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2024-08-01
这篇想阶段性总结下,自己在内容创作方面的一些思考。
先说一下数据情况,前几天刚刚收到小红书的推送,在小红书平台上阅读量突破10W。前几天我也看了下全网数据,目前我输出的内容全网阅读总量132W。
这132W的来源分布呢:虎嗅 5W、百家号1W、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1.1W、小红书 10W、头条 11W、知乎102W、公众号 2W。
这里面大头主要是知乎带来的,而这部分的阅读量主要呢是我在2015年做APP创业失败之后有2-3个月尝试了下写文章、热点事件点评带来的,当然,当时是没有这个阅读量的,但是经过后面持续8、9年的时间的复利,慢慢涨上来了,带来的结果呢我在知乎上有1.2W的关注。
我小时候其实语文不算好,小学的时候语文满分100分我一般都是70多分,数学满分100分我有很多次都能拿到90多分。后面上初中之后,用功学习了一段时间,所有科目都可以拿到年级第一,但是语文不行(喜剧幽默的是,最后一次考试,中考的时候语文却是全年级最高分。。),到了高中进入我们那个地区最好的学校,最好的班级,我们班只有18个人,我的语文成绩依然是拖后腿的,历次考试稳定在110分左右(满分150分)。
现在回想起来,主要拖累的其实是写作。一般60分的写作我只能拿到40分、42分,我那时候主要是阅读量不够,写作的东西很多都是按照套路去写,李白如何如何,司马迁如何如何,而这些陈词滥调,考官都看腻了,不太可能给你高分的。
根据我的观察,读书时候语文成绩好的一般写作能力强,而写作能力强大概率代表着阅读量广泛,那时候班上有的同学喜欢研究《红楼梦》,遣词造句精雕细琢。而我的兴趣都在《三国演义》、《史记》这类书上面,这类作品文学性其实一般,更多的是故事性,想来当然很难对写作产生很大增益。
虽然写作能力一般,但是我那时候并不抗拒写作,高中时期我是我们班的语文课代表,那时候班上有个同学以后的职业志向是武侠小说作家,在高中时候已经在连载武侠小说了,不知道他现在成果如何。而我那时候根本不知道内容创作的重要性。
高中的时候除了课堂和考试布置的任务之外,我是没有任何额外的创作输出的,也就是说除了阅读量匮乏之外,也缺乏实际的写作训练,而输出是最好的输入,这样想来,当然写作能力是比较匮乏了。
进入到大学之后,那时候开始经常上网,有了QQ空间和人人网,我开始在这两个平台上写一些东西,也不知道创作动力来源在哪里,我记得有次在回家的火车站,无聊,还拿着一个诺基亚5320在那里按键盘写东西,那个时代已经非常久远了。
QQ空间上创作的东西后面我到大四要毕业了再看了下不堪入目,索性就都清空了,没有留下底稿,现在想想这些记录能够留下来也是蛮珍贵的回忆呢。
而在人人网上我有几次“小火”的经历,当时有两次学校的公众事件,我写了评论文章,洋洋洒洒,左手感性,右手理性,极尽煽情之能事,最后爆了,阅读量应该有小几千人,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网络社区的能量。
人人网上的文章我倒是没有删除,但可惜这个网站不再维护,数据也都丢失了。再后来,就到了2015年,那时候我刚刚和大学同学一起注册了公司,开发APP产品,耗费了2年多的时间,产品用户量没有起来,就结束了这次创业。有段时间我心灰意冷回到老家待了一阵子,在那个点上,我复盘思考,个体的创业机会在哪里,那时候微信公众号上线也不算很久。我当时其实就意识到移动互联网APP的创业机会已经算过去了,后面平台基础成熟,APP的机会很少了,应该在平台上输出内容,这是新的机会。
所以我也尝试了下这条路是否可行。
结合当时我自己的兴趣、特长,我尝试了国际热点事件评论和体育评论这两个方向,前一个有点像“占豪”,后一个呢,有点像“张佳玮”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