基金组合的长期底仓是消费或TMT,以“大金融+大消费”为底仓,适时选择周期股作为增强的基金很少。


2、保险资金的考核基准通常是沪深300指数,王明旭具有多年绝对收益经验,管理的组合是以跑赢沪深300为目标,适合作为底仓配置。



二、景顺长城中国回报:韩文强


中意理由:虽然犹豫不决,但依旧对他充满好奇心


本质上来说,韩文强这种常年重仓地产金融的人,不是我喜欢的类型,但架不住这业绩和他“精分”的性格。



韩文强虽然在公募任职时间不长,但其实他2008年前后就入行,自2016年起,韩文强在国寿资产管理的产品规模已超百亿。现在是景顺长城股票投资部总监。他在最近两年中,有两次出圈的事情。第一件事是在2020年的年报用4000字长文中详细阐述了自己配置地产股的理由,“要么地产的估值错了,要么白酒的估值错了”的金句一度刷屏。



第二件是开玩笑在朋友圈“恁”同门师兄,让他别推地产行业来害人。




你们以为他是地产的头号黑粉吗?并不是,比如恁完自己的同门师兄,韩文强转头重仓地产等顺周期行业了。


小朋友们,你们是不是头上有很多问号?


我也是……



其实这位我也不太熟,但持仓的朋友很是给我种草,各种吹牛逼说韩总是上知国家宏观策略,下懂行业投资逻辑,能超前布局又能事后补救。


这话,说的好像很圆润……毕竟逻辑上找不出啥毛病。虽然我不懂且震撼,但韩文强的机构认可度非常高。



三、华安研究精选:万建军


中意理由:行业轮动和调仓时机的把握挺好


崔莹卸任后,华安逆向策略交给了万建军,以为他多少不如崔莹,不过今年业绩并不比崔莹做的差。



从万建军的持仓上来看,个人感觉他是中观行业思维,因为他属于会跟着行情变化进行行业轮动的典型。


比如今年二季度和一季度相比,十大重仓股换了四只,分别是:新增车企比亚迪、光伏板块晶澳科技、航空股中国国航、白酒股山西汾酒。剔除地产股保利发展、光伏板块天合光能、新能源上游的盐湖股份、绿电股三峡能源。



这样的调仓对组合收益贡献如何呢?以华安研究精选的业绩归因来看,选行业和调仓确实都是基金赚取超额收益的重要因素。



说到这里,我发现华安近些年好像走出了一点点自己的风格,那就是基于行业和市场轮动的风格,除了离职的崔莹,其实刘畅畅和万建军感觉都属于这个类型,但要命的是华安基金不知道为什么要将老万划分到“价值投资派”,虽然说这是一个较为宽广的概念,但讲真……


基金经理的标签写得很好,下次别写了


四、财通资管价值成长:姜永明


中意理由:社会我明哥,人狠话不多


姜永明我有两个比较鲜明的印象,第一是基本不接受专访,人极为低调;第二是他是典型把险资的投研框架带到了公募的人。财通资管也因为有了他,也算是在权益投资方面,有了一些起色。



其实老姜去年因为业绩好圈了一波粉,但2022年后,最大回撤就创了新高,达到了-33%,倒不是因为规模和他骄傲了,确实是和他一贯的风格保持了一致。



他的风格是garp策略,整体是偏成长均衡,喜欢的行业是消费和科技。虽然这两个行业一直是市场的主基调,但姜永明的操作更有特点,他采用的是“动态均衡”、左侧布局的方式,换句话说就是在“科技打底,消费轮动”与“消费打底、科技增强”之间进行切换。


因为灵活,所以在一堆均衡类的基金中,老姜的基金算是比较能打的了,因为他的底色就是“真正拥有成长性的价值”。


目前姜永明的基金除了机构持有较大的比例外,财通资管也自购了1000万,也算是公司从另外一方面表明了继续信任看好老姜的决心吧。



以上4个是我个人觉得比较有特点,我能看懂的基金经理,当然一己之力扛起一家基金公司的高楠、在仓位配置上有所谓441的框架,把钓鱼和投资合二为一的郑有为以及富国天字辈第五代传人唐颐恒其实也不错,但没有纳入到这一篇第一是有些基金经理的规模已快百亿了,另外一面是……我写不动了。


总之,险资出身的基金经理,虽然曾经有绝对收益的思维,但如果换到公募业绩排名的环境,对于回撤还是可能会适度放宽一些限制,毕竟没有谁可以一直保持高收益、低回撤的超高要求,因为这不符合基本常识。


所以险资出身是一个特点,但不一定会占绝对优势,常看常观才是了解他们最重要的方式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硬核姬老板(ID:falanxiqs),作者:姬老板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照,文内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妙投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