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2025-04-15
字节跳动又纵身跳入一个千亿级的“大坑”。
上周四(4 月 10 日),虎嗅了解到,字节跳动正在加速推进 AI 眼镜项目,产品会开创性与抖音生态形成支点,并内置自研大模型“豆包”的 AI 能力,考虑采用恒玄BES2800 作为主控芯片,不排除MCU + ISP 方案,志在成为仅次于手机、智能手表向用户多场景渗透的智能穿戴硬件产品。
巧合的是,三天后(4 月 13 日),外媒 The Information 的报道进一步佐证了字节跳动推动自研 AI 眼镜的进度——该项目已推进到与供应链沟通阶段,具体开始商讨功能、技术方案、成本控制及上市节奏。
无独有偶,上周“阿里正式立项 AI 眼镜项目”的传闻亦在市场掀起了激烈讨论——据维深信息 Wellsenn XR 爆料,阿里 AI 眼镜项目主要由智能信息事业群天猫精灵业务线主导研发,硬件规格将超越 Ray-Ban Meta 智能眼镜,采用高通 AR1 + 恒玄BES2800 双芯片双系统架构,在功耗和续航方面将有更优秀的表现,预计将于 2025 年底发布。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 IDC 曾预测,2025 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预计将达到 1280万台,同比增长26%;其中,中国市场将同比激增 107% 突破 275万台,跃居全球第一。
随着媒体爆料与第三方数据预测的轮番轰炸,可以预见的是:2025年或将成为“百镜大战”硝烟最浓烈的一年,也将成为国内互联网大厂再次扎堆新风口的时代注脚。
事实上,自从 2024 年大模型热浪席卷而过,Ray-Ban Meta 智能眼镜的成功惹得一众互联网大厂跃跃欲试。
一位行业研究人士向虎嗅分析,作为智能穿戴掀起的新风口,行业普遍认为AI 眼镜是千亿级的赛道,但目前市面上的 AI 眼镜在功能层面难言惊喜,主要提供语音交互、智能播报、翻译、拍摄及一些基础的识别功能,用户深度交互及联网方面的探索非常有限,可谓“浅尝辄止”。
上述人士认为,行业下一阶段探索的重点将会是如何给 AI 眼镜加上社交属性与图像理解能力;至于产品体验层面,难点在于如何兼顾轻量化设计实现低功耗、长续航——这很大程度上源于,目前市面上的产品均在功耗与续航方面存在明显短板,从而在向 C 端普及的过程中显得“鸡肋”。
不过,随着多模态能力的提升,未来的 Personal AI(与传统 ChatBot 不同,Personal AI 更注重场景细分和功能封装,能够理解复杂的自然语言输入,并提供个性化回应)在动态环境下至少针对图像识别可以呈现出更复杂的形态。
上述逻辑主要源于:一是,Personal AI 的价值体现在模型能力的补全和世界模型的发展上,当前的模型能力补全速度大幅提升,大厂的模型研发和商业化是双向并行、相辅相成的;二是,交互体验将随技术发展大幅提升、增强,工具流及任务能力有望迎来“质的飞跃”。
“一旦 AI 眼镜在图像理解方面实现突破,科幻片里帮助用户实时记录和标注信息的场景便能照进现实,届时用户获取信息的效率将大幅提升,只需辅助工人进行判断即可。当然,在业务协同方面,AI眼睛还广泛应用于医疗设备及工业设备中,未来前景广阔。”上述人士说道。
当然,无论 AI 耳机还是 AI 眼镜,字节跳动手里都捏着一个别人无可替代的“杀招”——在抖音跃升至头部国民级移动应用的同时,沉淀了大量用户数据及行为标签。
这就像字节跳动后院囤下的“富矿”——虽然数据的开放性在监管要求下受到限制,但旗下各个业务部门可以受限制的使用部分数据,如此海量的数据叠加丰富多元的用户标签,字节跳动与其他大厂在用户场景及消费心智塑造上的差距,只会越拉越大。
尤其,作为移动互联网浪潮中的“APP 爆品工厂”,字节跳动极其擅长“大力出奇迹”的作战风格,一旦产业发展能够实现 AI 硬件的高效智能交互,其在流量 + 场景 + 技术的攻防体系下,便能基于业务、技术的协同和补充,迅速将外部资源嫁接到自身业务体系,并以闪电战的模式在局部“军备竞赛”中达成数据反超,进而迅速完成用户心智渗透和普及。
黄青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