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你来的信写得越来越客气

  • 想成为北京西城区家长,剩下的时间不多了
    私立学校的开销和学区房之间哪个值,这笔账倒是值得算算
    这届人民不太行:学区房的“学区”是一块遮羞布,本质还是“房”,只不过多了个炒点而已。家人若真为孩子教育,大把双语私立教育学校让你选。 嘴上说的都是为了孩子,其实家长们相视一笑,都是为了钱,顺便让孩子上个学
  • 最新户籍制度改革释放哪些信号?
    “城市群内的户口通迁问题和居住证互认”又谈何容易呢?前提是城市群内的发展比较均衡,不是一个城市吸干了其他城市的血,也不是一个城市被捧成香饽饽,另一些卫星城只能喝汤。别说京津冀,在所谓以市场化方式带动的江沪浙和珠三角,广州与中山能平权么?上海与苏州之间户籍能随意流通?
    城市群内的公共服务问题与城市群内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问题是联系在一起的,公共服务和福利待遇上的互相认可,是另一种形式的基础设施,也可叫做软件基础设施。
    相比于珠三角和江沪浙两个城市群先行者,京津冀的贫富差距是最大的,北京金融街的盛况和天津于家堡、响螺湾两座“鬼城”之间的差距动辄就见诸报端。短期内只能做到的是硬件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的互联互通,在珠三角和江沪浙都不可能实现,何况京津冀?
    户籍制度是历史造成的,但对户籍制度的讨论的来源却是当下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均衡,而且进一步拉大这一事实。与可自由迁徙的美国相比,我国城市群内部真正实现均衡都还只是远景。
  • 阿里还能“养”优酷多久?
    印象中优酷从2014年开始被阿里持股,2015年被阿里全资收购,从归属上和文化上都完全成了阿里旗下的公司,然而,此文总结得十分到位,2014年是优酷的鼎盛,此后便荣光不再。
    坏就坏在阿里的大文娱战略中的这个“大”字,优酷被划入大文娱产品矩阵中的一员,与百度之于爱奇艺,腾讯之于腾讯视频是截然不同的待遇,后二者可以保持相对独立的发展,做纯粹的视频网站,而优酷却只能服务于阿里“大文娱”的整体战略,对“大”的解读有很多种,可以是雄心勃勃,也可以是“大而无当”。
    优酷四年换了三帅,体现的是阿里“大文娱”战略对优酷的角色定位不清,朝令夕改,与之相比,花大钱砸自制剧和购买版权,被拖入由竞争对手发起的竞争节奏中,只是细枝末节的战术问题。
    一入侯门深似海,优酷失去独立发展的节奏,而是要服务于“大文娱”战略,只能当个“小老婆”。阿里补齐了文娱上的一块拼图,优酷却沦为了靠边站的“妾身”。
  • 汉口二厂,离开才会长大
    我此前做过有关北冰洋汽水和摩奇果味饮料“重出江湖”的报道,这两个对象都是尽可能地还原成以往的旧模样,北冰洋甚至在铺货渠道上的策略都是复古的,先铺街边或胡同里的小卖部,再铺商场和超市,因为北京孩子对小卖部的印象是三大件:燕京啤酒、瓷瓶酸奶和北冰洋汽水,北冰洋回归,三大件凑齐,对这部分消费群体至关重要。
    摩奇饮料的复出也是相同的策略,一切都尽可能按照旧的来做。
    但事实却是物是人非,北冰洋实际使用的配方已经比九十年代有了较大升级,人们喝起来像是老味道,实际是味觉感官有了变化,新配方又恰恰给了当代人“老味道”的错觉,北冰洋复出成功,里面有一定的偶然性。
    摩奇也是如此,使用的甜味剂早已不是过去的代糖阿斯巴甜,而是换成了一级白砂糖,不论是产品还是人们的味蕾都不可能回到过去,但此二者在产品形象上都尽可能地做出复古的效果。
    汉口二厂的汽水我没喝过,但通过阅读此文,我有了买一瓶的冲动。商业故事中见事,见人,见时间线,关键决策和取舍过程前后的细节,甚至是决策者在取舍之间的纠结与犹豫,都是生动的情节。这些内容在此文中得到了比较详细的体现,写法上也不枯燥,是能读得进去的故事。
  • 港交所将成为中国的纳斯达克?
    数据翔实,特别是港交所主板之内前五十的企业与50名开外的企业市值上“贫富差距”巨大,以及主板与创业板之间“贫富差距”巨大的事实,表达得比较清晰。
    不过在行文逻辑上有个小小的问题,一方面说港交所被伦交所“看不上”,连上交所和深交所的“备胎”都不是,主板之内“贫富差距”巨大,创业板基本废掉了;另外一方面却也强调港交所作为“墙外窗口”的价值和重要性,特别是一些从海外退市后在港交所重新上市的优质“新经济”企业加入后,港交所的前景大有可为。这样对比鲜明的“唱衰”和“打call”之后,最好能有个作者自身的有态度的总结和梳理,作者需要有比较清晰的态度和立场,否则读者只看到被分别被列出的“唱衰”和“打call”两方面的论据,却找不到作者自己的判断和态度,会有意犹未尽和有点蒙的感觉。
  • 滴滴哈啰的“跑男”生意
    “跑男”这个热点词汇关联得好,赞!
    目前的互联网创业机会强调线上和线下的结合,说白了就是给传统产业的“赋能”。在这个基础上,必须有线上运营和线下调度的双重思维才行,早期共享单车创业者因为线下运维调度能力几乎为零,惨遭失败者不在少数。滴滴和哈罗单车都有一定的线下调度经验,对线下这端的传统产业切入得比较深,这二者开展跑腿业务,看起来比小黄车和摩拜单车要靠谱。
    我对哈罗和滴滴的“跑男”业务有两点好奇:“跑男”们使用的是何种交通工具?如果用电动自行车,出于电瓶的电量以及充电方面的限制,是走不了长途的,如果用顺风车车主开顺风车来送,价格上是否与顺风车的里程计算相同?顺风车服务本质上是私人小客车合乘的民事互助行为,而不是营运行为,而跑男从事的明显是服务和营运行为,这二者的结合是否可以通顺?
    还有一个疑问是,顺风车本质上是共享经济,不是租车平台,车主并不能算是哈罗平台上的员工,这个群体与平台的关系比较松散,这些人摇身一变成为“跑男”,他们的服务水准平台是否有权强介入强监管呢?
  • 没了新发地,北京生鲜玩家们还玩得转吗?
    这两日暂时没有做选题写稿子的安排😊
    银昕:新发地之于北京市民有重大意义,“北京菜篮子”名不虚传,80%的蔬果的都是从新发地上的货。 这篇文章看起来是赶时效性而成的一篇消息整合稿件,对“新发地”爆发疫情之后的影响,其实有很多值得深挖的点,值得跟进一篇深度稿,比如:疫情在新发地流行,离在全北京蔓延还有多远? 北京所有肉农菜农,大中型农贸市场,极少有不是从新发地上货的,从近几日确诊的病例中也能证实,大多数都是去新发地上过货的农贸市场销售人员,去过新发地的人遍布北京的大街小巷,从新发地到各农贸市场,再从农贸市场进入各个社区的这条传播链条已经形成了。有医药卫生口线的记者和编辑的话,这个链条上已经发生的事,正在发生的事,以及即将发生的事,都值得一写。
  • 调查瑞幸80天:他们如何欺骗了所有人
    本文的亮点是能够采访到接近瑞幸的几位人士,尽可能地还原了瑞幸财务造假的主要操盘手和造假的细节,特别是此前安永对其年度报告审计时就已发现的问题。
    亮点部分集中在前两个小标题,即两位造假操盘者造假的手法和细节,以及独立董事得知造假事实之后的反应,这部分内容应该是比较独家的。
    第三个小标题也很重要,写瑞幸的收缩计划,停止扩张,门店数量保持与2019年持平,这些也都是关键信息。
    此文是以独家信息为支撑的深度报道,辅以对瑞幸未来以及正在实施的收缩计划的预判。
  • 滴滴“善变”:昔日巨亏卖惨,如今高呼盈利
    这篇文章喜用数据分析,并且加上一些基于一些假设的预测或者估算,乍一看还以为是“投资界”,没想到是“燃财经”。
    标题赞,把滴滴前后唱的戏做了完美的对比。滴滴的“小体量”微利是否是真实存在的?也许是我数学不太好,但该文没有说清楚,“小体量”意味着之前那个公式中的利润有回正的可能性么?这部分需要用通俗的语言详细解释一下。
    作者对滴滴的每次行动都比较熟悉,从剥离自动驾驶业务,到要求车主持双证上岗,再到之前滴滴对外公布的几个亏损数字,包括19%这个滴滴方面公布出来的平均抽成数字,看得出作者对滴滴的信息掌握的比较全。
    但实际上,车主双证上岗是不可能的,以上海北京两地为例,政策要求网约车车主必须拥有当地户籍,仅此一项就能淘汰95%以上的京沪两地车主,不知道这些车主的网约车驾驶员证书从何而来?所以,滴滴即便能在车牌照上尽最大可能本地化,在轴距的要求上(北京不得短于2650毫米,上海不得短于2600毫米)尽可能符合要求,但在“京人”“沪籍”两项上,无论滴滴付出多大成本,都是不可能合规的,作者如此了解并熟悉滴滴,为何不提“京人”“沪籍”两个死穴呢?
  • 一家岌岌可危的老牌车企:员工从7月开始放假一年
    这篇文章的前两个小标题都是对动态消息的复述与再现,偏“纯新闻”,第三个小标题以下的部分是关键,写出了2020年整个汽车产业的窘境,抛开了众泰汽车一家的个案。
    受疫情影响,全球车市倾颓,销量下降、裁员等等。
    本篇文章没有任何不好,但也没什么亮点。但我感触很深的是,汽车产业需要刺激消费的政策,拿摇号限购的北京地区来说,刺激汽车消费,提高社会零售总额的政策势在必行。这就不得不想到此前北京市商务局推出的刺激北京汽车消费三大政策:向无车家庭释放20万个新能源指标、推出郊区号牌,鼓励“旧换新”,商务局从刺激消费的角度出发无可厚非,但2010年开始北京的限购政策是交通委拉上环保局一起搞的, 商务局发布这三条,事先没有向另外两个部门打招呼,事后也没有得到另外两个部门的响应,惺惺地将公告撤回了,这说明了北京市几个部门之间各为其政的不协调,随后而来的所谓提高无车家庭获得新能源指标概率的“新政”,相比于需要提振的汽车市场来说,杯水车薪。特别是疫情期间,市民对私密空间的需求增加,更需要一辆车。
    这个选题可以延伸一个角度,“亟需救市的车市”。
  • 没了新发地,北京生鲜玩家们还玩得转吗?
    新发地之于北京市民有重大意义,“北京菜篮子”名不虚传,80%的蔬果的都是从新发地上的货。
    这篇文章看起来是赶时效性而成的一篇消息整合稿件,对“新发地”爆发疫情之后的影响,其实有很多值得深挖的点,值得跟进一篇深度稿,比如:疫情在新发地流行,离在全北京蔓延还有多远?
    北京所有肉农菜农,大中型农贸市场,极少有不是从新发地上货的,从近几日确诊的病例中也能证实,大多数都是去新发地上过货的农贸市场销售人员,去过新发地的人遍布北京的大街小巷,从新发地到各农贸市场,再从农贸市场进入各个社区的这条传播链条已经形成了。有医药卫生口线的记者和编辑的话,这个链条上已经发生的事,正在发生的事,以及即将发生的事,都值得一写。
  • 网文的未来属于知乎吗?
    此文的本意是在讨论知乎拓展其商业模式边界的尝试,用了大量有关互联网模式的互联网语言,让这个领域之外,或者非知乎、贴吧等产品重度用户的“门外汉”有很高的阅读门槛,至少像我这种不把碎片化阅读甚至不把手机和电脑阅读当作主要阅读习惯的人,有点读不下去。但是,经反复阅读和研究之后我又发现,这些互联网语言所要表达的实质内容并非有很高认知门槛的艰涩知识。如果是我,我会把前半部分的这些语言“翻译成”尽可能让门外汉也能懂的通俗语言。
    文章的亮点是最后一个小标题以下的内容,“放下的人早已放下,只有放不下的人还在挣扎”,这句话道出了商业化探索、投资人期望和产品“最初的自己”三者之间关系的尴尬,特别是将清高且我行我素的豆瓣比喻成班级里一个优秀但不合群的学生,比较准确。
  • 一块三文鱼案板引发的供应链血案
    当普通市民的关注重点都聚焦在“别买三文鱼”以求自保,以及三文鱼所在的农贸市场是否会成为新冠肺炎的爆发地之时,同行中少有能关注到三文鱼的产业链所受到的伤害。
    “疫情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通过我对餐饮业以及其他服务业的了解的报道,我深感很多问题早在疫情到来之前就已发生,疫情终不过是个放大镜。文中对三文鱼产业链的评论很独到,这句话用在其他服务行业上,也一针见血。
    整篇文章的数据引用和产业关系分析都是很扎实的,逻辑也很清晰,但最后一个小标题之下的内容有个小缺憾:挪威和智利都是三文鱼主要原产国,目前正处淡季的挪威深受其害,智利成了最大赢家。智利为什么能成最大赢家?是因为南北半球季节相反,还是因为智利受到疫情的影响较小?还是因为智利本地对无法出口的三文鱼的消化能力较高?这个疑问我相信很多仔细阅读过的读者都会有,但作者并没交代清楚,如果加上几句话或者一个小自然段讲清楚,会显得更完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