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这里本来有条个人简介

  • vine公布用户突破4000万后就销声了,为什么?
    你说的没错,ugc产品对于用户来讲,生产成本是很高的,对于视频分享类的应用来说,还会面临消费成本过高的问题,比如高额的流量费。因此产品从早期使用者到大众市场,这个鸿沟要比一般的产品要宽许多,产品对外部环境的敏感程度也很高。
    qwcheung:“中等活跃陷阱”很形象的描述了一个产品从小众走向大众必须要跨越的鸿沟。 但是为什么“这样的情况往往在依赖用户原创生产的产品中尤为普遍”,希望能有更深入的分析。 我的理解是重度UGC产品往往有很强的社交性,而正是社交性使得用户间的相互活跃度影响被明显放大,这是否可以解释微博的“中等活跃”是意见领袖向全民自媒体的演进和过度? 那么结论是否应该是“这个现象在社交类产品中尤为普遍”更为准确? 欢迎拍砖。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