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2024-09-18

虎珀拾书 有书不孤读

对话孙萍:外卖骑手,困在“过渡劳动”里

主理人:
十年前,当零工经济第一次出现时,人们给了这个新事物很多的赞美。

十年后,概念早已照进现实,人们对零工经济更多的却是批评。

对于这种变化,没有谁比孙萍博士更有发言权。作为一名青椒学者,她从2017年就开始调研外卖骑手,并由此写了一本书《过渡劳动》,来揭示零工经济带来的社会变迁。

零工经济是如何产生的?它带来了怎样的一个现在,又会有怎样的一个未来?带着这些疑问,近日,我们跟孙萍博士聊了聊。

一、看见外卖骑手

虎嗅:《过渡劳动》是一部学术著作,但却受到了很多普通读者的喜欢,可以分享一下你写作这本书的故事吗?

 

孙萍:我是2017年开始做骑手调研的,今年已经是第八个年头。四年前,也就是2020年的时候,我开始把调研写成一本书,断断续续地写了四年,今年正式出版。

 

为什么写的这么慢,一方面当然有工作的原因,我们这种青椒学者,细碎的事情比较多,平时要上课,还有一些行政性的工作,没有大块的时间静下心来干一件事。

 

另外就是,写作这本书的时候,我还在田野调查的过程中。平台经济是一个新兴事物,在过去的十年间,它的变化非常快。每次田野回来,都有新发现,我就都想把它写到书里面去。以至于写作迟迟结束不了,始终处于一个有待完善的这样的阶段。

 

 

 

虎嗅:你写作这本书的初心是什么?

 

孙萍:其实一开始并没有想着要写成一本书,也没有想着要评奖评优评职称什么的,我只是觉得,这么多年的田野调查,应该给自己一个交代。另外,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认识了很多的人,他们也都给我分享了他们的人生经历。我觉得,写成书也算是对他们的一个交代和回馈吧!

 

所以,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完全没有套路,没有像有些学者那样,把自己的学术论文整合一下放进来。我就是把所有的田野数据重新打碎,重新架构,然后一个字一个字地在电脑前敲出来的。当时我想的是,要写一本好书,这本书要配得上大家的书架,而不是随意找个出版社出那么一本书。

 

虎嗅:启动田野调查当时难度大吗?

 

孙萍:说大也大,说不大也不大,我田野调查的时间是比较长的,在这个过程当中,越往后越简单,因为有了积累。但起步阶段还是比较难的,外卖群体,以农民工为主,他们是不善社交的一群人。我是一个来自高校的女性青椒学者。从他们的角度去想,我可能是一个奇怪的人,甚至觉得我是平台派来的人。所以,一开始,大部分骑手都是摆摆手就走,只有少数骑手愿意跟我说几句。

 

虎嗅:你在书里提到过,不少骑手,是因为负债,走投无路,进入了这个外卖骑手这个职业,那这个职业,能解决他们的人生困境吗?

 

孙萍:在大城市里送外卖的这个群体,80%的是农民工,他们之前多数都在工厂、工地或者餐厅里打工,与这些工作相比,送外卖的收入还是会更加高一些。比如说在北京,外卖骑手的工资能有个七八千块钱,北京服务员的工资平均也就五六千块钱,如果跟县城工作的人相比,其实在大城市送外卖在收入上还是可以的。

 

虎嗅:那是不是可以说,跟前面的工作相比,外卖骑手的工作,是一种升级?

 

孙萍:不能这么简单的说,只能说劳动形态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因为平台企业和传统企业它不一样,怎么说,比如说以前在工厂里边,企业招人,这人进来后,雇主要对劳动者是要进行控制的,基本上工人每天要固定时间在固定地点干活,不能经常去上厕所,不能摸鱼。

 

但是外卖就不一样,它把劳动的场景从工厂里搬到了大街上,没有固定的场所,外卖骑手按照流程把单按时送到就行,雇主从控制劳动力变成了控制劳动本身。

 

虎嗅:外卖骑手工资还不错,为什么又流动性那么大?

 

孙萍:这也是贯穿本书的一个主旨,这本书我用了“过渡劳动”这个名字。一开始的时候,引发了很多的疑惑,不少人发微信给我,说是不是印错了,应该是“过度劳动”才对。

 

我就跟他们解释,为什么用了这样的一个核心概念。在我调研的时候,很多外卖小哥,把骑手的工作,当成是一个过渡性的工作,如果后面找到更好的,就不干骑手了。但事实却是,一旦它从事了骑手、网约车这种零工经济,就很难再回到工厂里面,他会受不了那种束缚。

 

这些流动率高的骑手,大部分并没有流转到工厂里面,而是去了别的平台。比如说他以前是闪送的,现在他就跑顺丰了……不停地在平台上以一种过渡性的状态来回跳。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就发现,过渡性变成了一种永久性的过渡,从过渡劳动到一个永久零工的状态。

 

我整本书的主旨也就只有一个,我就想知道为什么送外卖这种过渡劳动,它形塑了一种短命的文化。

 

二、一切都是技术的错吗?

虎嗅:零工经济的概念刚被提出来的那几年,媒体报道普遍以赞美为主,让从业者更自由,工资更高等,但是这两年,媒体报道却以负面为主,没有社会保障,把人困在系统里等……你怎么看零工经济?

 

孙萍:从人人鼓励,到人人喊打,零工经济这么一个趋势,我也有明显的体验。我觉得这个跟政府的监管策略以及社会舆论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大家对零工经济的反馈,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对互联网经济的一个反馈。就像早些年,马云在互联网上还是马爸爸,但是这几年,人们开始叫他资本家。

 

虎嗅:为什么技术的发展,没有降低人们的劳动时间,甚至工作时间更长了?

 

孙萍:这确实是一个悖论,我在书里边也提了,为什么科技的发展没有带来劳动时间减少以及劳动压力的减轻?我觉得这里面有对象域的问题,有一些行业,比如工厂制造业,他的从业者的劳动时间和压力减少了,但是在第三产业,劳动时间和劳动压力都没有明显减少。虽然我们有了人工智能技术,但目前是弱人工智能阶段,打通最后一公里的依然要靠人,而不是机器。

 

虎嗅:你觉得零工经济,它是未来的一种趋势吗?

 

孙萍:我觉得是,越来越多的人都会卷入到零工经济里来。

 

虎嗅:好像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孙萍:是这样。不过也有新的尝试,在新加坡,最近出台了一个法律,就是给一部分零工就业者上社保,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尝试。当然新加坡人少,给上社保的人比例也低,但它有一个里程碑式的意义。当大家的工作都变得极度的不稳定,一个兜底保障机是很重要的。

 

三、  那些影响了我的书

虎嗅:《风险社会》,你在书里多次提到,它是对你影响比较大的一本书吗?

 

孙萍:因为当时写书的时候正好在看这本书。

 

虎嗅:如果让你给我们的用户推荐一本书,你会推荐哪本?

 

孙萍: 兰登·温纳的《自主性技术》,他在书里提到了一个概念叫做“失控的技术”,意思是,有一些技术,人类认为已经完全掌控了它,但实际上并没有,技术是有自己的一套发展逻辑的,这个发展逻辑并不以人类的福祉为先,不因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是一种自主性失控的技术,像算法技术,我觉得就是。它像一头奔跑的大象,人类在这里边起到了一定的加速作用,但并不完全是主导作用,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它就是会失控的。

 

虎嗅:接下来你还是会从事究零工经济方向的研究吧?

 

孙萍:我自己立了一个flag,我要调研骑手十年。

虎珀拾书

阅读改变观念,观念改变人生。虎珀拾书是虎嗅官方的读书栏目,分享真知灼见的好书和打动人心的成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