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5-02-15 17:55

垄断?垄断就对了:科技创业就是要制造“垄断”

题图来源:互联网


事情大家都知道了:2015 年 2 月 14 日,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联合发布声明,宣布实现战略合作。两家公司在人员架构上保持不变,业务继续平行发展,并将保留各自的品牌和业务独立性。


消息一出,各种观点评论纷至沓来。其中比较吸引眼球的一个,就是滴滴和快的合并形成了垄断。曾任雅虎中国总经理的谢文当天就表示这是典型垄断行为,并指出所谓“业务独立”是“担心外界舆论批评”,不做整合没有道理,最后还是会整合。


虎嗅网今天的头条文章以《滴滴快的合并案,无法回避反垄断审查》为题,对两家公司并无申报打算的态度提出质疑,直截了当指出反垄断审查“无法回避”。有关滴滴和快的两家公司的合并案,有关部门尚未发表是否涉嫌垄断问题的意见。


从 90 年代的微软垄断案算起,苹果、亚马逊、Facebook、Google 这些科技企业从创业公司开发发展到成为科技巨头,无一不经历过被指责有垄断嫌疑,而国内的百度、腾讯和阿里巴巴也是如此。直至最近的高通公司反垄断案结束,科技行业的“垄断”现象几乎成了家常便饭。这背后有什么原因吗?


科技创业的目标,其实就是要打造一家“垄断”公司。


厌恶竞争的风险资本


一家处于垄断地位的科技公司需要满足四个因素:公司品牌、规模经济、网络效应和技术创新。好的科技创业公司会推出市场上没有的新产品或服务,突破原有“同质化竞争”的局面,迅速占有市场份额,甚至愿意暂时牺牲利润。资本 (尤其是风险投资) 往往在背后提供支持,“烧钱”过后,公司品牌、规模经济、网络效应和技术创新四个方面的发展成绩就成为了这家科技创业公司的垄断“护城河”。


微软当年的操作系统、谷歌的搜索、亚马逊的电子书和出版业务等等,都是典型的例子。虎嗅读者向来以懂行、高质量著称,这里不多赘述。


竞争——尤其是同质化竞争——通常导致的局面是低利润,服务差异化不高,企业疲于应付或惨遭淘汰。资本 (尤其是风险投资) 和鼓吹竞争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同,资本 (尤其是风险投资) 是厌恶竞争的。


换句话说,科技创业的本质,就是用新的技术和模式,摆脱竞争,借助资本的支持,垄断市场。


当市场某一领域该类型的科技公司只有一家时,垄断地位自然而然就形成了,而且还有一个不错的名字——创新型垄断。但是当这样的公司有两家甚至多家时,会发生什么情况?


合并为什么?


我们先来看在美国市场同样竞争激烈的两款叫车软件 Uber 和 Lyft,这两家公司为什么不合并?笔者简单列举如下:


第一是创始人野心,Uber 创始人卡兰尼克 (Travis Kalanick) 去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我们不收购,我们把精力放在产品上,我们不会在收并购上面浪费时间。” Uber 融资一路高歌猛进,在全球扩张,招兵买马,创始人野心可见一斑。


第二是市场地位,Lyft 和 Uber 相比体量还是太小,前者完成最近一次融资后的估值大概是 20 亿美元,而 Uber 已经获得了 40 亿美元的融资,估值超过 400 亿美元,进入了 250 个城市和 54 个国家。在市场竞争力方面,Lyft 已经被 Uber 甩得太远。


第三是监管因素,一旦 Uber 收购 Lyft,这个市场“垄断地位”是无论如何都逃不掉的,留着 Lyft,反倒可以在和监管部门交涉时留一个有力的“说辞”。去年 8 月,Lyft 的投资人甚至“要挟” Uber,叫嚣如果不收购 Lyft 就“全面开战 (go nuclear) ,进行恶意攻击”,但是 Uber 仍旧不为所动。


“顾全大局”


从这三个角度,我们来看滴滴和快的两家公司的合并。据腾讯科技报道,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马云主动求和,专门为此找到柳传志从中调停,而滴滴打车总裁柳青正是柳传志的女儿。也就是说,如果此消息属实,快的打车投资方和滴滴打车总裁的父亲在背后极力促成此事。


市场地位来看,两家公司难分伯仲,路透社报道,去年 12 月的数据显示滴滴的市场份额在 55% 左右,剩下的基本上归快的。自 2013 年成立到 2014 年 8 月,滴滴打车已经烧了 15 亿。截至 2014 年 10 月,两家公司一共烧了 24 亿,但具体盈利时间仍无时间表。在哪一家也赢不了的情况下,实际上已经是“同质化竞争”的局面,比的只有“烧钱”。


在这个局面下,有人从中“撮合”,两家公司也有类似想法,火速联姻、突然合并完全不出人意料。在双方合并宣布之后,马云在贺电里说“感谢腾讯,感谢滴滴团队,感谢快的团队…… 顾全大局”。这个“大局”是什么?有点儿意思。


本文主要分析依据来自 Peter Thiel 所著 From Zero To One,如有内容雷同,不是巧合。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