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2025-03-25

职场10000小时理论践行者 乐享职场

当下属在公共场合反驳你时该如何处理?

主理人:
下属在公共场合提出异议或反驳,可能挑战管理权威,更可以成为团队创新活力的契机。

看到一个问题,当下属在公共场合针对管理者的观点提出异议甚至直接反驳时,是该冷处理还是事后给他穿小鞋?

 

就此,谈谈自己的想法。

 

我曾经有一个遵循的原则,如果下属反驳我,那其中一定有70%可能都是我错的。(至于说曾经,是因为现在这个原则似乎已经成为习惯,无需自己刻意去“遵守”了)

 

那么,我要做的,首先就是吸取下属的建议、意见,然后反思自己到底都有哪些是错的。

 

按这个思路(当然不只是这唯一的方式),我成了组织中连续多年的优秀管理者,团队也被称为组织中最具有自驱力的团队之一。

 

以上,是本文观点的出发点。

 

然后结合问题说说几个关键点。

 

一是公共场合的问题。

 

很多管理者在面对这类问题时,先不讨论下属意见的对错,而是会觉得“让自己很难堪”。一方面,这要管理者有较好的危机处理能力,基于现场的情况,首先是要判断下属反驳意见的正确与否,但不论如何,可以大大方方正视下属的意见,甚至感谢下属能直言不讳的提出自己的观点,如果可以较快分析出观点正确与否,那就可以做吸纳或者保留处理,做好现场控制。

 

这里有一点可能要一分为二的来看,如果管理者是基于组织的制度去做解释,也就是说制度已经符合程序正确了,那管理者在肯定下属勇气的同时可以充分强调对制度的尊重。至于下属的意见,则可以事后提起组织按照相应程序讨论并回应。

 

如果只是一些观点的输出,那就大可以表现出作为管理者虚怀若谷、不耻下问的品质。如果能很好的接收下属的意见,其实就不存在“很难堪”的说法。

 

第二,就是事后如何“处理”反驳者的问题,这个更关键。

 

哈佛商学院研究显示,70%的团队冲突转化成功率与管理者24小时内的善后处理质量正相关,而非现场应对技巧本身。

 

不少管理者会认为被下属在公众场合反驳是对自己管理权威的挑战,于是就会有“给反驳者穿小鞋、边缘化”的想法,也就是没法解决问题,那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从这个角度,作为有志于成为一个优秀管理者的职场人而言,那以消极方式处理提问者一定是错的,并且结果——从管理者的角度,一定是不好的。

 

一方面可能就此堵塞组织中的言路;另一方面,也会让下属都质疑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最后,还可能导致团队的离心离德。

 

所以,事后的处理,一定是要积极的态度:

第一步,认真对待提问者的问题,并且拿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如果是最终被采纳,应给予鼓励、奖励,即便没有被采纳,也要肯定提问者的态度。

 

第二步,如果管理者觉得每次的危机处理比较难,那就建议从组织文化(团队亚文化)建设的角度来处理。

 

所谓组织文化(团队亚文化),作为管理者自然是最重要的“奠基者”,管理者可以把你的管理风格在日常与团队充分沟通,你所倡导的,你所反对的,包括上述问题中,下属有异议时,你希望能如何更好的处理——比如你可以强调,在组织内部开诚布公,充分碰撞,但在公开场合,基于已经确定或者作为管理者角色输出时,要求下属尊重团队的决定。

 

如果形成这样的团队文化,类似的烦恼,可能就会少很多。

 

这里,就再多说几句有关企业文化的观点。

 

不得不说,即便到今天,很多人对企业文化的理解是有偏差的,认为挂在墙上的理念是企业文化,认为各类文化活动是企业文化,或者认为员工福利也是企业文化,这些都对,但都孤立的来看了。

 

对于企业文化而言,更重要的是,在以上这些“衣食住行”的基础上,如何有效形成企业的制度文化以及员工的组织行为,甚至可以这样理解,作为管理者,你希望组织中有什么样的“潜规则”。如何让有形的文化形态与无形的文化内涵能有机结合,这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也是企业文化能否起作用的关键所在。

 

职场10000小时理论践行者

你若有颗种子,便能期待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