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03-08 14:04
国际劳动妇女节快乐

虎嗅注:今天,女性一定收到了来自商家、来自身边朋友的无数祝福。有购买力的女性被商家恭维成“女神”和“女王”,还未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也更喜欢“女生”而不是“妇女”的称谓。


这背后当然是消费主义和东亚白瘦幼秀审美取向的裹挟。勇于承认、接受、成为一名“劳动妇女”,有什么不好呢?


本文是一位劳动妇女的日记,祝所有妇女节日快乐。


和一个陌生人谈话,往往沟通十来分钟,对对方的涵养就可以有个大致的判断,这是因为沟通的方式、遣词造句以及个人气质会传递许多信息,从而给出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学识教养的粗略画像。


我很讲究用词,也格外会关注到用语不恰当的情况。比如,我极厌恶“残废”这个词,因为这个词有歧视,正确的用法应该是“残障”。很多用到“残废”这个词的人,未必主观有恶意,用词人没有察觉常常是因为自己的语言文字修养无法洞察到某个特定词里包含的不尊重与恶。


昨天科技班的女同学在群里po了一份精美的礼物,这是我们班班委好心给女同学寄送的妇女节礼物。怪不得之前班委联系我说有抗疫物资快递找我要地址,我还拒绝说应该给到更需要的人,因为我们公司已经采购到了抗疫物资。原来是为了给我们一份小惊喜。班里5位女同学(我原来一直以为是4位,因为有一位知名女同学从来不上课,她的公司卖掉后,近期似乎有时间了,也常会在班群里和大家互动,我这才意识到我们班有5位女同学)都收到了礼物,班委这么做还是很暖心的。


老师同学们纷纷在群里祝福大家女神节快乐,美美的,还有班委特意录制视屏祝女同学,“祝全班的少女宝宝们元气满满。”


可是我觉得不是那么comfortable。我喜欢有一颗少年心,我自己也一直有一颗少年心,但是我也喜欢做成年人。成年人可以有少年心,但是成年人就是成年人。我们已经是成年人了,为什么要做少女宝宝呢?就因为东亚社会喜欢女性幼态,所以女性就要迎合着去卖萌当少女宝宝吗?成为一名独立、成熟的女性难道不应该骄傲吗?


在关怀与祝福之下,女神节的称呼也是一种奇妙的心理,我不接受这种奇妙心理


因为人们不喜欢“妇女”这个词,“妇”指已婚女性,“女”指未婚女性,用得比较文言。人们不喜欢的词,折射出来的是一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几年前我就在我们公司群中和大家说过,请不要用女神节、女生节、女王节这些节日名称去替代原本的妇女节这三个字。


请尊重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原本的称呼。


妇女,在官方辞典中,其定义是成年女子的通称。不单纯指已婚妇女,在司法解释中定义14岁以上的女性称为妇女指的是年满14岁的女性。作为妇女,有什么丢脸,有什么要刻意去遮掩和排斥的呢?说到底还是因为社会在物化女性,认为女性处于年轻貌美的状态才能资源获取最大化,所以大家才争先恐后地去排斥妇女这个称呼


昨天在群里发言的是热心的老师同学们,当时我想我若是把我格格不入的见解发出来,那将成为一条尴尬的分水岭、华丽的分割线,瞬间浇灭大家的温暖与热情,我也由此浮出水面,成为众人眼中一个古怪的、执拗的、不懂好歹、且不解风情的傻二愣。


但是我犹豫片刻,还是发表了我的观点,并且转发了知乎上的讨论“女生节是一种对女性的歧视么?” 


既然都是班里同学,那么我应该说真话。更何况班群里都是社会精英,大概50位同学(我忘了班里总人数多少),除去5位女同学,是四十多位男企业家、创业者,尽管我明白我说了会让群里气氛变得尴尬,事实确实也在我说后群里气氛变得很尴尬,应该班委也在心里骂我吧,但是男企业家、创业者们哪怕不认同,至少也可以听到另外的一个声音,可以也去从另外一个角度也去思考一下这个问题。能让大家去思考,哪怕只是一瞬间,哪怕并不能立刻转变他们刻板的印象,但我也会觉得有意义。


如一颗石子投入湖中,石子下沉,波纹总会一圈圈扩散。如同《云图》里的那段经典的对白:


这世界自有其法则,想颠覆它的人绝没有好下场。废奴运动绝不会成功,如果你置身其中,你和你的家族将被厌弃。至少,你会变成被唾弃、殴打的贱民——甚至会被处死、钉上十字架。值得吗?值得吗?无论你怎样努力,也不过是汪洋大海里的一个水滴。


没有水滴,哪来的汪洋大海?


知乎答主“通吃岛岛主”写的关于“女生节是一种对女生的歧视么?”的回答有近6k的点赞,我也很欣赏。


答主认为女生节是一种对女性的歧视,举了美剧《辛普森一家》讲过的故事。


Lisa小朋友是个小女权主义者,买了会讲话的芭比娃娃来,想让她做一场精彩的演讲。结果娃娃讲的第一句话就是:“学校里面能逛街就好了。”之后是:“我们给男生做饼干吧。”“想太多会长皱纹哦。”Lisa捧起娃娃,非常失望:“Stacy,我一直等待你能开口说话,难道你没有什么有意义的话来说吗?” 娃娃媚笑着回答:“Don’t ask me, I am just a girl.” 哥哥Bar听到了起哄Lisa:“没错妹妹,快学着娃娃说。”


Lisa愤怒了:“这并不好笑!无数女孩会以为女生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她们除了花瓶什么都不能做。唯一目标就是打扮漂亮,然后找个有钱的老公。然后一天到晚跟她们一样空虚无聊的朋友们煲电话粥,讨论打扮漂亮和拥有有钱的老公是多么美好的事。”


“回到我们的主题,”通吃岛岛主写道:


其实现在已经不仅仅是女生节了,2015年百度等网站首页就是女神节,今年天猫首页是“女王节——活出你的漂亮”。这里的“女王”肯定不是指那位“和国家结婚”的伊丽莎白一世,而是供起来当宝贝养着的“活出你的漂亮”就行的女王。


“妇女”相对于“女生”而言,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年龄变大,或者说“变老了”。诚然,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女性也会有学识的进步、工作技能的提升、心智的成熟,但这些所有的成长加起来很多时候都比不上一个“年轻漂亮”带来的好处多。


这个社会心中女性逐渐被物化,她们逐渐被定位为“生育机器”(相应地男性被定义成“赚钱机器”),平时供起来当“女神”养着,以便需要的时候能够更好地激发起男性生育的欲望。“你负责赚钱养家,我负责貌美如花”,这句前段时间很流行的话换个表达其实就是“胸大无脑”好

……


女性抵制“妇女节”,拥抱“女王节”、“女神节”,本质上就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们的损失远远大于得到的。


而这种状态中资本控制着营销、传媒等一切话语权的社会里是不可能改变的,因为三八妇女节本身就是纪念劳动女性一次次争取自身权益的罢工、运动、革命而设立的,这明显严重损害资本家的利益。


大家还是来过“女生节”、“女王节”、“女神节”吧,毕竟,傻白甜的钱要好赚得多。


知乎答主冬惊的回答得也很好:


International Women's Day其实是一个女性权益日。


“妇女节”来自建国前,“妇”指代已婚女性,“女”指代未婚女子,用的比较文言,放在今日,可能就会让人误会成是已婚妇女的节日,所以有人要搞出来一个女生节。然而用女生节代替妇女节这是一个值得警醒的现象:撒娇的姑娘们只想要宠爱要福利,或许早已不关心前辈们辛苦争取来的女性权益。


曾经和男友探讨起为什么大学生爱过女生节,我说女大学生内心深处可能是抗拒成为“妇女”的,她们还没有走上社会,没有亲身感受到女性在职场等环境下受到的性别歧视,因此可能没有很强烈的维权意识。


第二,中国女性特别怕老,东亚文化里又特别偏好乖巧的小女孩外表,这样一来,我国女性可能就会有一种“不想长大”的心态,并不为自己是个成年女性而骄傲,宁可一直做小女孩,因为“妇女”听起来并不可爱。而曾经在英国学习工作的艺术家张灵树告诉我们,她接触的英国成年女性很不喜欢被称作girl,因为她们不想被当成小女孩


男性向女性表达关爱是好的,但是大学生流行过三七而回避三八,难免给人一种不想长大的感觉。女大学生已经满18岁,不再是不懂事的小姑娘了,作为成年女性,应当悦纳自己的年纪,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并敢于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而非满足于撒娇卖萌以及被男性当作一个没长大的小姑娘来呵护。女权之声去年有一条的横幅打得好:我们需要的不是免费午餐,而是被尊重,被平等对待


对妇女节的接受,是对成年女性身份的认同。近年来的三八营销活动有很多噱头,还曾有人要策划名为”对妇女节说No"的营销,旨在拒绝社会对妇女的定位,宣扬新女性主义。这个说法十分标新立异,因为妇女节本来就是女性主义的,它原本是一个女权的节日。


……


所以,我不想过什么女生节、女王节、女神节。我想和世界上所有的女性站在一起,感受她们的喜悦、悲伤、烦恼与辛劳。


做一名光荣的劳动妇女,有什么不好?


昨晚和我两个好朋友说了在科技班里发言的事情,和同学们一起祝贺女神节的其中还有对我很关照、自身也非常独立、进取、优秀的T公司领导,我问我这样是不是太得罪人了,显得刚、傻。


我的好朋友告诉我:


是有点,这要看关系。看透不说透,也是种智慧……懂你的人就会珍惜你这种可贵,但是不懂你的人一定会在背地里说你。国内大家的相处模式还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更多。你这种人还是得长时间相处才会知可贵。” 


我们平时太习惯表面和气的规则了,反而忘记了对错。你这样的声音非常难得。这是你的特点和标签……你有这样的特点,同时又有其他的性格能力在一起,就组成了unique的你。


同样是在这个科技班,我对一位不熟悉的男同学Z印象非常深刻。我们在波士顿上课的时候,有天中午我和Z同学坐在一桌吃饭。他很友善地和我聊天:“你平时在家做饭吗?”我笑着摇摇头。“那你老公不骂你的吗?”Z同学惊讶地看着我,那是真诚的不加掩饰的惊讶。


我惊讶地看着他,然后用礼貌、客气的笑掩饰了我真诚的波澜汹涌的内心


我之前读过关于Z同学创业小故事的报道,很有趣地是,报道还写了他和初恋女朋友的故事,大意是初恋女友嫌贫爱富,嫌他P大毕业后赚钱不多,后来他奋发图强,创业有成,成为年轻的新贵。这样的故事应该对有些人而言很励志很有看点吧。


当时我还没有和Z同学同班,我想男主角还是没有放下啊,如果放下了,早就是路人甲乙丙,不再有任何感情波澜,怎会再提?估计压根都想不起来才是。


而且从小故事中可以看到Z同学的思维不仅在物化女性,同样也在绑架男性。Z同学的初恋,大概率的确是嫌贫爱富了,小概率是Z同学以为她嫌贫爱富了,嫌贫爱富的思维就是把婚姻当作交易,把自身条件当作筹码,也就是知乎答主“通吃岛岛主”写的——“你负责赚钱养家,我负责貌美如花”。


其实,像Z同学这样对女性角色的认知,就等于男性女性就在同时都被物化,只是被物化的方式不一样。男性被物化的方式是以财富来衡量,女性被物化的方式是用年轻貌美来衡量。在这样的社会观念下,婚姻就会像交易,男性就会越来越像赚钱机器,越难遇到真爱,从而越来越累;女性就会越花心思和精力在美容和嫁人上,从而越来越浅薄。恶女翟欣欣逼死程序员老公那样的案例就会继续层出不穷。


那天我没有和Z同学继续讨论我不做饭会不会被老公骂这个话题,不继续的原因也很简单:我不认为我应该花时间、精力,同时还冒着伤和气的风险去和Z同学深入讨论这样的严肃的社会性话题。能够让我愿意深度沟通,甚至是着急说服、辩驳的一定是我在乎的、有所期待的人。和不相熟的Z同学,何必破坏吃饭的融洽气氛呢。他又不是我男朋友,他觉得我老公会骂我,那就会骂我吧。


只是我着实觉得——成家后,做饭不应该就被硬性规定成为太太单方的义务。


在我看来,为家人做饭是一份心意。尽管我觉得下厨很有意思,我也挺喜欢做菜,但是这不能成为做饭就是我理所应当的职责的理由。


就像今天看的韩国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智英的婆婆不满智英想在孩子2岁多的时候出去工作,更是对自己优秀的儿子要休“育儿假”,配合智英出去工作愤慨不已。婆婆拿起电话拨给亲家母满腹牢骚:“孩子妈出去赚钱,又能赚多少?要是真想赚钱,附近也有兼职之类的。居然让老公申请育儿休职,闲在家里,这像什么话啊。”


智英的妈妈理解并疼爱着智英,她回复智英的婆婆:“亲家母,我家智英念了足够的书,工作也很努力。怀胎十月生孩子的是智英,独自带孩子的也是智英。应该互相帮衬着过日子啊。” 


是啊,夫妻俩应该互相帮衬着过日子呀,没有谁是谁的附属品,彼此都有独立的人格。两人应该彼此尊重、理解、体恤,否则结婚的意义何在?难道就仅是为了传宗接代吗?就是为了过得和大多数人一样吗?


在作为一个家庭成员,在成为太太、成为妈妈这些女性角色之前,我们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人。男性和女性的自然属性都是人,只是社会属性被人为定义得不同罢了,而我们想去推动改变的就是对女性定义得社会属性。我们要的是被平等对待。不要定义女性就应该是刻板的一个模子里出来的,女性应该多姿多彩、生若夏花。


我们的社会,要允许男性可以哭泣、脆弱,允许女性可以勇敢、进取。对性别,不应该有刻板的印象


虽然我并不担心我未来的家庭中做家务的问题,因为我肯定会请阿姨来帮忙。我不知道Z同学的家庭有没有阿姨来帮忙,听他诧异的口吻,似乎家里太太做饭是天经地义的,也不晓得他太太是不是全职妈妈。


其实对于夫妇彼此都积极追寻自我价值、努力进取的家庭来讲,如果经济实力允许,把一大部分家务活分包出去给阿姨,生活品质、工作效率都会提高更多,何乐而不为?这样夫妻双方不被过多的生活琐事、家务事耗尽力气,便有更多的精力花在呵护精神家园上,彼此沟通、共同成长。


今天看《82年生的金智英》的时候,我数次落泪,电影拍得很丰满,情感层次丰富。智英从大学时候的勃勃生机、工作中的努力进取进而转为成为全职妈妈之后的手忙脚乱、心力交瘁、迷失自我、茫然落寞。她抱着孩子在厨房无声地流泪,不断用手抹去汹涌的眼泪的那一段,演员把普通女性在家庭生活中那种无孔不入的窒息与绝望演得那么细腻与逼真。女演员五官好看又自然,脸部有细纹,看上去一点也不幼齿,很符合电影人物近40岁的年龄。她真实自然的脸庞是那么生动,那么美。


影片最动人的一个片段就是智英抑郁发病时,同自己的妈妈讲话的那段。


我看着电影忍不住哭出声来。智英的妈妈叫做美淑,美淑从小成绩就很好,想长大后当老师。可是美淑年少时候就辍学去服装厂工作,赚钱支助哥哥们念书。三个哥哥们在美淑的付出下陆续大学毕业,似乎没有人在乎美淑的牺牲。美淑后来成了家,成为了一名默默付出的母亲。智英小时候问过妈妈的理想,美淑告诉智英妈妈曾经想当老师,告诉智英妈妈小时候成绩很好呢。智英问妈妈现在为什么不去做老师呢?妈妈是因为我才不能去做老师的吗?


智英偶尔发病时会变成另一个人。


美淑目睹了智英用了美淑的母亲的身份与口吻对美淑说话,“美淑啊,别这样。你在那花一般的年纪,为了供哥哥们读书,在清溪川踩缝纫机,脸熬得越来越憔悴,每月拿工资回来的时候,妈妈的心都碎了。我女儿太善良了。你被缝纫机割伤手指回来的时候,妈妈的心不知有多痛。那时候,都没能敞开胸怀抱抱你,也没能对你说声谢谢,美淑。对不起。智英就算再辛苦,也会自己看着办,你不是把她教的很有责任感吗?”


美淑流着眼泪惊诧、心疼、伤心地看着自己的女儿。这一段剧情把影片推向了高潮,这段智英借着外婆的口吻讲的话既包涵对自己母亲的体恤,又有一代又一代的女性命运的雷同与互相映照。


其实影片中智英的先生已经是完美的另一半了,真心爱护着智英,平等地对待她,温柔又体贴。尽管有这么好的先生,但是处在东亚男尊女卑的社会中,智英依然压抑、焦虑、不安。


她在大街上羡慕地看向那些职业女性,回忆着自己穿曾经穿着职业装、高跟鞋,信心满满地走进办公室,被金组长表扬、欣赏的工作时光。智英渴望重回职场,追寻自我价值,可是智英又要全职带孩子,怎么办呢?


还有一个等孩子们下课的妈妈们在一起聊天自嘲的片段。大家问首尔大学工科毕业的妈妈当初读书的意义是什么?她自嘲笑道:“难道是为了教孩子小学数学题?”另一个妈妈说她学表演是为了给孩子讲故事,还表情极度丰富、绘声绘色地讲了个白雪公主的故事。她们问智英,你是学什么的呢?智英回答:“我学的是国文。毕业后去了企划公司。” 妈妈们逐一说道自己的专业后都笑了起来,笑容五味杂陈。


电影还没有看完的时候,我就给我一个曾经当过全职妈妈的好朋友发微信,她那段时光一定特别辛苦,特别不容易吧。看了电影才能体会到全职妈妈独自带孩子有多难,我很心疼她。可是当时我体会不到,作为好朋友,却没法感同身受,所以当初给她的关心并不够。她的先生比不上电影里男主的一个小拇指,自卑且极度大男子主义,多年来想方设法打压她。还好一切都过去了,现在的她在职场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整个人散发着不一样的光芒。


今晚我们投资人的公号发了一篇关于妇女节女创始人的采访文章,因为我是被访对象之一,所以基金公关给我看了预发布的稿件。看到标题里有女神节三个字,我便和公关坦诚沟通了关于节日名称应该是国际妇女节而不是女神节的观点。


这是一家一线的品牌基金,出品的文章也应该有卓越的品质,所以我反馈了我的观点,也表达了是否采纳都不要紧。很开心的是,公关采纳了我的建议,标题里没有再出现女神节三个字,而是用了“她们”,并且正文里出现的是国际妇女节。


唯一有些滑稽的是,在CEO群里,大家都在基金PR起的节日快乐下祝女创业者节日快乐,突然到了一位女创业者(而且还是被采访人)那里就歪楼歪成了女神节快乐。这就好像和别人称黑人为black,但是某位黑人却跳出来自称negro的情况有点类似。说的人并无恶意,或者只是没有从这个角度去思考,又或者是受限于自己的认知和文字修养。


其实只是一个词,却可以延伸许多内涵,这就是文字的魅力。比如Apple的文章里全部用的是国际妇女节,不愧是我始终都喜欢的品牌。我喜欢Apple价值取向与调性。还有高山大学,用的也是国际妇女节。


也看到一个我排斥的标题《遇见最美的自己,预祝大家女神节快乐》,是中国银行上海分行。我实在想不起来为什么我会关注这个公号,尽管这不是重点。为什么女性就只要美就够了呢?难道聪明、努力都不重要吗?


还看到我曾经很喜欢的吴晓波,他的公号文里有一段令我觉得大跌眼镜、很扯、很生硬故意要凑在一起反而显得愚昧的话:“明天就是三八妇女节了,在这里小巴先祝所有女神们节日快乐。以前的3月8日叫国际妇女节,现在的3月8日叫女神节、女生节、女王节,称呼变化的背后,其实是女性魅力的提升,因为越来越多的女性像蝴蝶一样,开始勇敢做自己。”称呼的背后,明明是一些无知的人对“妇女”这个词的厌恶,非要扯上勇敢做自己,实在牵强附会。高下立现。明天会有更多的公号撰文,估计会更加眼花缭乱。


昨晚我在朋友圈分享了Apple国际劳动妇女节的广告,写了这样一段文字:


Apple出品的三月八日国际劳动妇女节的广告延续了Apple在2018年推出的《致背后的你》系列主题,这组黑白静态影像和以Beyonce的歌曲Flawless为背景的短视频展示了Mac背后的女性创作者们。这次镜头聚焦在那些为社会做贡献、实现自我价值、默默为改变世界而努力的女性身上,尊重并鼓励女性塑造自我、追寻理想。


Beyonce的歌曲Flawless的部分歌词在短视频中是以旁白的方式出现:


“We teach girls shrink themselves

To make themselves smaller

We say to girls

You can have ambition

But not too much

You should aim to be successful

But not too successful

Otherwise you will threaten the man

You wake up, flawless

Post up, flawless

Ride round in it, flawless

I woke up like this

I woke up like this

We flawless, ladies tell them


我们教导女孩小看自己

让她们觉得自己渺小

我们跟女孩说

你可以进取

但别太进取

你应该追求成功

但别太成功

不然别人会受到威胁

醒醒吧,我们生来完美无瑕

摆姿势,完美无暇

走一圈,完美无暇

炫一下,完美无瑕

我生下来完美无暇”


Apple的广告始终如一卓越的品质,蕴含着力量,深得我心。


此刻过了零点,很高兴到了国际劳动妇女节这一天。作为一名劳动妇女,欣喜又骄傲。国际劳动妇女节快乐。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