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喜欢原生的、深度的、创新思维

  • Flatiron Health:下一个可能IPO的互联网医疗创业公司
    一来,sas 和r都是比较通用的数据分析工具,还不算是和癌症这个领域的诊断治疗结合更紧密的数据分析应用(方法、模型等等);
    二来,sas和r也没有解决数据采集的问题。
    微博评论:医疗领域的数据分析 sas和r还不够用吗?
  • 傅盛:从腾讯入股大众点评看行业剧变
    反过来,倒逼自媒体们去做老板。
    罗超频道:老板都出来解读了,不给分析师,自媒体留活路
  • 仍坚守电信的BI/CRM/运营服务提供商:快到电商的碗里来!
    本质层面的东西都是想通的,先在一个行业做精做深,到时候很容易横向拓展的, U
    左加明.林:刚刚加入电信行业BI领域的人表示深受鼓舞
  • 仍坚守电信的BI/CRM/运营服务提供商:快到电商的碗里来!
    是的,这些是相辅相成的。眼下这个当口,对于电商来说,正是需要从用户切入,依托数据,去深耕细作的时机,跳出行业来看,是有很多力可以借的。
    work:数据价值的挖掘越深,也意味着对你的商户提供的电商服务的价值越高
  • 新浪重拳推出“龙渊”,这里有三个疑问
    补充一句:“跨媒体、跨屏”这些,在定位准确率、覆盖率不高的情况下,感觉很鸡肋~~
    老读悟:从“卖位置”“卖时间”到“卖人群”的大方向看,对新浪肯定是有利的。但真正的效果如何,关键还是有赖于很多技术细节,比如,“多重定位的网络虚拟指纹识别技术”细节是什么样的,简单的userid cookie可以在一些场景发挥作用,复杂的用户行为日志具体是怎么和前两者融合的,整体模型准确率能到多少;“只需要确定覆盖的人数以及频次和时间即可完成投放”——具体的人群属性是否需要明确?人群属性的准确率是否需要明确?人群质量和定价策略是怎么融合的?;“无需指定排期”——是竞价模式,还是新浪自己内部做最优化的计算?效果如何?;浪首高溢价广告外是否在资源范围内?如果在,那基于人群和频次的定价方式一定需要参考以前的定价标准,这个定价策略怎么确定?如果只是剩余资源,那定价策略又另当别论了。总之,类似的技术、策略细节很多,这些细节不明确的情况下,衡量效果唯一的标准就只有广告主心中的ROI了。 另外,“龙渊”、“凤巢”在字面上倒是蛮工整的,“表”有了,不知道“里”如何?拭目以待...
  • 如果有一款云OS和微信类似,会发生什么?
    抱歉,这篇文章不但不是写微信的,也不是写现在的。
    慢节奏1qq:为什么每次看关于讨论微信的文章都感觉讨论的不是微信,而是一个外星软件?微信真有这么牛吗?要不是身边的朋友用它,我早把它卸载了!
  • 母婴市场如何破局?一个旁观者的建议
    原本就是观点思路的探讨,也都是从母婴用户的角度出发去思考的,所有谈不上什么“旁观者”和“当局者”。只是不知道您的观点是什么?
    嗅友igK6C:呵呵 旁观者未必清啊
  • 母婴市场如何破局?一个旁观者的建议
    并不是要所有点都做尝试,单独一个点可能就是一个突破的尝试。
    Zeitgeist:作者谈的很多东西已经超过了母婴市场的范畴,涉及多个产业,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吞进去就尾大不掉了。
  • 注资微博后,阿里的数据之路可能会怎么走?
    做着做着,双方的心态可以都会有变化。
    7星级产品经理:呵呵,才18%的股份,阿里怎么可能扶持新浪
  • 注资微博后,阿里的数据之路可能会怎么走?
    开始最重要,在我看,18%足已让很多事情“开始”了。
    7星级产品经理:呵呵,才18%的股份,阿里怎么可能扶持新浪
  • 运营商未来真的应该做数据生意
    所以啊,才写了写纯数据生意,再大的事儿,决策流程更长,更是遥遥无期。
    CDMA2000:心有余而力不足
  • 就四个字儿:“我要我有”
    回复@hi_淘宝网 :不觉得小而美只是淘宝的概念,整个互联网甚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在逐渐复杂化、分布式化,这就要求在“末梢”层面的个体或组织,都要足够“小”,足够“专业化”、“个性化”,足够“美”,进而整个系统的美也会随之而来。 //@hi_淘宝网 :小而美 是淘宝的概念 没多么流行 这个东西让它自然儿的发生吧
    fanfanos:大而全这种东西听起来很美好。不要用十年前的思维来思考未来,何况现在正流行“小而美”想法。提互联网已经步入3.0已经很久了,但是真正出来的东西却少之又少。到底全好不好,为什么大家都知道垂直做起来好但却不喜欢。 对生活方式的颠覆是非常困难的,就好比如前几天谈到为什么遥控器这么糟糕的设计,还有这么多人去使用,因为习惯。那你说我绞尽脑汁去设计如何把遥控器设计的如何完美、如何艺术有没有用——有,但是不大,你要设计的是如何把遥控器给消失掉,这个就好。现在要做的事就是这个。如果对现有的生活模式,只是换了一个工具(何况这个工具还不那么奏效),而没有去颠覆的话,大可不必花费心思。你想我连收购个垃圾,都要上升到打开个APP,发出请求,等待对方“举手”,何不思考如何垃圾再利用。 那我自己就会反问,到底是做还是不做?如果不做,你可能不知道颠覆微软的是google;如果你不做,你可能不知道颠覆google的是facebook。现在创业的人都知道,最开始自己的“A计划”(初始的想法)未必实现,如果有幸做到底的话,可能是毫不相关的“Z计划”,但如果不做,就只能去看成龙的《A计划》了。 在这里提出一个问题,大数据能否解决如上问题,社会网络能否解决如上问题,好了,我又开始了我的”A计划“了
  • 如果有一款云OS和微信类似,会发生什么?
    可能你没读到,但你提到的两点文中都有提到的。
    尹佑:文中似乎忘了微信的关键是qq这个强弱关系都毫无对手的在线聊天工具的优势,脱离qq积累的用户关系来说微信是本末倒置的看法。至于运营商,国企求稳的风格导致了他们绝对不会是创新的发起者,所以体质不变革,那么运营商宁愿保守也不会有人站出来承担试错的风险。云OS的可能性在互联网企业上,而且,极可能在google的产品下出现,从chrome,到android,glass,无不显示出一个平台化公司的全球视野和产品能力。
  • 豆瓣需要“大循环”
    我觉得豆瓣的社区概念比媒体的概念大很多,在豆瓣社区里,大家可以基于各种层面的有趣的东西聚在一起,而不仅仅是内容。并且在这个基础之上,用户和圈子有很多可以交互、交流的方式,不仅局限在内容交流和广告上...
    晚晴Sylvia:也许豆瓣才是中国的glam media?? 希望与楼主交流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