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动画学术趴 (ID:babblers),作者:菠萝的柠檬,编辑:思考姬,原文标题:《"柯哀亲了"上热搜?这部20年前的神作剧场版就有端倪》,头图来自:《名侦探柯南:贝克街的亡灵》
近期,柯南TV动画最新的ED封面插图里,宫野志保(灰原哀)和工藤新一“并肩作战”的场景,引爆了整个柯南粉丝圈。
前几天有关电影剧情的一条炸裂Tag,则让相关讨论再次升级,且根本停不下来。
“柯哀”还是“新兰”?这类CP党争,在这部已经播出了27年的经典老番中,实属老生常谈。但这篇文章意欲回到作品本身,从柯南这部作品在人物创作上的双重性的这一特征上,与大家分享一些看法。
什么是双重性特征?
自19世纪波德莱尔*在《现代生活的画家》的系列文章中提出“现代性”*——这一既追求短暂、也追求永恒、用来表示人或事物所具有性质或品质的词汇后,这种夹杂在南北两极之间的矛盾状态,也成为了现代社会艺术文化创作的显著特征。
*波德莱尔(1821~1867)是法国著名的诗人、小说家和艺术评论家,被认为是19世纪法国文学的重要人物之一,也是现代派诗歌的先驱之一,对后世文学、艺术和思想的影响非常深远。
波德莱尔认为现代性只是艺术的一半,而另一半则是永恒性,“现代性就是过渡、短暂、偶然,就是艺术的一半,另一半是永恒和不变。”这要求艺术家们需要在现代的、短暂的、转瞬即逝的生活中,把握住永恒的艺术之美——即前文所述的“双重性”特征。
如同柯南开场的经典台词“身体虽然变小,头脑依然灵活”所展现的一样,在成人和小孩之间处于分裂状态的柯南,并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具有矛盾和扭曲的思想结构。
4月4日重映的《名侦探柯南:贝克街的亡灵》正是柯南剧场版里将这种双重性处理得炉火纯青的作品。
20年前上映的这部电影,创造了当时柯南剧场版的最高票房纪录(35亿),直到《漆黑的追踪者》才被超越,至今在豆瓣上依然有着高达8.8的评分。
电影围绕装载了虚拟空间的最新的体感游戏“茧”这一道具展开。
然而,游戏被自称“诺亚方舟”的人工智能控制,“诺亚方舟”宣称,若最后无人能够在游戏中活着通关游戏,所有参加者的大脑组织会被摧毁,而此举是为令日本社会重生——因为参加者中包含了代表日本上流社会的政治、财经、演艺界人士的后代。
《名侦探柯南:贝克街的亡灵》
游戏发布会场出现杀人案件,柯南为了调查更多线索,而进入了“茧”中参与游戏。
《名侦探柯南》
在游戏的虚拟世界中,柯南一行人选择了19世纪的伦敦贝克街,在那里,他们必须在活着的情况下,找出杀人犯开膛手杰克。
《名侦探柯南》
而另一边,柯南的父亲工藤优作则开始在现实中对案件展开调查,意图找到现实中的杀人凶手。
与Chatgpt、元宇宙关系不大,内核仍直指人心
诚然,如同当下对ChatGPT的讨论一样,虚拟空间的主题在20年前的日本足够吸引人眼球。
而20年后的今天,这部作品虽然依然广受好评,但虚拟世界这一噱头显然已不在讨论热度之内。
在讨论双重性之前,笔者想对“经典”这一词汇进行简单的讨论。对于这样一部被粉丝奉为经典的作品,当收到编辑部约稿的时候,作为柯南铁粉的笔者充满干劲的同时,对于是否能写出一篇有意思的影评感到迷茫。
此外,这些年随着《天空之城》《千与千寻》《星际穿越》等被影迷追捧为神作的作品在国内重映,“重映”似乎与“经典”划上了等号。
然而,在后现代的积极解构和伟岸崇高已然消逝的21世纪,电影早已远离了“经典”这一金科玉律的束缚,走向了多元化。对于《贝克街的亡灵》这类诞生于21世纪以后的作品,现在就仓促定义其为经典,太过武断。
即使被定义为经典,笔者认为,观众也不应该带着“它是杰作”的崇拜心态去电影院观赏。
一部作品是否是杰作,和观众的观看感受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无论是经典还是烂片,很大程度上,是集体观念强加给一部作品的诅咒。
借用弗兰科・莫莱蒂在研究文学时提出的“远距离阅读”概念,在仔细观看某一时期的一系列作品时,观众会清晰地看到作品后面的社会系统和结构,被称作经典的作品尤为如此。如果只是停留在“看”这一层面,那么经典重映的价值,不过是一次虚假的缅怀和感动,难以适应日新月异不断变化的世界。
如果想真正对“经典”进行全方位了解,最好的方法,是抛却过往所有的定论,放弃对单一文本的关注,而转向发现众多文本之间的联系。
在了解整个故事的系统结构以后,去进行细节的比较和联系。
从现在,或者具体到观看时的某一瞬间的视角去进行对话。就电影来说,反复观看关注文本的主题、画面的构图、人物的表情甚至空间位置的搭配是一种窍门。
而一旦与当下的作品和心情有了联系和呼应,“经典”就具有了无穷的生命力。
从这一观点出发,回望《贝克街的亡灵》时,或许是偶然抑或是必然,同样是关于人工智能的话题,当下全球大热的ChatGPT所引发的思考与《贝克街的亡灵》完全不同。
围绕ChatGPT的热门讨论,暗示的是当下人们在忧心忡忡,担心人类是否会被替代,从而丢失工作导致失业的焦虑情绪;《贝克街的亡灵》对于AI并没有这样现实的表达。
电影结尾通过“诺亚方舟”的幕后黑手弘树的自首,透露出来的担心先进的科学技术被不明分子滥用——这类对于人工智能“诺亚方舟”的批判,停留在了对于人类自我道德的批判。
《名侦探柯南:贝克街的亡灵》
因此,这部电影虽然讲述了一个人工智能的故事,却没有试图去提出新鲜的观点。
这是因为科技时代,对人类自食恶果进行的道德批判,在原子弹发明那一刻就已经开始展开了。
无处不在的双重性特征
换一个角度来说,从人工智能透露出的对人类的道德批判,到国内热议的对于日本世袭制的批判,本身就是十分常见的社会议题,也是无数经典电影讨论的经久不衰的主题。
作为一部动画剧场版,《贝克街的亡灵》试图接近这类问题的态度,本身已经构成了21世纪的一种创作的态势:与古典的主题的对话。
电影在破案和设置悬疑的时候,如同古典好莱坞悬疑电影大师希区柯克的作品一样、人物性格的双重性凸显了出来。
例如,《惊魂记》主角诺曼,有着“对女性和蔼可亲的绅士的外在”和“通过收集女人尸体来满足对母亲的占有欲的内在”的双重性。
精神分裂的诺曼,拥有完全不同的两种人格
这种性格的双重性,构建了导演对个体的矛盾心态,和人性的善恶变化的诠释。
虽然《贝克街的亡灵》没有在单一人物上设置这样明显的双重性,但所有的人物,都被放置在了思想的对立面进行描绘——这或许反映的,是处在作品背后的创作者的矛盾心态。
如同电影海报的宣传词“这究竟是现实还是梦想”一般,在游戏的虚拟世界里进行破案的柯南,与在现实里破案的工藤优作,构成了一种相互关联的双重性,所揭开的案件真相也完全相反。
现实里杀害弘树父亲的辛多拉社长的杀人动机,是不愿承认自己是开膛手杰克的后裔,试图切断自己与先祖血缘上的联系;
《名侦探柯南》
而在游戏中杀人手杰克,则因为母亲遗弃了自己而痛下杀手。两人对于祖辈的态度显然完全相反。
这样的作案动机并非巧合,在柯南和优作破案时,电影特意采用了平行剪辑的手法,现实和游戏中两人的推理流程处在不同的平行线同时进行。
《名侦探柯南》
在最后,人工智能“诺亚方舟”的语音操纵下,游戏中的开膛手杰克自曝“希望将自己的血脉无尽延续到子子孙孙时”,现实和游戏的对比达到了最高峰。
“让流在我身体里的罪恶之无尽延续到子子孙孙……”
这样“一板一眼”揭开真相的方式,让电影的结构十分工整,也借由这种工整的对比,电影完成了内容上最深的思考。
《名侦探柯南》
显然,对于世袭制的批判,只是电影里人物对待父辈的一种选择,或者是灰原哀嘴里调侃的新闻里的言论而已——而面向大众的新闻言论本身是一种二元对立的刻板印象,它不属于电影领域,也无法深入到电影的核心。
开膛手杰克缺失的母爱,与世袭制对于后代的溺爱完全相反,世袭制正确与否在杀人犯罪的那一刻并不重要。
最终是人性的复杂和精神病症候招致了悲剧——无论是19世纪中后期工业城市化蓬勃发展的伦敦,还是21世纪初深陷后现代主义泥潭的东京。
《名侦探柯南》
“亡灵”,到底是谁?
很显然,《贝克街的亡灵》借由游戏的虚拟世界完成了一次与历史的对话。
现代社会发展的停滞是因为什么?发展的动力又是什么?
电影试图召唤这个被遗忘很久却始终存在的现代性问题,通过多重亲子关系的描写,展现了出来一种对现代社会的辩证思考。
这种对过去的现代性的追问,也可以在《铃芽户缔》这类当下热门作品中窥见。
而电影标题里“亡灵”的意义就在于此,难以寻觅,却时刻在背后窥视着当今社会的这类现代性问题的亡灵,依然存在,随时准备“夺舍”引发人间悲剧。
而对于在对待和处理这类问题的态度上,《贝克街的亡灵》同样通过双重性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和少年侦探团一起参加游戏的另一个群体(姑且称作“官二代”),在参加游戏之前充满了目中无人的纨绔子弟的气息。
《名侦探柯南》
而在参加了游戏后,在目睹了少年侦探团一行人为了帮助柯南而牺牲自己时,开始懂得了互帮互助的意义,学会了如何成长。
《名侦探柯南》
有趣的是,在笔者上一篇撰写的柯南剧场版《万圣节的新娘》的影评时(柯南终于做“人”了?为什么说最新剧场版口碑回归?),这种互帮互助的思想,同样弱化了仇恨并化解了危机。
可以说,这种主题的对话和延续,充满了柯南剧场版系列里“历史的回声”。
比较遗憾的是,与少年侦探团的领队柯南对比刻画的“官二代”的领队诸星,因为被人工智能“诺亚方舟”占据了身体,而没有真正地参与到游戏中。
诸星进入游戏后被“诺亚方舟”占据了意识,为柯南提供破案线索
“诺亚方舟”与柯南共度难关,完成了对于过去自我的清算和和解。
而参加游戏的孩子里除了获得成长的小孩,还有很多像诸星这样没有任何游戏体验的小孩吧……可以说,现实和历史在游戏结束时构成了另一种双重性,现实的问题是否真的如历史那样可以简单清算,显然电影没有给出答案。
相比较《万圣节的新娘》里利他主义的理想式刻画,《贝克街的亡灵》里这种巧妙的双重性设置更加的写实,也给了观众更多的思考和体会。
可以说,《贝克街的亡灵》在众多人物关系上构成了众多双重性,即观众可以在电影院观看时,从不同的维度、不同的人物身上发现对待问题的不同方式,看到人性的不同侧面,从而体会到人物不同的矛盾状态,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有想象力的“柯哀”VS永恒的“新兰”
值得注意的是,电影里唯独小兰,没有显示出这种人物的双重性格。
知晓了柯南参加游戏后担心柯南安危主动参加;当火车即将撞向车站时选择跳下悬崖拯救柯南。
小兰无论是在现实还是在游戏里没有带着任何面具,在不同情况下都做出了一致的选择。保护他人的善良,怀揣着勇气和正义,这种理想主义的人物性格在电影里时刻闪耀着。
《名侦探柯南》
回到文章开头,当粉丝谈论到CP党争的争论,“新兰”这一词汇,也就构成了波德莱尔所说的一种永恒的理想式的罗曼蒂克。
这固然是一种美好的想象,却也限制了电影在人物创作上深入挖掘的可能。
柯南的早期剧场版《引爆摩天楼》和《通往天国的倒计时》里,面对危机时对于小兰害怕与彷徨的真实刻画,在《贝克街的亡灵》的“纵身一跃”后就逐渐消失。
理想式刻画最终塑造出处于停滞状态的乏善可陈的情感机器。
而“柯哀”,则构成了另一种对于介于友情和爱情的想象。
在《贝克街的亡灵》里,灰原哀同样为了拯救柯南而“牺牲”。
《名侦探柯南》
如果说小兰的刻画还有公共利益的铺陈,那么灰原哀的刻画则要简单许多:为了拯救伙伴而牺牲。
这种在其他人物看来司空见惯的选择,在灰原哀这里则显得十分珍贵。
在早期的柯南剧情里一直躲避黑衣组织追杀、习惯被他人拯救的灰原,在游戏里做出了第一次主动拯救他人的行为。
这不得不说一个和人物性格完全冲突的设定,却构成了一则奇妙的预言和对话,让柯南剧场版再次充满了“历史的回声”——
在4月14日即将在日本上映的最新剧场版《黑铁的鱼影》的预告里,坚定地说出“我已经改变了,所有请相信我。”的灰原,让笔者感慨柯南剧场版不断与过往作品对话(而非借鉴和挪用)的态度。
相比一成不变的人物、或者即使短暂改变也还是会回到过去的人物,与过去的自己彻底告别的人物,朝着未知的方向勇敢前进的人物的姿态,充满了化茧成蝶的可塑性和无穷的魅力。
《名侦探柯南》
而这种人物魅力,已经超出了CP党争本身的争论,在今天人物塑造十分敷衍和同质化的《名侦探柯南》里,足以让所有粉丝期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动画学术趴 (ID:babblers),作者:菠萝的柠檬,编辑:思考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