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1-06-14 18:31
一种声音:现阶段不建议新人入坑数据分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古牧聊数据(ID:GuMu-Data-Talk),作者:古牧君,原文标题:《一种声音:现阶段不建议新人入坑数据分析》,头图来自:


今天想尝试劝退数据分析这个岗位,不是说它不好,而是它需要被客观冷静看待。但也只是一家之言,欢迎同行私信回复我讨论。


作为该方向的多年巨厂从业者,我做出上述建议的根据是:


  • 数据分析岗位现阶段已经陷入不必要的内卷


  • 该岗位从长期来看是一个过渡性的岗位,需求量会缩水


  • 该岗位在公司内部架构中身份尴尬


数据分析岗位现阶段已经陷入不必要的内卷:


7年前入行的时候,面试从来不会纠结太多工具,更看重分析的结论是否真的有价值、是否真的能解决问题;而最近2~3年开始,随便一个叫的出名字的互联网中小厂商,已经开始接到不少藤校的简历;同时面试的内容也开始要求机器学习+很多数据工具,但其实这些东西吧,进来之后80%+的时间都用不上,只是作为一个筛选人的方式而已。


该岗位从长期来看是一个过渡性的岗位,需求量会缩水:


虽然外界已经吹水说互联网行业的数据应用有多么精彩,但其实除了不超过10家大厂以外,大部分互联网公司的数据还在基础建设阶段,应用层面距离数据驱动业务还差好几个PPT。


在这种前提下,目前互联网公司大量招收数据分析岗位,其实就是想靠堆人力来解决从0到1的数据基建、加工、提取、统计和简单分析。但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这个阶段终将过去。同时随着数据工具的上线和产品/运营素质能力的提升,人肉跑数的工作也会逐步减少。届时,原有的数据分析师们将要面对一定程度上的升级和精简。


然而长期从事数据处理、提取、埋点等工作,并不会帮助分析师更进一步。公司需要的是一个复合型人才,严格讲现阶段只有数据分析师团队的小leader们符合标准。因为只有他们摆脱了日常大量琐碎,有时间和精力从业务视角和产品视角提出问题、思考问题。


该岗位在公司内部架构中身份尴尬:


目前在公司的组织架构里,数据分析师承担的是一个中间角色。往下有开发,往上有产品or运营。低业务价值、高技术价值的事情,是开发的,分析师一般做不来;高业务价值、低技术价值的事情,是产品or运营的,分析师一般没资格做or没能力做。那你说怎么整?




要我说,反正产品经理和运营的能力要求里也有数据分析这一项,直接从岗位架构上把数据分析岗位合并了得了。比如你看腾讯,把产品经理分拆成了产品策划、产品运营,那再多一个产品分析也不是不行吧?


一旦数据分析岗位被合并到产品里,那就是自己人了。就不会像之前那样,提一个建议人家也不见得听了。毕竟高价值的数据驱动的事情,要不是人家不会,肯定不会让肥水流入外人田的。


而且咱们上一段也说过,企业最需要的数据分析师,是业务+产品+数据的三位一体,合并起来互相促进融合发展,挺好的。


本着不能光批评不给解决方案的原则,再说说新人or已经入坑的初级数据分析师,如果想转行的话有什么推荐。主要分两大类的,一类是延续数据方向的选择,一类就完全跨界了。


延续数据方向的推荐:


1. 策略产品经理


具体感兴趣的可以看这本书《策略产品经理:模型与方法论》,尤其是开头部分,把策略产品经理的定义和范畴梳理得很清晰,颇见功底。


精炼一下的话,可以看看下面两个图。图1是策略产品经理目前的一些细分方向,图2是策略产品经理日常要做的工作内容(其中填充颜色的是策略产品经理相对独有的环节):




2. 数据产品经理


负责任地说,目前市面上我还没看到任何一本值得推荐的数据产品书目,如果各位朋友看到了请务必推荐给我。但真想了解的话,可以随便找一本作为科普扫盲入门(直接在豆瓣上搜关键词“数据产品”),扫盲后可以再看看下面的文章。


我建议数据产品做得再直接一些。


3. 算法工程师


要是技术底子够好的话可以试试,虽然比较费头发,但好歹给钱多。不过,需要注意,以前这个岗位单机跑跑算法模型就ok,现在也早就开始要求工程能力了。不能管杀不管埋,要负责到底哦。


跨界的推荐:


1. 产品经理(出海、toB、大零售方向)


还在互联网的话,就选产品经理吧。既然都是卷,不如选个上限更高的方向卷。大方向推荐出海、to B、大零售都ok,还有一些赛道可以紧跟国家政策趋势避坑or追风,比如最近的k12教育就被猛锤。


出海指的是把国内玩儿过的套路,再找个海外市场因地制宜地重新玩儿一遍,但目前看到中国出海大部分就是东南亚和非洲。


to B是吹了很多年的风,但国内土壤不是很足,瓶颈主要在人,这里不详细展开了,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这篇:为什么有些传统企业就是无法数字化转型?


大零售就是紧跟内循环了,国内很多新的零售品牌崛起,互联网厂商也在尝试通过赋能分一杯羹。


2. 自己做做小生意?


个人感觉未来的市场会更加看重服务和个性化细分,每个人做大平台的机会不多了,但可以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方向做做小本生意。比如你喜欢狗,那可以找个合适的小区开个宠物店,伺候好附近几个小区的用户,走出自己的差异化特点和优势,就足够你自由地生活了。


再比如最近兴起的年轻人线下社交模式——剧本杀——也可以帮你打开思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古牧聊数据(ID:GuMu-Data-Talk),作者:古牧君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