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4-12-30 17:19
“专车服务”的北京监管模式:一纸禁令,畅通无阻

事情大家都知道了:12月24日,上海市交通委副主任杨小溪表示,滴滴专车是黑车,营运不合法。同日,山东省淄博市交通运输部门表态:任何私家车、社会车辆等非正规出租车辆,通过任何打车软件从事出租客运均属非法行为。《重庆时报》报道,本月17日叫车软件Uber(优步)在重庆一培训点遭查处,被交通管理部门定为从事黑车经营活动。


在一边高喊“交管官员蠢货”,提倡社会创新,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行业的同时,本着接地气、重实际的原则,我们先来讨论几个核心的关键问题,再振臂疾呼“政策改革”也不迟。


是不是黑车?


正规出租车的营运需交纳一定的管理费用,并接受公司管理和行业管理部门的严格监管。所谓“黑车”,主要特征是不交纳出租车营运权有偿使用费,没有营运资质,不受行业监管。换句话说,与正规出租车抢生意。


滴滴专车是否是黑车?“无顶灯、无计价器、无归属公司、无交通营运资质、无道路运输资格甚至无培训无监管的专车”显然符合上述“黑车”的概念定义。


但是,滴滴打车副总裁朱平豆在回答有关滴滴专车问题时则指出,专车是否有运营资质是一个老问题,相对于出租车而言,专车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无法完全套用出租车的法规来对其进行要求。换句话说,滴滴认为“专车”是新事物,老法规不适用了。


监管当局和提供“专车服务”的公司们,两方各执一词。交通监管是肯定少不了的,那么问题就来了,“专车服务”的公司们:


服不服管?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今年4月下旬,滴滴打车就曾因数据接入问题与苏州客管处“对峙”——滴滴打车因未接入苏州当地的出租车电召平台而被禁用。苏州客管处当时称,只要打车软件愿意接受统一监管,随时都欢迎;但滴滴打车回应称“当地电召平台技术落后”,并建议苏州推广“北京监管模式”。


所谓北京监管模式,在笔者看来,除了目前北京市交通委实行的“只监管,不调度”的打车软件监管模式,还有在对待“专车问题”上的态度。今年8月12日,北京市交通委下发《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运输管理局关于严禁汽车租赁企业为非法营运提供便利的通知》,对中国汽车租赁市场做出相关规范性要求。媒体与相关企业对此的解读,是“一纸禁令”。但实际情况是,各家公司的“专车服务”在北京几乎可以说是畅通无阻,就在今天,笔者的一个朋友还使用了某公司的专车服务。


滴滴专车们到底服不服管?从目前来看,还没有。“专车服务”在目前的法律法规上还有太多辨析不清的问题,对“专车服务”怨声载道的,其实是正规出租车司机。


动没动奶酪?


从理论上讲,“专车服务”提供的租车,车况和服务更好,瞄准的是中高端人群的出行需求,相对收费也高。按理来说,这是一个未被挖掘的市场机会、一个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但是,笔者通过与几位出租司机了解,发现并非如此。


问题一,在各种市场推广优惠措施之下 (打车券、司机补贴等),“专车服务”与出租车的价格差距被减小,而“专车服务”司机不需要承担正规出租车司机需要承担的大部分成本。这让大部分出租司机感到“心理非常不平衡”,有司机师傅说“自从快滴和滴滴推出专车服务,这活儿就不好干了”,“完全是挤兑北京出租司机”。


问题二,的确存在“私家车”和“黑出租”摇身一变成为“专车服务”的情况。据出租行业人士介绍,实际上在北京提供包车服务的出租车,虽然车型和普通出租车相比较高端一些,但也还是要求有出租车运营执照的。笔者曾经还坐过一次,这些包车出租的车型以一汽和起亚商务车为主,计价器往往安装在副驾驶座位前的储物箱里。


从这两个问题来看,显然没有任何交通营运资质的“专车服务”动了出租车司机的奶酪。


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滴滴和快滴掀起“打车补贴”大战,彼时的出租司机抢起单来那叫一个不亦乐乎。谁曾想,刚刚一年光景,两个打车APP推出的“专车服务”又成了出租司机深恶痛绝的黑车,成为“助黑”的祸首。说到底,无非是利益二字而已。


所以,只要有利、有益,即便是动了别人的奶酪,是“黑车”又不服管的“专车服务”,说起来感觉挺吓人,其实也没有那么糟糕。


本文题图拍摄于东城区美术馆后街 104 公交站。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