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5-03-24 11:06

《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大象为何从中原大地撤退?

大象,这个人们印象里庞大又温顺的动物对于中国北方人民来说,似乎只能在动物园、西南边陲的小部分地区和其他国家见到。也许很难想象,它们曾在北京乃至今天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广泛出没。


大象为何一步步退出了中原大地?中国千年的农业文明无疑创造了许多辉煌,但在国人引以为傲的发展背后,却是怎样巨大的代价?


其实我们今天热衷讨论的雾霾、水污染,不过是中国环境史沉淀至今的一部分微小的显像,回顾整个环境史,我们似乎失去了更多。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长期研究中国经济史、文化史和环境史的权威——伊懋可通过对大量古籍、地方史的考据,寻觅到了大象一步步从中原土地上退却的线索和路径,回顾了中国古代4000年的环境演化发展情况,聚焦中国古代农业经营、滥伐森林、兴修水利等活动对环境退化造成的重大影响。


伊懋可在《大象的退却》里这样指出:


中国人对自然的态度是自相矛盾的。 


一方面,他们认为自然不是某种超然存在的意向或反映,而是超然之力本身的一部分。智者要法自然,并认识到人无法再造自然。 另一方面,他们驯化、改造和利用自然的程度,实际上在前现代世纪几乎无出其右者。其程度肯定比大多数西北欧国家要大,不过靠水利工程为生的尼德兰可能是个例外。


关于中国发展的成就,我们已经听过了太多的赞美,如今是否该正视我们付出的现实代价?


精彩书摘(节选,有删减)


第二章 人类与大象间的三千年搏斗


4000年前,大象出没于后来成为北京(在东北部)的地区,以及中国的其他大部分地区。今天,在人民共和国境内,野象仅存于西南部与缅甸接壤的几个孤立的保护区。图2-1“大象的退却”显示了大象向南部和西部撤退的漫长过程的阶段性,这以已故的文焕然的研究为基础绘制而成。


大象的退却.png

在商代和蜀国考古遗址中发现了象骨,关于蜀国三星堆象牙发现物中一副象牙的图片。蜀国,系四川的一部分,它存在的时间与商后期处于同一时期。当时铸造青铜象,甲骨记载中商代,在龟的腹甲或牛的肩胛骨上记载了对神谕质询的回答。提及大象被用于祭祀先人,所有这些情况清楚地说明,在古代,中国的东北部、西北部和西部区域有为数众多的大象。


然而,公元前一千年开始后不久,在东北部/东部边界的淮河北岸,大象几乎无法越冬。到公元第二个千年开始时,它们只能在南部活动。在上个千年的后半期,它们日渐集中于西南部。


造成这一灾难(从大象的观点来看)的原因何在?


部分原因可能在于气候变冷。大象不能很好地抵御寒冷。但是,既然在稍微暖和了些的时期(例如公元前700—前200年,当时它似乎从长江流域向北退回到淮河沿岸),大象种群恢复得也不多,并且多半根本没有恢复,那么,一定有其他的力量在起作用。


最明显的解释即是,大象在与人类持久争战之后败下阵来。可以说,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退却的模式,反过来即是中国人定居的扩散与强化的反映。这表明,中国的农夫和大象无法共处。


必须说明的是,在岭南,因为一些非汉族文化习俗的影响,这里的“中国人”与大象的冲突似乎不那么大。唐代的一位作家评论茫施“蛮”——他们属于傣族——时,写道:“孔雀巢人家树上,象大如水牛,土俗养象以耕田,仍烧其粪。”


具体来说,人与大象的“搏斗”在三条战线上展开:


第一条战线是清理土地用于农耕,从而毁坏了大象的森林栖息地。我们听说,大象不时侵入有城墙护卫的城市,一个原因可能在于它们面临着可利用的资源日渐萎缩的压力。


第二条战线是农民为保护他们的庄稼免遭大象的踩踏和侵吞,而与大象搏斗。他们认为,为确保田地的安全,需要除掉或捕捉这些窃贼。


第三条战线或者是为了象牙和象鼻而猎取大象,象鼻是美食家的珍馐佳肴;或者是为了战争、运输或仪式所需,而设陷阱捕捉大象并加以训练。这三条战线可以分别加以考察,不过在所有的情况中,栖息地被毁则是要害所在。


大象繁殖缓慢,通常孕育一头幼崽需要1.8年。因此,在遭受人类的屠杀而减少后,其数量短期内很难恢复。虽然大象有着独特的智慧和记忆力,但它们也不太容易适应环境的变化。不过,它们有能力迁徙。如今的其他任何四足哺乳动物要想轻易地涉过或游过如长江中游那般规模的河流,似乎都是不可能的,从前的大象却可以做到这一点。它们的迁徙能力之强部分弥补了适应能力的不足。


关键在于,如果没有树木的遮蔽,大象就无法生存下去;树木被毁,也就意味着它们的远离。


第三章森林滥伐概览



下面这首诗乃柳宗元所作,这位作者生活于公元8—9世纪之交,是一位哲学家和散文家。诗文反映了中国环境史上最漫长的一段历程:


“行难路”

虞衡斤斧罗千山,工命采斫杙与椽。

深林土剪十取一,百牛连鞅摧双辕。

万围千寻妨道路,东西蹶倒山火焚。

遗余毫末不见保,躏跞磵壑何当存?

群材未成质已夭,突兀崤豁空岩峦。


可见,曾经覆盖中国广大地区的古老森林被毁了。


有必要做些解释。这首诗富有政治意味,其中提及的树木蹶倒,暗指朝廷才华之士的损失。然而,这种带有强烈象征效果的景象,也反映了为人熟知的生态现实。


还有另一种方式可以概括这一历程,那就是将这样的两个事实相提并论:两千年前,在中国的中东部,为制作一口棺材砍倒整棵树的现象仍属司空见惯。如今,中国人均木材储量大约是每位居民10立方米,仅仅是世界平均值的1/8。


滥伐森林并清除其他原生植被的原因不外乎三种:


最常见的是为耕作和定居而砍伐,包括防范野生动物与火的威胁。


第二种可能是为取暖、烹饪以及像烧窑和冶炼这类工业生产供应燃料而砍伐。


第三种是为提供营建所需的木材而砍伐:如建造房屋、小舟、大船和桥梁需要木材。此外,打松树桩之类的其他形式的建设也需要木材;所谓打松树桩,即是将松树桩夯进沿海的淤泥滩,作为石砌海堤的地基。


到11世纪,在中东部地区燃料木材即将告罄。1087年,由于在今江苏省北部发现了煤,诗人苏东坡兴奋地为之赋诗一首:


君不见前年雨雪行人断,城中居民风裂肝。

湿薪半束抱衾裯,日暮敲门无处换。

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万车炭。

流膏迸液无人知,阵阵腥风自吹散。

根苗一发浩无际,21万人鼓舞千人看。

……

南山栗林渐可息,北山顽矿何劳鍜。


这位诗人已意识到森林滥伐的危险,对前现代工业的燃料供应也产生了忧虑。


虽然中国人也曾为了使用、销售或怡情而种竹植树,但是这从未能弥补木材的损耗。


17世纪晚期的一位诗人这样写到斑竹:22传说一位古代明君(指舜帝。——译注)去世后,他的两位妻子哀恸不已,泪水将竹子染得痕迹斑斑:养成斑竹如椽大,到处湘帘有泪痕。显然,决不是所有的发展都会对环境造成破坏。但不管好坏,都需要能持久地维持生计。


……


小编注:若您爱读书爱读点,我们欢迎您关注虎嗅网旗下的微信公众号“书入法”(Roobook)。你的一部分是你读过的书决定的,书入法精心挑选好书和美文,愿你在此每日遇新知予你欢喜。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