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IT时报 (ID:vittimes),作者:王昕,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近日,生命未来研究所公开发布一封名为《暂停大型人工智能研究》的公开信。公开信中呼吁,所有人工智能实验室应立即暂停比GPT-4更强大的人工智能系统的训练,为期至少6个月。而该行动的“带头大哥”之一正是特斯拉和推特的首席执行官马斯克。
《暂停大型人工智能研究》公开信
众所周知,马斯克曾经有机会成为GPT-4的两位“父亲”之一。2015年,马斯克和阿尔特曼一起联合创立OpenAI,却于2018年带着一大笔赞助款愤然离开了OpenAI的董事会。至于离开的原因,据外媒报道,因为马斯克未能获得OpenAI的运营权,所以因“夺权失败”而出走。
马斯克的支持者们认为,AI正在重塑当前的世界,不负责任的企业、泛在化应用、监管缺失和大量未知因素都可以在未来引发一场属于AI的“完美风暴”。随着越来越多自主意识的“涌现”,AI可能会在有一天将人类当作生存竞争的对手,对人类的未来构成威胁。
马斯克和支持者们描述的“AI末日”,与美剧《西部世界》的情节如出一辙。该剧描绘了一座高科技乐园,随着乐园中的“AI接待员”有了自主意识和思维,他们开始怀疑这个世界的本质,进而觉醒并反抗人类。
《西部世界》剧照
CNET曾为此采访了多位科学家,大多数人仅觉得该剧集很有趣,但其中的技术完全不接地气,或是离现实特别遥远。“我们花费上百年才了解了单一细胞的结构,可能要花上千年以上才能了解人类的大脑。”南加州大学工程实践教授Victor S. Adamchik的观点颇具代表性。
RMIT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副教授Fabio Zambetta则更加尖锐,他指出,《西部世界》跳过了漏洞百出的技术细节,直接假定这种技术已经实现,并由此引发观众的探讨和思考。
不难发现的是,《暂停大型人工智能研究》的公开信也在假定AI带来的威胁已然存在,而实际上,这种潜在威胁至少目前来看,离人类还很遥远,即便AI发展很快,但离那个AI对抗人类的假设世界依然山高水远。
更为关键的是,公开信中对待AI这种人类还尚不能完全掌控新技术的态度是搁置、冷却和停顿,这对历经千帆的人类社会来说无疑是个笑话,就算是遇上完全不可控的新技术,核能、火药、辐射、电、疫苗、飞机、太空旅行……人类探索者从来也没有停止脚步,否则哪来今天的花花世界。
生物科技和AI是否会威胁当下的人文主义?神作《未来简史》中已经进行过相关讨论,数万年前,从智人到现在的人类经历了一次黑箱式的“智慧涌现”,作者赫拉利教授认为,未来人类也许将与AI等技术融合创造出“智神”——一种更优秀的人类形式,甚至更遥远未来的认知革命可能会让智神站上新的高度,称霸星际。
更为离经叛道的数据主义者则认为,人类只是创造万物互联的工具,万物互联可能无限扩张,直至充斥整个宇宙。宇宙级的数据系统才是一切的主宰,人类只是融入其中的一部分。
最终,这个话题的讨论将陷入终极哲学问题中——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马斯克作为一个企业家,和全球最有钱的人之一,既不是科学家,也不是哲学家。动不动就拿“AI威胁论”危言耸听,也许并不是为了人类利益,而是更多出于自身的利益。
为了避免“双重标准”的情况出现,这里代表GPT-4向马斯克提出三个中肯的建议:
第一,请推特公司在“为期6个月”以内重新规划和建立公司的“道德人工智能(Ethical AI)”团队,并让所有人看到马斯克旗下公司在AI风险控制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该部门被马斯克亲手裁掉,如果马斯克不能在AI治理上做出更多表率,那么我们只能认为其是在“贼喊捉贼”。推特上的言论和观点五花八门、三教九流,一个更“道德”的推特AI势必对大众网民的价值观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二,请确保特斯拉汽车在“为期至少6个月”不再降价。特斯拉激进的价格策略,试图不断巩固和加大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优势,并通过降价打压其他车厂的生存空间。如果特斯拉继续不断降价,将势必为全球万亿美元规模的汽车产业链带来巨大的打击,为了避免特斯拉利用规模和价格建立统治级优势,请确保特斯拉保持合理的销售价格区间,以避免出现汽车市场的价格垄断局面。
第三,请SpaceX公司“为期至少6个月”停止卫星发射。地球的空间轨道资源十分有限,请在联合国和相关国际组织建立起太空轨道资源利用公约之类规范前,停止SpaceX的所有商用卫星发射行为,因为SpaceX已经向太空发射了太多的卫星。否则,比《暂停大型人工智能研究》中提及的AI威胁更早到来的是,地球空间轨道被SpaceX这家商业公司过度占用,这将对国际秩序甚至地球安全都带来潜在威胁。
有人开玩笑说,马斯克的公司不需要公关部门,因为他本人隔三岔五都会制造“热搜”,如今他身上的标签早已变成“老板+网红”,但绝不是全球的“产业警察”,也没有资格对全球产业的发展方向指手画脚。
如果说在马斯克等的号召力之下,公开信集齐了近2000位产业人士和专家的签名,那么上述“代表GPT-4向马斯克提出三条建议”又会收获几位平凡人的点赞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IT时报 (ID:vittimes),作者:王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