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一个产品经理

  • 果壳C轮2000万美元融资背后:从MOOC开始,离钱更近一些
    回复@李拓 :本来还想好好反思一下,但想想,还是不要反思了,这就是故事会的一篇小故事而已。真的没听过小蛋,你要说手表我也忍了!作者的认知决定了文章的水准。//@李拓:本来想详细说说呢,但想想,还是不跟你解释那么多了。劝您心理阳光点儿。
    AGIWriter:小蛋净化器是什么?啥叫无法不触及的话题,软啊~
  • 如何用一个充气娃娃走上创业成功巅峰
    回复@李拓 :你为何如此激动~//@李拓:你真的不知道快刀青衣之前是个优秀的产品经理吗哈哈哈~
    Aaron暖尘:在一篇文章里,能把现在互联网公司在资金流玩法、推广运作方式和后期用户潜力挖掘的法则一网打尽,同时还用“实体娃娃”这个会有争议但无可否认的充满诱惑力的词汇,顺利博得眼球和头版。这篇文章也可谓是一个比较成功的产品,作者如果去做产品,一定会是个好运营。
  • 1%的生活,99%的泡沫
    这就是为什么信息聚合频道不做社交火不了
    嗅友2670z:不知道作者的这篇稿子在一天之内能否引起超过40万次转发。拭目以待。
  • OBD盒子到底能解决什么问题?
    回复@推猎网 :个人感觉不会,这是自己革自己的命,让4S店情何以堪?//@推猎网:会不会出现自己家的车自己用的局面?比如大众自己附送OBD,可以检测自己的车,还能促进大众车友俱乐部交流,这会不会形成像小米UI那样的粘性进而促成自己品牌的续购?//@HUST_小晖晖:不是痛点,但是是解决痛点的一个工具,就像生病吃药,吃药不是痛点,打点滴和打针都行,但是吃药确实一个有自有优势的方式和途径或者说是工具!感谢点评。
    嗅友ljVMw:基于OBD的创业越来越多了,跟保养这个大痛点不同,obd不是一个痛点,但会是一个兴趣点。
  • OBD盒子到底能解决什么问题?
    不是痛点,但是是解决痛点的一个工具,就像生病吃药,吃药不是痛点,打点滴和打针都行,但是吃药确实一个有自有优势的方式和途径或者说是工具!感谢点评。
    嗅友ljVMw:基于OBD的创业越来越多了,跟保养这个大痛点不同,obd不是一个痛点,但会是一个兴趣点。
  • Elon Musk杞人忧天,人类需要“必要的恶魔”
    小K插座呀
    微博评论:人工智能不可怕,配图倒是很可怕..[衰]
  • 【O2O体验】车蚂蚁的流程和模式之伤
    回复@三愿 :哈哈,谢谢仁兄~//@三愿:点歪了,其实是顶的。还是谈谈吧。
    “替他人做嫁衣裳”本质上在于车蚂蚁无法为加盟服务商提供更高的利润,此根源在于车蚂蚁的商业策略在于自身盈利
    AGIWriter:车蚂蚁是众多O2O的一种模式,本人关注很久,也和车蚂蚁工作人员做过一些探讨,发文不是为了指责其模式和流程的不合理性,毕竟现在大家都在探索而且本人的认识也存在相当大的局限性。本文只是通过一个消费者体验的角度来分析现实问题可能发生的原因,这些问题或是实实在在在我身上发生,或是修理店人员口述的。旨在抛砖引玉,希望大家共同探讨。更欢迎大家拍砖!
  • 【O2O体验】车蚂蚁的流程和模式之伤
    聊一聊您谈的四个问题
    第一,您把我所说的利益理解为钱,可能是我行文中没有特地知名,给您带来的误解表示歉意。来说实际问题您说的流量获取、口碑传播等等这些假设是不是建立在这个市场上只有车蚂蚁一家或者所有的做养护的模式都是一样的前提下呢?我们来看一下谁最需要您所谓的流量、传播、忠诚度、黏度,是不是那些屌丝的修理厂?屌丝的修理厂最在乎什么?另一方面如果是像杭州久久久、小拇指之类的相对高富帅一些的修理店,本身也会有这方面的投入,而且高富帅们都会有自己的客户管理系统,并且会有很多家线上平台和这些高富帅对接,仅仅是锦上添花就动了你的蛋糕,你愿意么?在我看来,仿照家政行业先从轻CRM入手,做标准化不失为一种比较可行的方式。后续我也会撰文分析轻CRM如何逆向做O2O。
    第二,如果您明白了上一个问题的答案,相信您就会对我的论述有所理解。还有车蚂蚁在杭州做线下保养店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但这种玩法没有一个可持续的现金流和客户流很难维持,这不是打车。
    第三,我所谓的难以界定指的是,如果我材料和人工都在线下门店消费,我出现问题只会和线下门店扯皮,涉及两方,但如果材料和人工分别来自于不同的地方,那么扯皮方可能会是四方,哪四方?还有扯皮本身是一个行业问题,但是导致扯皮效率降低是一个产品问题。
    第四,您说得对,这个说法不客观,但如果您去店里做保养因为是在线上预约,别人连基础的胎压都不帮您检查时,您可能就不会认为这是真的“实惠”了。当然我相信着一定不是一个普遍现象。也相信车蚂蚁会越来越好!

    粗浅认识,欢迎拍砖。
    希望更多人参与讨论,道理总是越辩越明。
    啦飞驰呀:聊一聊作者列举的四个问题。 第一,模式本身触及了修理店的利益 你所提及到的“利益”只是针对于“钱”,但实际关于“利益”的定义要比这个广泛,比如用户管理,比如流量获取,比如口碑传播,比如用户忠诚度和黏度等,这些都是决定“利益”的因素。互联网的价值在于消除信息的不对称,而不仅仅是体现在价格上。 第二,通过线上渠道撮合后的车主并没有获得很好的线下体验。 你的论述:“因为收入降低,所以不尽心尽力”,如果能理解了上一个问题的答案,相信就不会有这样的猜想。还有我看到车蚂蚁有在杭州做线下的保养店,有专人驻守,也是保障线下体验的措施之一。 第三,看似分工明确,但实际存在模糊地带,汽车保养后的故障难以界定。 这个保养后故障难以界定的难题,相信无论你是通过什么渠道来解决保养问题可能都会存在,但实际发生的概率却很小。机油的品质保障了,服务流程标准了,若是出现问题相信也是很好解决的,或者说你列举下你觉的OK的渠道可以界定的,你不应该把一个行业问题等同于一个产品问题。 第四,车主所得到的实惠真正能弥补体验的缺陷和潜在的风险么?答案是不能。 你用你享受到了百元差价来等同于“实惠”,以此来质疑是否可以弥补体验缺陷和潜在风险,我觉得并不客观。况且“体验缺失和潜在风险”,这个词组的背后到底指的是什么,它是行业普遍问题,还是你忧患意识?
  • 【O2O体验】车蚂蚁的流程和模式之伤
    电商能解决交易成本的问题,但解决不了体验的问题,这也是O2O存在的价值,电商无非是帮助需求方找到供给方,对接供给方,评价供给方的。但真正需求方和供给方的活动体验,电商是没有办法来保证的。这个问题仅靠电商还真解决不了。
    showboy:楼主提的问题,似乎都是电商要解决且能解决的问题。 这是模式存在的必要性,而非模式之伤
  • 【O2O体验】车蚂蚁的流程和模式之伤
    很喜欢你的观点,我只是从体验出发来看一些问题发生的原因,如有不妥还请谅解,欢迎一起探讨
    下雨天:楼主片面之谈。如果楼主深入了解这个市场,那么会发现车蚂蚁这么做是有道理的。 首先车蚂蚁的模式一开始并不是现在这种模式,而是在不断地尝试中的演变来的。可以详见车蚂蚁发展历程。现在这种模式和流程大概是今年上半年的时候改版的,主要参考了养车无忧的模式。 原来模式:C2B反向定制,用户提出需求,商家报方案价格,用户选择方案,去线下服务。 现在模式:B2C+O2O线上购买配件,物流配送,线下服务。改版前车蚂蚁拥有遍布杭州的服务店。后来在服务过程中陆续出现很多问题,车蚂蚁解除了部分商家的合作,精选部分商家。 其次回答楼主问题。 模式之殇:首先任何合作,都会存在楼主所说的问题。 服务质量:完善的合同,有限的监管是可以监控的。 利益分配:首先商家竞争激烈,为了脱颖而出,部分商家会采取薄利多销的手 段。如果每天车蚂蚁的订单足够多,那么我相信商家还是愿意合作的。 争议处理:首先车蚂蚁如果采购不出现问题,那么配件没问题。剩下的那就是服务商服务问题和用户使用问题。这些问题本身就存在车蚂蚁现阶段只能解决一个,那么解决一个是一个。 用户体验:通过评价系统。如果商家服务体验不好,会造成用户流失,这是商家不愿意的。就像团购服务,前期也存在服务质量问题,后期随着用户增多,商家观念自然改变。 流程问题:我认为车蚂蚁现阶段的整体流程是合适的。 楼主只看到问题没有看到这样设计的原因。 集中采购价格优势,品质保障,单品爆款。(B2C玩法) 自建物流保证用户体验,前期成本高,后期会产生优势,护城河。(京东) 撮合机制这才是核心问题。 我之前参与开发了汽车养护类的产品设计,做过详细的调研。 我觉得车蚂蚁模式不一定是对的,但是是现在适合市场的。 我觉得车蚂蚁发展思路在于拥有阿里系的员工作为忠诚客户,探索模式和流程,在不缺钱的前提下,找到一条适合汽车养护市场的商业模式。 所以车蚂蚁不断是错,等到一种模式被市场认可,可以通过阿里巴巴帮助,向全国复制。坐等被收购。 养护市场需要解决问题: 第一 用户习惯 分为小白用户、半专业用户和专业用户。首先剔除专业用户,这些人少数,小众,有自己的圈子。其次半专业用户,一般有自己的固定商家,并且和商家认识,平常相互间交流也多。小白用户,数量最多,家门口或者固定商家。反正我不懂,随你开价,我只在你家搞,除了问题我弄死你。 市场定位主要争取小白用户,其实改变人的习惯很难,参考打车软件和团购的案例,可以通过烧钱解决。 第二 服务质量 三部分配件质量、服务质量、用户使用。 现在商家除了4s店(部分也有问题)或多或少存在配件质量问题或偷工减料。所以集中采购正品是一种方式。 服务质量解决方法上文说过。 用户使用做了大量宣传工作,来增加只是普及。 第三 地域限制 无论车蚂蚁、还是养车无忧都只在本地进行服务,很难拓展到其他城市。
  • 【O2O体验】车蚂蚁的流程和模式之伤
    帮你顶,希望车蚂蚁看到你的评论:)
    三愿:同关注过车蚂蚁,也有一些感受想说说。 服务市场已有庞大规模且存在普遍竞争,服务电商切入这一传统领域,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把服务商抓在手里而不是与服务商争利。无论电商在此间属性如何,竞争的本质乃是服务商之间的竞争。 由于服务电商同时具有了汽车+电商的双重属性,导致了其发展方式被广泛误解。车蚂蚁创始人以阿里系出生,不可避免地受到阿里“赛跑式”发展模式的影响,但实际上,此市场发展乃是一场搏击赛。 如李立恒先生看到此间讨论,欢迎回复。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