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2024-07-18
疫情之后第一批gap的博主,早的2021年那会就已经回到职场了,逃离大厂、人生是旷野、自由职业......今年流行的“离职博主”都不知道是第几波了。
离职博主混不下去回去上班,很羞耻吗?
取决于在你心里是不是瞧不起上班这件事。
gap的意思是歇一歇,歇好了继续上路,离职一阵再回去上班没什么丢脸的。
我觉得每个工作了三五年的职场人,都应该去gap一段时间,不纯粹是为了休息,大部分白领的人生前30年都是一路上学、考试、面试、升职、跳槽,始终是紧绷着的。
gap的价值就在于休整内心、洗涤疲惫,暂时从人生主线的上进状态里解脱出来。
尤其是这几年不景气的窗口期,坚持上班反而是收益不太高的一件事情。
gap那段时间里你肯定做不了什么大事,也默默无闻,刘备在荆州闲居了七年,有一次去见刘表时忍不住哭了,刘备说:“我好久没有骑马打仗,大腿都长出了肥肉,时光过得真快,我还一事无成。”
但是,总有一天你会回到人生的主线,刘备没做大事,但拜访结交了不少荆州世家大族,直到公元207年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命运的齿轮转动了起来。
一个社会里绝大多数人都是要打工的,不管给老板打工,还是给平台打工、给政府打工,就算创业,大部分也是在给投资人和股东打工,同样不自由,亏钱和死掉的也不少。
但你要把打工狭义理解为坐班制的工作方式、在科层制组织内工作、两点一线的通勤生活等,那确实有很多更丰富形态的工作方式能让你更快乐、更健康。
去哪儿从7月15日起,每周三、周五,员工可以灵活选择办公地点,CEO特地强调“无需任何申请审批”。
具体落实情况咱不知道,但我之前在携程的时候,技术类岗位是真的每周可以有2天不用来公司办公。
奔着绝对的财富自由,可能90%的人注定无法自由,这是资本主义的逻辑决定的。
但如果你把财富定义为健康的身体、清醒的头脑,和内心平衡的自由,那我想90%以上的人都可以做的。
我老家那边有一个说法:打工是没有好归宿的,任何企业早晚要倒闭,你看“企”,上面一个人,下面一个止,总有一天会消失的。
在很多体制内的长辈眼里,在政府工作的实质,是在为一个五千年的文明办事,是国家栋梁,只要文明在,你的功劳就不会消失,而私人企业是会死亡的。
这取决于你怎么看了,大部分基层公务员的本质一样是打工,你有考核、有绩效、有同事竞争、有晋升指标,不合格一样开除的。
至于创业,大部分的创业一样是打工,我觉得楼下的奶茶店,就是给房东和品牌方打工。
所以为啥要觉得打工低人一等啊?可能是因为这个时代的经济形势和舆论环境吧。
很多畅销书和知名博主输出的观点,已经让年轻人普遍产生了“大部分工作都是无意义的”、“个人努力不如赶上好的大环境”、“辛苦打工不如想办法做自由职业”等新的工作伦理,都不愿意脚踏实地工作了。
上一代白领的策略是专注,他们的职业生涯有特定具体的路径,要求个体学习一套专门的技能,从而高效地工作,踏着组织架构的阶梯向上晋升。
新一代白领的策略完全变了,尤其是2020年以后,变得要求个体身段灵活,保持自主,具有应对新情况的创造力。
这是因为确定性结构的消失,传统的职业路径变得延迟、无序、可逆,甚至被越来越多年轻人放弃。
所以年轻人干脆放弃“职业生涯”的概念,转而投身一个接一个具体的“项目”。
接着就是“人生不是轨道而是旷野”的思潮传遍了年轻人的社交媒体。
时代是出卷人嘛,当下的情况就是这样,我们都是答卷人,有人拎得清、有人眼高手低、有人盲目跟风、有人因此混淆真正问题的根因……
你很难说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是年轻人真的觉醒了,还是另一种困在时代里的陷阱。
一句听起来很有道理的话,你要明白它就是某个博主的观点,而不是事实。
互联网上的金句,只是共识,是观点,是意识形态,不是事实、真理、答案。
不要轻易听信陌生人的建议,不要被博主们的价值观裹挟。
网友劝你上班摸鱼,你真摸,你被裁了,人家的工作不忙有编制。
博主建议裸辞,你真裸辞,发现找不到工作了,人家有100万存款,有房无贷,你有啥。
放羊人说:“多累啊,我们坐着聊聊天”,你是砍柴人,你真跟他聊天,到晚上他的羊吃饱了,你的柴呢。
哈雷的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