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财经媒体人

  • 《未来简史》里谈了怎样的未来
    这本书过度营销了,过几年看不过尔尔
  • 摩根大通CEO直指:硅谷想要吃掉我们的午餐
    呵呵,有意思。
    天凉好个毛:@cypress 他是故意将字号缩小的吧,意思不言而喻——“技术的变化”不可小觑。
  • 谢平抛出“颠覆论”:互联网不是金融的工具
    回复@飞絮如斯 :老谢说的当然是未来,现在互联网金融还在边缘吧//@飞絮如斯:可能这就是咱们看法的区别,我觉得互联网金融会形成新的媒介或借助旧的媒介,不会势如破竹一般把金融市场上的媒介全破坏。实际上互联网金融到现在并没有在最核心的、负责融资的金融市场上产生特别巨大的影响呀。比特币也更代替不了货币和央行。//@cypress:若是看了谢平的讲话全文,估计你就大概理解了,现在我们谈的直接融资或间接融资,都是在以金融机构作为媒介这个基础上来谈的,谢平所谓的第三种模式——直接金融,就是无论股权还是债权的交易都完全脱媒了,金融中介在互联网中消失了,商业银行消失了,只剩下做清算的央行,随之虚拟货币的主导,央行最好也要消失;更不用说,所谓上交所深交所之类的地方,交易搬到网上淘宝上众筹就可以代替交易所,甚至可能比交易所做得更好……
    康宁1984:“互联网金融既不走银行模式,也不走资本市场上交所模式,它有可能是所有的存款人和所有的借款人,通过互联网平台直接交易。” 也在研究这篇文章,最纠结上面这句话的观点。假设互联网金融搞出一种融资模式,但这种直接交易的模式还是属于直接融资的呀,规模小当然无所谓进不进资本市场了,可如果规模大了必然属于资本市场,甚至再大会成为自成体系的资本市场,想不通为什么这种模式要和直接融资并列在一起。
  • 谢平抛出“颠覆论”:互联网不是金融的工具
    若是看了谢平的讲话全文,估计你就大概理解了,现在我们谈的直接融资或间接融资,都是在以金融机构作为媒介这个基础上来谈的,谢平所谓的第三种模式——直接金融,就是无论股权还是债权的交易都完全脱媒了,金融中介在互联网中消失了,商业银行消失了,只剩下做清算的央行,随之虚拟货币的主导,央行最好也要消失;更不用说,所谓上交所深交所之类的地方,交易搬到网上淘宝上众筹就可以代替交易所,甚至可能比交易所做得更好……
    康宁1984:“互联网金融既不走银行模式,也不走资本市场上交所模式,它有可能是所有的存款人和所有的借款人,通过互联网平台直接交易。” 也在研究这篇文章,最纠结上面这句话的观点。假设互联网金融搞出一种融资模式,但这种直接交易的模式还是属于直接融资的呀,规模小当然无所谓进不进资本市场了,可如果规模大了必然属于资本市场,甚至再大会成为自成体系的资本市场,想不通为什么这种模式要和直接融资并列在一起。
  • 融360,快拿3000万美元去买耕牛吧!
    回复@dimon2011 :谢谢,下次可署上名哦//@dimon2011:后面的这是我整理的,融360向媒体公布的。//@cypress:资料数据,无从得证
    嗅友0nwzk:中小企业与个人客户的比例35:65,贷款总额相当!
  • 融360,快拿3000万美元去买耕牛吧!
    资料数据,无从得证
    嗅友0nwzk:中小企业与个人客户的比例35:65,贷款总额相当!
  • 融360,快拿3000万美元去买耕牛吧!
    先是把严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逐步解决了。。。
    嗅友PY9s0:金融行业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 放开贷款利率对互联网金融影响几何?
    站在银行的角度互联网金融是表外业务,站在互联网企业的角度,这可不算表外哦,亲。
    无声之中听惊雷:给虎嗅跪,能把推进存款利率与互联网金融联系起来,一个是表内业务,一个是表外业务。还能洋洋洒洒写那么大段,辛苦虎嗅小便
  • 放开贷款利率对互联网金融影响几何?
    赞同,对p2p的影响更直接,不过短期估计不明显
    南十四:也抛砖引玉下,说下想到的2点: 1、个人认为本文对互联网金融的分析偏重点有偏差,阿里小贷还是更偏向于实体小贷的模式,跟利率搭界的互联网金融更应该看对网络P2P借贷的影响。 2、四条中个人认为影响最大的将是农信社贷款利率不再设上限,无论对小贷还是网络P2P借贷,由于其都没有吸储能力,其资金获取成本都较高,对期望收益很高,一直走的是高资金成本高借贷收益的模式。如果不设上限确实能提升农信社对中小企业和个人的放贷意愿,其较低的资金获取成本和本地化运作的风控能力,相比小贷跟网络P2P将有更大的利率浮动空间,也意味着将有更强的竞争力。
  • 放开贷款利率对互联网金融影响几何?
    应该说二条与一三本来就是一个整体
    爆炸头秃驴:本次调整的一、三、四条都是废话,先说不是废话的二条: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是对全面放开贷款息率管制的预演,可惜对于这一条楼主没有提及更没有分析。再补充说一下第三条,本身部分地区农信社就不怎么受管制,我亲自操办过一个基准上浮150%的案子,所以这第三条也是把潜规则变成明规则而已。
  • 放开贷款利率对互联网金融影响几何?
    赞,你说得是。
    爆炸头秃驴:本次调整的一、三、四条都是废话,先说不是废话的二条: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是对全面放开贷款息率管制的预演,可惜对于这一条楼主没有提及更没有分析。再补充说一下第三条,本身部分地区农信社就不怎么受管制,我亲自操办过一个基准上浮150%的案子,所以这第三条也是把潜规则变成明规则而已。
  • 匿名卖家以挂牌价28美元转让阿里股票——这是一个什么市场?
    回复@Mr-仰望 :看来下次写文章得提一下同花顺和大智慧。。。这行业不大但水真深啊。。。//@Mr-仰望:也许是万得的对手派人来抹黑了。。。
    数字乌托邦:没想到这篇稿子发出来,回复评价是这样……无论如何想在这里说明一下:即便有人认为是软文,这篇稿子我还是不后悔投稿,因为这对金融数据提供商这个行业来说是有意义的事件,从媒体人的角度来说,这有新闻价值,诸位有兴趣也可以去问问券商分析师为什么同花顺涨停、大智慧上涨5%……
  • 阿里金融与诺亚财富的草根结盟
    你说的是,嘉实之前也帮阿里做了一笔,确实现在市场上谁叫得欢谁就似乎大……实际的情况不一定如此;当然也可以反思一下,为何有的机构做了却不敢说……
    微博评论:说的那么伟大,不就是私募了一笔资金嘛[挖鼻屎]
  • 阿里金融与诺亚财富的草根结盟
    写着玩儿…承蒙关注,多指正!
    南十四:高产写手啊,20号开始的第七篇虎嗅阿里金融稿了,我看 评论的速度跟不上了。文章这么长,归纳起来就是阿里找了家公司发了个略高于6%的私募,不过怎么看都没吸引力啊,收益中低、风险中上。
  • 阿里金融与诺亚财富的草根结盟
    看好草根的未来
    三朵神:其实我更关注的是诺亚,又是诺亚,也只有诺亚,诺亚在和恒天们的战斗中又领先了一步啊!思维和身位的优势正在慢慢形成!!
  • 阿里小贷资产证券化:今后能打造闭合的屌丝金融生态链吗?
    回复@飞絮如斯 :我相信事实可能如你所言,没有那么容易。从人性的角度来说,屌丝更还可能是乌合之众,但互联网领域发生的一切,足以给予我们一种信心,就是让信息更透明,机会更公平,交易更便捷。至于传统是否会被颠覆,其实就要看是哪一类传统了,若是“信息不透明,机会不公平,交易不便捷”的那部分传统,我想迟早会被颠覆……这在其他领域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了。我的乐观是基于这个基础的。//@飞絮如斯:我还是觉得你过于乐观了。

    你给我的感觉是,一提互联网就能颠覆现有模式和降低成本,一提屌丝就能聚集撼动大山的力量——这两点在金融市场里究竟能不能生效是需要仔细考量的,很可能有些关键之处是互联网金融的成本更高、更难聚集客户。

    特别是“屌丝是有温度的”这句,真的不像是相信看不见的手。//@cypress:谢谢南十四网友的关注!你对小贷业务的熟悉胜过了我这个在媒体纸上谈兵的门外汉。你说得好,日光之下无新事!
    1,相信平安和开行的这些创新都是有价值的,谢谢你在这里介绍,也让我这样的屌丝可以去了解一下新产品;
    2,我这篇文章主要想谈到的是,如何实现生态链的闭合,屌丝投自己味道相投的店家,就像自己开了一个温馨的咖啡馆一样;资本可能是冰冷的,但屌丝是有温度的,我愿意相信市场中那只看不见的手,不见得就是贪婪。
    南十四:太阳底下没新鲜事,为啥很多写文章的人都不知道这个市场上很多新鲜的产物,如平安的陆金所、江苏国开的开鑫贷,不用YY证券化的高利率低门槛了,直接说说这些现成的运作模式: 1、贷款打包证券化后在网络上出售给小投资者,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很成熟的公司,做的最大的是平安出资的陆金所,年化利率基本在8.6%,起投门槛为1万元,由平安负责担保,风险很低 2、对小贷公司的贷款进行打包网上转售给个人投资者,目前有江苏国开的开鑫贷,官方背景,已运营1年多,由小贷公司提供连带担保,江苏国开兜底,年化利率之前江苏金融办官方界定为不超过12%,前几个月调整为8-11%,投资门槛为10万元,风险也是极低 3、作者对阿里16亿资本金撬动260亿贷款觉得很了不起,套用作者一句如果你稍微了解一点小贷公司的情况,你也许会认为这根本没什么,小贷公司本身就是做短期贷款的,以月为单位的短期周转为主,甚至一天、一月的短期资金掉头很多,09年到12年6月少说算3年,1年用1.5倍24亿资本金撬动90亿并不多,
  • 阿里小贷资产证券化:今后能打造闭合的屌丝金融生态链吗?
    回复@飞絮如斯 :能专门研究小额贷款并写成硕士论文的,我就不班门弄斧了,不过我提尤努斯是因为跟雷曼事件相对应来举例,因为有些时候贫民寡妇的信用也许比钢筋水泥的房地产更实在,至于阿里是不是一定要走孟加拉的模式,还是印尼的模式,那是另外的话题,也许阿里应该自己摸索出一条路,因为它现在做的事,与GRAMEEN和BRI都不太一样吧。//@飞絮如斯:我很支持阿里金融做银行业务,但现在看来,阿里还不愿意趟这个浑水,还是想挣平台钱。这种外围做平台的路子,能挣钱,也能控制用户,但颠覆不了银行和金融市场。

    至于尤努斯和雷曼,恰好我硕士就是做小额信贷的……关于GRAMEEN和BRI两种模式,难道你觉得阿里金融的未来是类似于尤努斯的GRAMEEN?学BRI还可以理解,学GRAMEEN就真的太可怕了……   
    康宁1984:东方证券的阿里巴巴资产证券化产品,申报材料里说的收益率是6%。这和你昨天说的动辄10%以上收益率的信托计划差距很大呀,为什么6%左右的银行理财就是坑屌丝,同样6%的券商通道理财产品(假设以后开始让普通人买)就是帮屌丝的互联网金融? 要回答上面这个问题很简单,继续看新闻:“也因为阿里金融对小贷业务风险控制的自信,因此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阿里小贷的谈判能力更强。”——收益是和风险相关联的,承担的风险高才能收益高,风险低自然给出的价码也低。你昨天说的信托类收益高,不是因为人家高帅富,是因为信托类通道产品(猜是这种,因为没听说过银行从信托批发项目的)本来风险就高。阿里小贷也是一样,想要高收益得承担高风险,不想承担风险就拿不到高收益。这里说的谈判能力,同样包括跟屌丝们砍价的能力,金融从来不是做慈善,就算是阿里金融也没法做慈善。 在这里好奇一下有没有人会喷这一点:阿里小贷的贷款利率可是18%啊,为什么募集资金才给6%的收益?这可是12%的利差,为什么效率更高的互联网金融会这样呢?这比银行利差大多了!这可怎么从银行这个大恶魔手里拯救屌丝! 互联网金融不是可以不讲重力的宇宙金融,这些所谓的创新,只能说是用好现有工具的微创新,离颠覆还差得远。要想理解资产证券化,有个更好的例子——2008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房利美他们如何资产证券化,才是真正的金融创新。当然最后创的太新所以玩脱手把雷曼兄弟的命搭进去了…… 加黑的这句:“余额宝的屌丝还没有渠道投资他们喜欢的淘宝店家,无论股权还是债权”——很简单啊,搭个时髦的P2P贷款平台不就好了,上面的店家用自己的淘宝店招揽投资人,为什么非要等余额宝做呢?恐怕不是为了什么屌丝金融,而是为了阿里金融的信誉,想让阿里或支付宝在里面担保你的投资只赚不赔——这可不是什么“屌丝金融生态链的闭合”,仍然是传统金融机构的变形罢了。 附:《阿里小贷趟路资产证券化》 http://soa.sme.gov.cn/a-li-xiao-dai-tang-lu-zi-chan-zheng-quan-hua
  • 阿里小贷资产证券化:今后能打造闭合的屌丝金融生态链吗?
    谢谢南十四网友的关注!你对小贷业务的熟悉胜过了我这个在媒体纸上谈兵的门外汉。你说得好,日光之下无新事!
    1,相信平安和开行的这些创新都是有价值的,谢谢你在这里介绍,也让我这样的屌丝可以去了解一下新产品;
    2,我这篇文章主要想谈到的是,如何实现生态链的闭合,屌丝投自己味道相投的店家,就像自己开了一个温馨的咖啡馆一样;资本可能是冰冷的,但屌丝是有温度的,我愿意相信市场中那只看不见的手,不见得就是贪婪。
    南十四:太阳底下没新鲜事,为啥很多写文章的人都不知道这个市场上很多新鲜的产物,如平安的陆金所、江苏国开的开鑫贷,不用YY证券化的高利率低门槛了,直接说说这些现成的运作模式: 1、贷款打包证券化后在网络上出售给小投资者,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很成熟的公司,做的最大的是平安出资的陆金所,年化利率基本在8.6%,起投门槛为1万元,由平安负责担保,风险很低 2、对小贷公司的贷款进行打包网上转售给个人投资者,目前有江苏国开的开鑫贷,官方背景,已运营1年多,由小贷公司提供连带担保,江苏国开兜底,年化利率之前江苏金融办官方界定为不超过12%,前几个月调整为8-11%,投资门槛为10万元,风险也是极低 3、作者对阿里16亿资本金撬动260亿贷款觉得很了不起,套用作者一句如果你稍微了解一点小贷公司的情况,你也许会认为这根本没什么,小贷公司本身就是做短期贷款的,以月为单位的短期周转为主,甚至一天、一月的短期资金掉头很多,09年到12年6月少说算3年,1年用1.5倍24亿资本金撬动90亿并不多,
  • 余额宝信号:支付宝要成为“自金融”平台?
    理论上存在风险,但实际上出现风险的可能性比活期存款高不了太多。换句话说,连货币市场都出现大问题,离银行存款出问题已经非常近了。。。
    壹号拍档:货币基金理论上同样存在风险。
  • 余额宝信号:支付宝要成为“自金融”平台?
    你提出来的问题很有道理,之前已经写了一段话发给虎嗅编辑,虽然没有在文章上更新,但是还是值得一说:文中有一点可能没有写清楚:余额宝推出来后,其实对支付宝账面上的沉淀资金的总量其实影响并不大,因为支付宝沉淀资金的形成,除了“自愿储蓄”的部分——用户放在自己支付宝账户中的余额,还有“强制储蓄”的部分——货到付款过程中,从用户账户中扣除,但未支付给商家的部分。后者占绝大部分,期限也更可预期。余额宝的推出,主要是鼓励用户的增量资金进入。
    瞅瞅:这是一篇先有结论才有论证的文章。 货到付款产生的资金沉淀的管理 和用户在支付宝的余额的管理是两个概念 这次的余额宝,更多是用户余额提出了可操作空间。 结论是有一些道理的,资产管理平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