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2025-02-12

职场10000小时理论践行者 读书笔记

《财富方程式》:拥抱富足、自洽与幸福的人生

主理人:
作者:斯科特·加洛韦

如何获得财富自由?

好消息是,这个问题有答案;坏消息是,你要慢慢来。

在本书中,斯科特·加洛韦教授将大量关于市场和财富创造的信息提炼成4条可行的原则,也就是一条财富公式:财富=专注+(自律×时间×分散投资)。

财富之门,万千路径皆可通。

 

积累财富是一种手段,我们最终是为了获得经济保障,实现财富自由。换言之,我们获得财富就意味着摆脱了财务焦虑和赚钱的压力,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避免人际关系因金钱蒙上阴影。这听起来很简单,甚至易如反掌,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竞争的市场中,这个市场擅长制造各种问题,我们似乎只能通过购买更大、更好的东西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如何获得财富自由?好消息是,这个问题有答案;坏消息是,你要慢慢来。书中,斯科特·加洛韦教授将大量关于市场和财富创造的信息提炼成4条可行的原则,也就是一条财富公式:财富=专注+(自律×时间×分散投资)。

 

自律:告诉自己“我能掌控这件事”

 

财富自由并不来自智力的修炼,而是行为模式的结果。

 

那么,我们该如何减少导致过度负债的行为,并培养出能创造财富的行为模式呢?换言之,我们该如何让自己的行为与意图保持一致呢?

 

一言以蔽之,我们需要塑造“品格”。面对现代资本主义的种种诱惑、人性的弱点、生活的挫折与命运的捉弄,我们唯有将良好的行为习惯根植于自身的品格,才能凭借持之以恒的决心抵御外界的冲击。如果我们有意塑造自身持之以恒的品格,新年计划就不会落空,人人也都会记得写感谢信。然而现实是,我们的行为恰恰反映了我们的本性。因此,与流行的观点相反,重要的不是想法,而是行动。

 

如何养成自律的好习惯,让它自然而然地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与冲动进行无休止的斗争?

 

我们可以先从放慢生活节奏开始。

 

正如马可·奥勒留所言:“你可以掌控自己的心智,但无法掌控外在事件。”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也曾说过:“刺激和反应之间存在一个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我们可以主动选择如何反应。而我们的反应,决定了我们的成长和自由。”我们无法掌控外部环境,但可以选择如何应对。

 

如果你每天能从上百个决定中抽出几个,留给自己一点儿思考的空间,找到弗兰克尔所说的那个介于刺激和反应之间的空间,并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和既定计划,你就会为下一次的抉择积蓄力量。

 

品格和行为能够形成一个相互促进的循环。只要开始有意识地改变一些行为,你就能逐渐塑造出更强大的品格。

 

专注:缺乏专注,就如同在原地打转

 

心之所向,决定所成。

 

我们的大脑无时无刻不在处理来自感官和潜意识的海量信息。而意识——我们自我感知的核心,像一个无情的过滤器,它只允许其中极少部分的信息浮出水面。在每个瞬间,我们只能追随一条思维线索,只能关注一条相对狭窄的刺激流。

 

专注,就是我们选择将注意力投向何处。

 

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社会向我们展示着一系列的诱惑与恐吓,人生的道路看似广阔无垠,却又需要我们在分岔路口不断做出选择。我们的生活,正是这些选择塑造的结果。我们可以随波逐流,时而幸运地踏入成功的殿堂,时而又迷失在茫茫人海。抑或是我们可以凭借远见卓识和灵活应变的能力,选择一条经过深思熟虑的道路,保持清醒,笃定专注。

 

实现财富自由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往往需要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努力。在这漫长的征途中,唯有保持专注,才能有所成。

 

一个人仅仅被告知要“专注”是不够的,因此这一部分将深入探讨如何培养并引导自己的专注力,尤其是在职业生涯中——我认为,职业发展应该占据一个人的主要时间和精力。

 

研究人员对一群传统员工和企业家进行了调查,发现企业家在“亲和性”(五大性格特质之一)上的得分显著低于传统员工。这一发现并不令人惊讶。还有证据表明,创业精神与风险偏好有关,并且可能具有遗传性。关键的启示是,认识自我可以也应当指导你的职业选择。

 

在你对自己和自己的天赋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如何将其与合适的职业相匹配呢?你可以从排除法开始,避开那些你不适合的职业路径,这一点可能比单纯寻找理想职业更为关键。我个人的职业生涯起步于投资银行,但我很快就意识到,那里的工作内容、同事以及客户群体都不符合我的期望和性格。

 

不过,也要注意不要因为错误的理由而排除某些选项。比尔·博内特鼓励人们与在不同职业道路上走得更远的前辈交流。他形容这如同“时间旅行”,因为你可以预见到一旦深入某个职业,它可能会是什么样子,而这往往与初入行时的体验大相径庭。如果你正处于职业生涯的早期,你应当基于自己最终可能达到的位置来做决策,而不是仅仅基于起点。

 

正如博内特所言,“你希望22岁时的自己来决定你40岁时的方向吗?”你要倾听你未来的心声。许多职业在起步阶段都需要经历一些单调乏味的工作,事实上,几乎每个职业在掌握基础知识后,都可能包含一些令人感到无聊的元素。博内特指出,对某些任务感到无聊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随着你在职业道路上的晋升,你通常会转向不同类型的任务。你需要避免的是对这个职业的核心内容或实质感到厌烦。

 

时间:强大的复利效应

 

20世纪美国诗人德尔莫尔·施瓦茨曾写道:“时间如烈焰,将我们燃烧。”

 

时间是每个人最宝贵的资源,对年轻人更是如此。年轻人拥有大把时间,却鲜有人意识到它的珍贵,更不懂得如何利用它。毕竟,只活了25年的人很难想象50年后世界会变成什么样。然而,能否深刻理解时间的价值,保持耐心,制定稳健的长期策略,或许正是区分一个人是“有才华谋生”还是“有能力积累财富”的关键所在。

 

时间是最不应该挥霍的财富。钱没了可以再赚,但时间一去不复返。这并不是说不能放松,适当的休息不仅可取,更是必需的。但放松要有度,别让时间不知不觉地溜走。

 

在财富积累的道路上,时间虽然是我们的长期盟友,但它在短期内也可能成为我们的对手。首先,时间具有强大的复利效应。很多人都熟悉金融领域的“复利”概念,这是理财规划的核心原则。得益于时间的力量,即使微小的财富增长也能逐渐累积成可观的收益。

 

然而,复利的力量远不止于投资回报。投资费用也会产生复利效应,如果管理不善,它们足以蚕食你的收益。通货膨胀同样如此,它是你财富积累之路上最顽固的敌人,无情地侵蚀着你的财富根基。

 

这种复利效应不仅存在于金融领域。从习惯的养成到人际关系的建立,我们的行为在各个方面都会产生复利效应,它们逐渐积累,最终产生巨大的影响。

 

其次,是我们对当下时间的体验。专注和自律是充分利用当下时间的有效途径。创造财富需要我们清楚地了解如何分配时间和金钱(两者本质上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还需要我们具备明智决策的能力,无论决策大小。

 

最后,是关于时间权衡的终极问题。创造财富的有趣之处在于,它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牺牲眼前的愉悦,让“另一个人”——未来的自己更加幸福。我们努力工作赚钱,是为了让不久后的自己能衣食无忧;我们储蓄投资,是为了让未来的自己拥有经济保障和美好生活。想象未来的自己,以及你掌握时间后可能的收获,你就能欣然接受用当下的愉悦换取未来的幸福。

 

分散投资:你不需要追求收益最大化

 

分散投资是一种防御策略,但就像体育比赛一样,防守才能赢得冠军。

 

这是因为投资有着根本的不对称性:你可以享受无限的收益,却无法从归零中恢复。

 

高风险的投资资产——成长型股票、衍生品可能会令你血本无归。如果集中投资于类似资产,一次失误就可能让你倾家荡产。分散投资可以限制你的损失。诚然,它也会限制你的收益,但如果你在一笔投资中输光了,那就没有收益可言了。更重要的是,你不需要追求收益最大化。

 

这是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和媒体宣传的恰恰相反,投资的目标并不是成为世界首富。一个管理得当、风险分散的投资组合,就能为你带来实现财富自由所需的回报。当然,你也可以拿出部分资金去冒险,追求爆发式的收益。随着你在市场中积累经验,你会学会分辨真正的机会和那些虚张声势的“叫卖声”。

 

一个安全、稳定增长的资产基础,能让你更有底气,用你最宝贵的资产——时间,去追求更大的机遇。

 

这就是《财富方程式》开头提到的两条财富之路:最好的选择就是双管齐下。

 

分散投资,不是简单地持有不同资产,而是要持有不同风险属性的资产。还记得抛硬币的例子吗?那是一种简化版的风险,只考虑硬币哪一面朝上。但投资的风险可不是这么单一,而是多方面的。所以,想平衡苹果这类公司的风险,与其选耐克,不如选能源公司——它们大多不太依赖海外市场,而且在经济低迷时它们往往表现更佳。或者,我们也可以考虑那些专注于本土市场的公司,比如家居建材零售商和房地产管理公司。

 

分散投资的意义可不仅仅是挑选几只不同的股票,而是要构建一个多元化的投资组合。股票作为一个资产类别(下面会有更多介绍),往往会同涨同跌,所以我们无论怎么选股,都无法完全规避股市整体的风险。

 

总而言之,分散投资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它能帮你扩大风险敞口,避免在一棵树上吊死,在变幻莫测的全球经济中屹立不倒。

 

职场10000小时理论践行者

你若有颗种子,便能期待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