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1X
主页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子丑寅卯
没完没了的暑和寒
29
文章
0
视频
0
24小时
29
评论
快别提围棋了,谁能跟我说说,人工智能究竟可以创造什么新的就业机会?
感谢评论。其实本文的主要诉求,是希望科技公司在幕后推人工智能这个概念时,要多谈关键问题,少谈围棋这些无关紧要的,并没有“砸机器”的诉求。关于您的评论,恕我直言,还是把人工智能是“工业革命”这个假设当成推导前提来谈问题了,本文特别想说的是——人工智能有可能并不是“工业革命”。或许正像您所说,谁也说不好。这个时候就更需要不同的声音和观点,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人工智能这个议题。
李岷:你这诉求不跟工业革命爆发后,工人去砸机器一样的么?机器在当时替代多少劳动力啊?然后呢?我们是怎么走到现在的?短期的矛盾与冲突后,会迎来大批失业、战争或是更大的进步,谁也说不好。不过是要等人类先达成多数压倒少数的一致后我们再决定技术能否继续推进?
快别提围棋了,谁能跟我说说,人工智能究竟可以创造什么新的就业机会?
本文和“落后就要挨打”没有任何关系,本文谈的是在向大众推广人工智能时应该关注那些系统性的问题,而不是什么谁发明新技术的问题。
sss101111:不要用人民福利为借口阻挡生产力的发展了。要么就让自己更聪明,要么新技术就会被别人发明。落后就要挨打的呀。
和奥巴马抹着眼泪告别不一样,特朗普首次发布会就和记者呛起来了……
感谢评论。你这个口气,说实话,我都不知道怎么回复。双标dog这种词吧…… 唉,算了,感谢评论。
Lemonerds:原评论已删除
支付宝滥用芝麻信用分引发争议后,芝麻信用回应:将严格遵守法律
houlytoo,你好。感谢评论。发展,也分好的发展,和坏的发展,不是所有的发展方向都是好的,这个要搞清楚。所谓不怕试错,要看代价由谁来承担,你拿用户的数据去试错,你当然不惧怕,因为出了错最倒霉的不是你,是每一个普通用户。
houlytoo:任何事物想发展都不能惧怕试错的代价
支付宝滥用芝麻信用分引发争议后,芝麻信用回应:将严格遵守法律
感谢评论。回应三点:一、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那句话的意思是,在征信业发展了许多年的社会,FICO 仍旧要远离一些“踩红线”的做法,就更别提在中国这个征信监管尚在试点的环境里,芝麻信用分的做法就更要慎之又慎了。二、如果你仔细研究一下征信体系的话,就会了解“信用分”只是一个预测分析,FICO 没有采用一些信息作为信用分的评估标准,绝对不是因为“政治正确”,而是因为这些评估标准对信用预测分析没有任何帮助。你说“根据我的信贷实践,少数民族的履约率就是低,这都是事实。”所以你就把征信对象的民族作为信用分计算的影响因素之一吗?那么如果是这样的话,芝麻信用分的计算方法和数据来源真的有必要公示,因为这种有争议的计算方法必然造成有争议的征信结果。三、你说“支持不怕诗错的胆量”,你错了,这和胆量没关系,因为征信产品一旦出问题,担成本的都是被征信的用户,换句话说,你拿用户的数据去试错,你当然有胆量,因为出了错最倒霉的不是你!是我们普通用户!另:同意“国外是否这样做,国外对这个事物的看法如何”这种思考模式不一定总是奏效。
Acrochard:尝试过程中走了弯路不算什么,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但不支持一切以国外的标准来判断好坏的思维方式——有些欧美的思维方式既不适应我国的国情,而且他本身又不一定就是真正先进的理念。 评判国内的事物,简单的以“国外是否这样做,国外对这个事物的看法如何”来思考,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思维模式。 比如原文中“FICO最主要的核心场景是借贷、就业、保险、租房,不像芝麻信用玩出来这么多花,又是签证又是交友。而且 FICO 考虑的因素完全不包括住址、工作单位、薪水、工作年限之类。”,按照作者的意思,就是芝麻信用玩这些是不对的。 为什么不对?住址、工作单位、薪水、工作年限这些信息难道真的不能作为评估的标准吗?——欧美之所以不会将这些信息明确纳入评分指标中,不是因为这些指标不好用,而是——“政治正确”。 从淘宝每年的报告,包括蚂蚁微贷发行的ABS产品说明书上来看,从大样本上来讲,虽然金额会小,但不发达地区、收入低、买家等级低的群体履约率就是高,而且根据我的信贷实践,少数民族的履约率就是低,这都是事实。 好在,在国内我们可以这样讲,并且不会受到多大的压力——毕竟这就是事实,为什么要否认事实? 可是,在国外就因为——“政治正确”——没有人敢直接将这个事实讲出来,讲出来了就说这个人是这样那样的歧视。 不觉得这个现象很可笑么?所有人心知肚明的东西,你却就是不敢说出口,绥靖学鸵鸟呢? 此外,在移动支付、互联网交易方面的技术、理念,国外不见得比国外落后,甚至我认为这些方面是远远领先于国外的,为什么反而要关注这些落后的地区的态度? 支持芝麻信用的各种创新,支持这种不怕试错的胆量。
支付宝“约炮激励”做社交事小,污染了芝麻信用分事大
回复 @花花世界。 :感谢评论。多了解一下征信体系,相信您可以看懂这篇文章。
互联网不懂金融:理解反了吧,信用怎么用是使用者的问题,又不是信用公司的问题。再说有人在支付宝上晒黄图支付宝就是约炮神器,这个也是神逻辑。还有好多神逻辑,例如有信用就是有钱,打赏就是嫖资。。。
支付宝“约炮激励”做社交事小,污染了芝麻信用分事大
冷月生情,你好。感谢评论。关于你所提的“我们不会用个人信用记录来给人打标签,所以国家做的征信记录的目的何在呢?” 在因果关系上并不成立:国家做的征信纪录并不是用来在人与人日常交往中打标签的,你提的观点忽略了这个情景,直接否认了“国家做征信纪录”这件事,其实已经偏离了本文探讨的主线,至于后面所说的也就无从谈起了。
冷月生情:“因为我们不会在日常生活的人与人交往中用个人信用纪录来给每一个人打标签——如果我们真的这样做了,那么《黑镜》里描述的将会成为现实。”是的,我们不会用个人信用记录来给人打标签,所以国家做的征信记录的目的何在呢?政府不积极去做的事被企业去做了,还要反过来被用科幻电影来证明错误?你应该上书国家先取消征信记录,因为银行也会用征信记录来给每个人打标签的。
支付宝“约炮激励”做社交事小,污染了芝麻信用分事大
wedbl 你好,本文探讨的内容与你的评论所说基本无关,感谢评论。
wedbl:我觉得芝麻信用很好,你们说自己的档案自己看不了?自己的征信自己看不了?自己的绝症诊断自己看不了?这样就合理?这些东西都应该自己可以看到,而对于他人和机构,我们要授权,他们才能看到!芝麻信用强大的不是它的算法多好,而是政府规则的不合理,给了阿里巴巴机会。如果芝麻信用大规模作为第三方公司或应用的信用评价基础,那么政府那一套规则就是被降维打击了。 最可怕的世界,就是楚门的世界,只有自己蒙在鼓里。
支付宝“约炮激励”做社交事小,污染了芝麻信用分事大
德基德克 Sam,你好。感谢评论。恰恰相反,人与人的友善和互信,建立在社会氛围和风气,而不是一个给每个人评出的分数上,才是国人真正的进步。
德基德克 Sam:如果真有一套完善的信用体制评估,这是国人进步的一个脚步
支付宝“约炮激励”做社交事小,污染了芝麻信用分事大
嗅友583c27ab8fb7c,你好。感谢评论。芝麻信用和社交的结合岂止有待商榷,在涉及用户数据和公民隐私的问题上,所谓的便利,很可能是最大的隐患。
嗅友583c27ab8fb7c:芝麻信用和社交的结合确实有待商榷,但芝麻信用从借车、借伞等场景确实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
支付宝“约炮激励”做社交事小,污染了芝麻信用分事大
嗅友583c27852a941,你好。感谢评论。用芝麻信用骑自行车与本文无关,本文是在质疑人与人日常交往中以芝麻信用分划分的问题。芝麻信用并没有躺枪,反倒是芝麻信用的这种做法对我们这个社会的杀伤力很大。
嗅友583c27852a941:芝麻信用躺枪啊! 用芝麻信用骑过自行车,还是挺好用的。
支付宝“约炮激励”做社交事小,污染了芝麻信用分事大
嗅友583c27faafab7,你好。感谢评论。其实芝麻信用并没有被误伤,本文主旨探讨的,就是个人征信分使用边界的问题。
嗅友583c27faafab7:一看就是芝麻信用被误伤拉!
你高中时学的牛顿定律要被打破了,现在 NASA 的论文都发表了
dxgfalcongbit 你好,连发三条评论,这是胸中有多少委屈要发泄啊⋯⋯
dxgfalcongbit:OMG物死早小编不知道光子有动量和运动质量的吗!
你高中时学的牛顿定律要被打破了,现在 NASA 的论文都发表了
Leslie爱糖糖,你好,感谢评论。本文只是对这个技术的发明和进展做了介绍和梳理,具体请点击文中的论文链接,查看相关资料原文——包含所有详细的试验数据和推导过程。谢谢。
刘狗子:这文章写的真是不行啊。看完以后,我就得到了一个信息:可以用微波作为推力把航天器发射出去了。 但具体用什么方法发射的、为什么能发、以及整个方案到底靠不靠谱都没有说清楚。
你高中时学的牛顿定律要被打破了,现在 NASA 的论文都发表了
dxgfalcongbit 你好,感谢评论。
dxgfalcongbit:抛开光子有动量这个事情不说。牛顿定律在相对论被验证那一刻起就被证明只适用于低速情况啊,量子理论进一步证明牛顿定律在微观领域是不适用的,怎么可能到今天才发现牛顿定律被推翻,编辑活在梦里吗?
你高中时学的牛顿定律要被打破了,现在 NASA 的论文都发表了
dxgfalcongbit 你好,感谢评论。
dxgfalcongbit:还有就是这篇文章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 前面说,但是我们始终被告知“除非受到一个或多个外力的作用,否则物体会保持静止状态”。 后面说验证有推力,既然有推力,上面还但是个毛线啊,这不正是在印证牛顿定律吗? 这篇文章无论是从物理,历史还是逻辑角度看都令人极其无语。
你高中时学的牛顿定律要被打破了,现在 NASA 的论文都发表了
Oscey,你好。感谢评论。
让我闭嘴:bullshit,标题党啊
你高中时学的牛顿定律要被打破了,现在 NASA 的论文都发表了
沉积岩,你好,感谢评论。请点击文中的论文链接,查看“深入论证”的原文——包含所有详细的试验数据和推导过程。谢谢。
沉积岩:标题那么大那么吓人,文章里却没深入论证
你高中时学的牛顿定律要被打破了,现在 NASA 的论文都发表了
dengwdeng 你好,感谢评论。关于你是所提的几点,只回应一条:本文着实与“发泄情绪”无关。
dengwdeng:写了这么长的文章,倒是赶紧说明白牛顿哪个定律被怎么打破了啊 被作者很不岔一件事:高中同学们提出了很多不符合动量守恒的反例,思维严谨一点还是知道是符合的。 写了这么长的文章,难道只是为了发泄被高中老师填鸭后的不服气?虎嗅网经常发这种发泄情绪的文章 还有一点,动量守恒好像不算牛顿定律吧
你高中时学的牛顿定律要被打破了,现在 NASA 的论文都发表了
回复 @信我 :感谢评论,说得对,EmDrive 这个技术实在不值一提,全世界的科技商业媒体为了凑文章都不得不报道它。
wedde:文科生写的新闻?太哗众取宠了吧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