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07-27 16:03
她的电影故事比“终身成就奖”更有意思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单向街书店(ID:onewaystreet2013),作者:heym,头图来自:IC photo


中国香港导演里,许鞍华是个“异类”。人们看王家卫看的是风格,给徐克起外号叫“老怪”,吴宇森和杜琪峰有着不尽相同的暴力美学,周星驰从无厘头的演员到无厘头的导演,而鞍华一直藏在她的电影后面。


就连她的新片《第一炉香》,人们讨论的也是马思纯和原著形象是否符合、彭于晏的身材是不是过于壮硕。


许鞍华面对记者时,曾说“我这个人好普通,没什么好写!”而事实上,许鞍华是香港影坛不得不写的一个人。



在金像奖的历史上,至今只有两部大满贯影片(即获得最佳电影、导演、编剧、男、女主角的影片),一部是许鞍华导的《女人,四十》,一部是许鞍华导的《桃姐》。


许鞍华是 6 届金像奖、3 届金马奖最佳导演。7 月 20 日,她与英国演员蒂尔达·斯文顿(Tilda Swinton)共同获得第 77 届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金狮奖,成为荣膺该奖项的首位女导演。


奖项对于电影人来说,不是全部,但的确是一份从专业角度出发的肯定与夸赞。当然,她对电影的思考、呈现出的作品、对生活的态度,更重要,也更有意思。


▲ 《客途秋恨》截图


内地影迷最开始知道许鞍华,可能是从《客途秋恨》开始的。再之前的《投奔怒海》也颇为成功,只是我们接触不多。


而且,《客途秋恨》很适合作为我们认识一位导演的入口,因为它带着些自传的色彩。


张曼玉饰演的女主角小恩留学归来参加妹妹的婚礼,期间发觉与母亲的隔阂与矛盾只增不减。直到陪母亲回日本探亲时,她才真正开始了解自己的母亲。原来在抗日期间到满洲投靠哥哥的母亲,结识了当时身为军官的父亲,并与其结婚,战后决定随丈夫一起搬到澳门生活。因生活习惯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差异,令母亲与公婆同女儿之间的隔阂与误解不断。然而在母女俩终于取得了沟通与谅解之时,却从大陆传来了从小带大晓恩的祖父中风不良于行的消息, 向来和他们不和的母亲却要求忙拍戏的女儿一定要去......


许鞍华与母亲从隔阂到理解的过程,跟《客途秋恨》中是很像的。


许鞍华的“鞍”是辽宁鞍山的鞍,她出生在那,父亲是广东人,母亲是日本人。她两个月大时举家迁到澳门,5 岁时又到了香港。她与母亲都有身份认同与乡愁的底色。所以她的电影也时常在表达这一主题。


▲《疯劫》via 香港电影资料馆


我们关注到的许鞍华的作品,包括《客途秋恨》在内,以文艺片为主,但事实上,古装武侠、喜剧、恐怖片,她都拍过。


自香港大学及伦敦电影学院毕业后,许鞍华先后在香港的无线电视台、廉政公署、香港电台电视部担任电视编导工作,1979 年才正式开始电影创作。


她的头几部作品,比如《疯劫》《撞到正》《投奔怒海》,都是香港电影新浪潮中很重要的影片。《疯劫》是许鞍华的处女作,已经拿到当年金马奖最佳导演的提名,《投奔怒海》则是帮她拿到了金像奖的最佳导演。


许鞍华的电影事业开局,有些顺风顺水的意思。但在此之后,她留下了许多遗憾。


“在我一系列的电影中,《极道追踪》是一个失败。”看《许鞍华说许鞍华》,像是看她的“自我检讨集”,埋怨自己在《投奔怒海》后进入一个不适合的环境(邵氏),觉得自己没把观点放进《上海假期》,开始拍《半生缘》时,已经觉得自己很难再突破……


▲ 《女人,四十》剧照,via 豆瓣电影


跟许鞍华关系很好的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副教授卢伟力曾经说:“许鞍华在 90 年代初,是有几年不知道怎样拍电影的。”他称之为“艺术上的失语”。这种失语直到《女人,四十》才结束。许鞍华现在所为人熟知的风格也是那时开始形成。


受台湾电影新浪潮的冲击,许鞍华看到了一种新的方向,“尤其是杨德昌同侯孝贤的戏,统统都讲现代生活,范围比较窄,再次关注人的问题,我也很想拍这些戏,就是不要再拍越南、武打,或者拍脱离现实的戏,只想拍关于人的平常生活的电影。但是因为要卖片,一定要有明星,或者要有个恋爱故事撑住……怎样都好,总之拍一部朴素的写实片。”


▲ 《天水围的日与夜》剧照,via 豆瓣电影


由此,我们看到了《女人,四十》里中年女性通过与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公公相处,重新梳理家庭、亲情、自我的故事;看到了《男人四十》明着是两种师生恋,暗里仍然是人生的梳理;看到了《天水围的日与夜》里平淡流过的时光、《桃姐》里近乎古朴但又真挚的人与人的关系。


在这中间,许鞍华也有《半生缘》《玉观音》这样不太成功的作品,再之后,也有《黄金时代》《明月几时有》这样历史题材的再尝试。但无论形式,她的影片的内核是高度一致的。


▲ 《桃姐》截图


“所谓艺术,并不是一种远离人群、自成一个完整系统的东西,相反,艺术应该要同人有关系,时时都可以印证出来,可以同人沟通,这样才过瘾。”在许鞍华的电影里,社会环境同个人命运的关系很紧密,但同时,她不会很具体而细微地去讲压迫,相反是很具体而细微地刻画生活。“我不够格做所谓电影作者,自己没独特见解,现在只不过是好好地讲个故事出来,就是这么简单。”


卢伟力对许鞍华的这种风格有一个精准的描述:简单但是很中要害。


有人问过许鞍华为什么总是拍一些边缘人士的故事,她说,关注边缘和弱势群体,是她的兴趣,也是天性。她电影风格的转变,也正应和了这个回答。


在当时的电影市场中,许鞍华的价值是独特的,因为她始终要讲“人”的故事。


今天依然如此。


无论许鞍华在电影风格和叙事方式上尝试了多少变化,她本人呈现出的状态始终简单。


在公众前露面,她总是有种素面朝天的朴素和自在。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许鞍华说可能是自己在电视台的时候穿工装穿惯了,还经常穿着工装去参加别人的婚礼,时间长了,就养成了穿中性服装的坏习惯,以后会让自己穿得好一些。


但她现在出现在镜头前,也仍然是戴框架眼镜,留着利落的短发,穿素色袍子。可能这就是她所说的,“导演应该时时都觉得戏比他自己更有意思。”


▲ 《第一炉香》演员杀青照,via @尹昉InFun


许鞍华中学毕业时,跟一班同学一起去算命。算命的批她命很差,说感情等各方面都不好,会很惨。


1993 年,拍《少年与英雄》前,许鞍华有一年左右的时间没戏拍;1996 年,她做完《阿金》,认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最多再剩下五年:2008 年,拍《天水围的日与夜》时,她准备退休;三年后,《桃姐》上映……


许鞍华的电影之路不算顺,作品也不是部部都好,但她总是保持着讲故事的渴望。


“我真的不是什么大导演,希望死之前努力成为其中之一,但现在还不是。至于四十年的拍摄生涯,有时就是为了糊口,要赚钱。因为我不懂做其他的事,又没有资格做舞女,于是就继续拍电影。”许鞍华说,“如果观众对我的认识是从电影开始,应该也是以电影为终,而不是要知道我想什么,那是没用的。如果他们想了解我,就看电影吧。”


参考资料:

1. 《许鞍华说许鞍华》,作者邝保威

2. 名导许鞍华访谈:电影不是惟一表达方式。南方周末

3. 第 37 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香港电影新浪潮介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单向街书店(ID:onewaystreet2013),作者:heym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