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5-05-04 07:40

网络实名是大势所趋

本文来自微信公号“余晟以为”:


别误会,我说的“网络实名”,不是那种方便“看到网上发言就能上门查水表”的实名,而是“在网络中统一身份”的实名。前者方便的是统治阶级,后者方便的是人民大众。


举两个最近亲身经历的例子吧。


第一是上个月我在公众号里发了某篇文章,山东《大众日报》的编辑希望转载发表,但事先需要获得授权。编辑在公众号里给我发的消息大概被我漏掉了,于是又在知乎上找到我发私信联系。这次我没有漏看,于是大家迅速敲定了纸媒发表的所有细节(再次感谢这样尊重作者的纸媒)。


第二也是上个月,因为业务发展需要,我在Twitter上发了人员招聘的信息,不久有一位热切希望换个有意义工作的朋友在微信公众号联系我,咨询找工作的事情,于是我让公司HR安排他第二天就来公司面试,果然,他的基础知识和精神状态都相当好,面试相当顺利。


在这两个例子里,对方之前与我都没有任何联系;而且,对方联系我的平台都不是信息发布的初始平台。最终,大家却可以突破这两重障碍,建立相对紧密的联系。据我思考,原因就在于网络实名。


网络实名的好处我是在2010年左右想清楚的:互联网已经越来越多地深入现实生活,不再是数字的乌托邦;各家网站也越来越多地共享数据,不再是自我封闭的信息孤岛。在网络上使用实名,可以有效促进促进信息在网站和网站之间,在现实和虚拟之间的流通。


首先,实名统一了身份。“慕容雪村”、“李寻欢”、“王三表”等等虽然不是现实中的名字,却是互联网上通行的标识。重要的不是他们的真人是谁,叫什么名字,重要的是无论我们在哪看到这些名字,都可以联系到之前对这些名字的认知。如果拿两篇陌生的文章来让我看,标题相同,一个作者是新的ID,一个作者是“慕容雪村”,我肯定先看后者,因为之前的阅读让我更信任和欣赏“慕容雪村”。


其次,技术的发展让“统一身份畅游网络”成为可能。在互联网发展的早期,网站是互相隔离的,每个网站的账号系统都自成一体。当时经常出现的情况是,某个网站相对红火之后,大家都去抢注那些热门的ID。结果我们不但需要记住网名,还需要记住这是哪个网的网名,认知非常复杂。现在的情况则大不一样:Google提供了Gmail,提供了Google账号登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身份统一”的问题,也可以跨网站维护关系链(“从Gmail导入联系人”)。


到这一步,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因为私电子邮箱地址密性较强,所以终究不太合适陌生人之间建立联系。直到Twitter、Facebook、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众性质”的平台出现,统一身份的价值才体现完整——借助统一身份,信息的发布者既可以累积之前公开过的信息,又有了“不那么被打扰”的沟通渠道,由此大大降低了建立有效联系的成本。本文最开始提到的两个例子,都是“通过甲平台认识发布者,通过乙平台联系发布者”的典型。


作为反面的例子,在实名信息越来越多之后,非实名甚至匿名信息的市场已经越来越小了。流行过的“秘密”App虽然当时很火爆,终究难以为继。原因之一就是这种信息刻意隐瞒发布者身份,所以阅读者基本无从参考(发布者也不受约束),只能作为单纯的信息存在,价值必然大打折扣。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这只是“使用统一身份”,不是“实名”。但在我看来,“实名”不一定非用现实中的“真名”,通行的“网名”作为可信的标识,也算“实名”。更何况随着互联网与现实的结合,线上线下交流越来越多,线上的“实名”终究会与线下的“实名”挂钩——想做网络上大名鼎鼎现实中默默无闻的人,已经越来越难了。


之前我曾经写过《你的弱关系有多强》,说的是有效的社交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弱关系的强度,也就是“和不那么陌生的人建立有效联系的能力”。在网络上使用实名,恰恰是增强“弱关系强度”的关键。因为借助实名,你在网络上发表的每一点信息,都可以视作你本人的化身,会在无数的人脑海里积累关于你的印象。如果你坚持传递有价值的信息(还必须不是抄袭的),实际上是在无数人那里建立良好的信誉。结果,当大家需要合作的时候,高强度的弱关系就能自然而然地破土而出了。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