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一棵菜
这里本来有条个人简介
1
文章
0
视频
0
24小时
3
评论
【用点】特别版:买不起私人飞机就来假装买一下啊
想得也太过了……这有什么好水的……
许家大少:感觉这个小编是水军来的、、、、
杜琪峰电影不够大卖,是犯了电影工业的什么忌?
回复@王义之 :谢谢您的回复,受益匪浅!实际我上针对杜氏电影宣传的想法也与文中观点基本一致。只是看到您在前面提到杜氏电影的“反类型化”,包括后续提到的针对“反类型”进行宣传这里尚存疑问,说到底杜氏电影或者香港电影是应该选择丰富“类型”还是干脆“反类型”作为自救之路还要画一个问号,也是我在文章里未能找到答案的一部分,因为没有看到电影类型或者说观众的记忆类型与观众期待之间的必然联系,希望您如果有时间能够更加深入的做一些分析。
一棵菜:#向作者提问# @王义之 感谢作者的好文章,但关于本文和杜Sir还有几个方面表示不解。 1. 关于作者将《毒战》、《盲探》定义为反类型电影略表疑问: “前者成功突破了大陆警匪故事的叙事尺度和类型习惯;后者对各种电影类型元素的解构与混搭,对银河曾经十余年摸索的总结,包括在电影文学性上的探索,又一次让杜琪峰和银河在众多华语电影制作公司之中,显得更为与众不同。” 《毒战》这部影片确实突破了以往香港以及大陆警匪片的叙事尺度(这里还有一个疑问则是既然是讨论杜琪峰这个香港警匪片的扛旗人,为何要用突破了大陆警匪故事的尺度做标杆?),但是关于类型习惯的突破则略为让人感到不解——究竟警匪片这一类型片的边界在何处,杜Sir又是如何突破还望作者能够具体解释。而电影行业发展至今,出现在《盲探》中的解构并非新出现电影手法,虽然在108分钟包含谍战,枪战,毒战等诸多混搭元素,但因此说这部电影是反类型实际上反而是对警匪片的界定略显狭窄。 2. 关于电影归类是否真的会对观众的观影期待产生决定性影响尚不清楚。作者只是提到“观众一般会通过五个维度来将电影进行归类:“视听特征、故事类型、人物形象、叙事方式、意识形态”,但并没有具体指出电影归类与观众的观影期待之间的必然相关联系。实际上,近些年杜Sir的影片主要就是爱情片如《高海拔之恋》以及警匪片如作者提到的《盲探》,类型比较明确,只是在表现手法上有新的突破。真正反类型片电影的华人导演要首推李安,近些年李安的电影在类型题材上鲜有重合,每一部影片几乎都保持上乘水准以及全新题材和表现手法,给观众以新鲜的观影体验。比如《少年Pi的奇幻漂流》,其中无论是视听特征、故事类型、人物形象、叙事方式、还是意识形态都不同于他过往的电影,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少年仍旧凭借自身的高质量获得了口碑票房的双丰收。如果说主推警匪片与爱情片的杜Sir是由于他总是进行“结构性创新”而导致观众的观影期待降低,那么作为本身“无固定类型”影片导演的李安则更会遭遇到票房滑铁卢,所以关于电影归类与观影期待之间的必然联系还希望作者能加以详细解释。 3. 将2013年至今被观众们所喜爱的国产电影依照观影需求划分为有明确娱乐诉求的电影以及带有批判性的电影。且不说按此分类是否严谨,将《小时代》划入后者而《北京遇上西雅图》划入前者这种分法本身的标准也不明确,如果说《小时代》是架空的“黑暗无边”里,一堆吃喝不愁的俊男美女“携手并肩”,那《北京遇上西雅图》凭什么就不是对当前无知少女愿意做小三而不去找真爱的深刻讽刺啊? 作者最后提到的影片最终需要创新这点我表示深深认同,的确这才是电影发展最最本质的规律。其实杜氏电影的困局,又何尝不是香港电影困局的一个真实写照。依个人愚见,现在的杜Sir和香港电影与其为“反类型”而烦恼,不如好好考虑如避免太过类型化,而类型又太过单一化来的实际。
迟到告知:虎嗅的新浪微博账号从7月15日晚起被禁言咯
回复@胡不归 :你的网名跟剑网三里面我背的那把二胡一样//@胡不归:94,说实话还不乐意听了
一棵菜:国内看来还是没习惯什么叫“评论”,好像只要不说好话不拍马屁就是黑。想起那句著名的“我不认同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样看来新浪是小气了,作为一个主要基于用户原创转发内容的平台,用户说话的权利都给随便封杀。不过新浪估计还能且折腾一段时间呢,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虎嗅不矫情,希望新浪也别跟个小媳妇似的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