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5-06-04 09:25

10条精华书摘看懂《梦游者:1914年,欧洲如何走向一战》

本书主要回答了哪些问题:


1、欧洲的两极分化是如何形成相互对立的联盟阵营的?

2、欧洲国家的政府外交政策是如何制定的?

3、处于欧洲权力和财富中心外围的巴尔干地区是如何成为具有重大意义的危机爆发源头的?

4、表面上做出绥靖姿态的国际体系最终如何倒向了战争?


主要内容摘要


1、塞尔维亚的民族核心


1903年,以迪米特里维奇为首的谋反组织策划发动了贝尔格莱德刺杀,掀开了塞尔维亚政治史的崭新一页,谋反者敲响了奥布雷诺维奇王朝的丧钟。


卡拉乔尔杰维奇上台后,改变了塞尔维亚的政治生活,使其更重视大众的需求,然而,刺杀组织的影响力依然很巨大。


军队和民间权威之间的糟糕关系在1903年暗杀行动之后一直没有得到缓和——这一系列因果关系也解释了塞尔维亚在1914年的举动。


对“凝聚所有塞尔维亚人”这一观念的强化,是塞尔维亚人的精神构想,它与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巴尔干地区的政治地图并无干系。


对统一的规划和渴望使得塞尔维亚的国家组织不得不与两大强势的陆上帝国做长期抗衡——奥斯曼帝国和奥匈帝国。行刺、殉道、牺牲以及以死者名义进行复仇,成为这个民族的核心主题。


塞尔维亚国家外交政策特点,首先是地理边界的不确定性,其外交政策不得不在一种矛盾中左右为难:一方面是渗透在国家政治文化中的、理想中的民族主义,另一方面却面临着巴尔干地区复杂的种族问题。


理想中的民族建构以及种族现实之间的不匹配,使得塞尔维亚国家目标的实现注定是个充斥着暴力的过程。


2、塞尔维亚和奥匈帝国的纠葛


1881年6月签署的秘密协议,使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建立了联盟关系。1905-1906年,贸易政策、军备订单、复杂的财政情况以及地缘政治相互错杂,使得双方出现了危机。


1906年,塞尔维亚向法国贷款事件使得塞尔维亚不惧怕奥匈帝国的商业压力,并且帮助它开展一张旷日持久的关税战。


1908年,奥匈帝国吞并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激起了塞尔维亚人民的民族情感,在这股愤怒的推波助澜下,塞尔维亚民族自卫组织成立了。


俄国的介入和外交大臣的外交政策使政府扼制住了这种狂热。自此,塞尔维亚与两大列强的关系进入蜜月期,民族主义者的思想更加激进。黑手会成立,并最终策划组织了萨拉热窝事件。


3、奥匈帝国——无个性的帝国


在两次军事打击的重创下,新专制主义的奥地利逐渐演化成奥匈帝国,奥地利人被驱逐出意大利和德国,从此,巴尔干地区便成为奥匈帝国外交政策的焦点。


奥匈帝国和俄国都对该区域的利益虎视眈眈。然而,维也纳拒绝出让武装部队的控制权,拒绝创建一支独立、平等的匈牙利军队这一问题的宪法危机在1905年扰乱了帝国的政治局面。


奥匈帝国出现的种族斗争在本质上是现有体制内对于保护权和恩惠的争取。针对不同需求做出的调整说明该体制最终会在一定的框架内,实现一系列对民族权利的保障。


统治者竭尽全力,应对所有针对帝国的民族主义行为,有时也会果断重拳出击,尽管采取了强硬措施,但它们都是出于对膨胀的塞尔维亚极端民族主义思想的遏制。


塞尔维亚和奥匈帝国的关系由良好到和睦关系不再,维也纳的政策制定者们越发担心贝尔格莱德媒体的民族主义恶言。1905年底,这种紧张态势终于演变成公开冲突——维也纳发现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私下成立了关税同盟。


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于1908年被奥匈帝国吞并了。波斯尼亚的兼并危机成为巴尔干地缘政治的转折点,它将俄国和奥匈帝国在巴尔干问题上实现合作的最后可能和意愿摧毁殆尽,同时也使维也纳和贝尔格莱德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4、为何俄国与法国要在19世纪90年代组成同盟对抗德国?


1870年德意志帝国的建立为日后法俄同盟在欧洲的形成提供了土壤。1870年的普法战争使德国与法国的关系一落千丈,德国首相俾斯麦及军方极力坚持吞并阿尔萨斯-洛林的事实,成了法德关系中永远无法弥补的一道深深的裂痕。


鉴于德意志帝国的国土面积和潜在的军事实力,法国希望与俄国联盟遏制德国的发展。而德国只有与俄国联盟,才能阻止这种被两面夹击的情况发生。


为此,德、奥、俄三国于1873年缔结了三皇同盟,但俄奥在巴尔干地区的利益之争,使任何与这两国相关的联盟体系都注定无法长久。


俄国在巴尔干地区的利益为勉强维系的三皇同盟增加了不稳定因素,而19世纪80年代中期爆发的保加利亚危机也让俾斯麦的同盟濒临崩溃。


由于德国内部反对派的压力,德俄《再保险条约》终结,法俄关系迎来新的转机。对于英国将加入三国同盟的担忧让俄国真正动摇,向法国示好,并最终形成了全面同盟关系。


5、为何英国也选择加入这个同盟?


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英国来讲,最大的威胁是俄国。对于俄国的威胁,英国的应对措施是采取双面政策,一方面与日本与法国发展积极的外交关系,另一方面寻求与俄国的利益共享,以减小来自俄国的威胁。


英国在借力日本平衡俄国的同时,也与俄国签订利益分享协议,用以应对俄国的威胁,而这之间并无矛盾。1904-1907年发生的大逆转,其结果为:英法协约不仅没有因为德国在摩洛哥问题上的挑战而被削弱,反而得到巩固。


1907年,英俄签署协议,结束双方在波斯等地区的纷争,该条约并非针对德国或是出于对德国的畏惧,而是由于俄国在英国的一系列弱势领域形成了巨大的威胁,那么他们必须舍弃德国而保住与俄国的关系。


6、在促进这个同盟的过程中,德国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在俾斯麦时代,德国的外交重心主要在于防止其他大国组成反德联盟。各国之间尔虞我诈的关系也使他的目标相对容易实现。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德国对于压在其身上的权力与政治的束缚稍作反抗,都会受到其他大国的强烈抵制。


作为后起之秀,它很难在早已被瓜分殆尽的利益市场占据有利位置,即使想得到一些蝇头小利,也往往遭到其他大国的巨大阻力。俾斯麦之后,德国的外交政策为一方面加紧巩固与奥匈帝国的关系,另一方面通过与英国方面的一系列协约尽可能地缓解巴尔干地区的紧张局势。


自由政策看起来是无害的,实则风险巨大。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抵消英德结盟后带给法俄同盟的威胁感,这正是阻挠英德之间购建同盟的根本性问题。而德国致力于扩张在欧洲以外的利益地盘的政策,不可避免受到来自英国的抵触。1894-1895年发生的德兰士瓦危机是英德关系紧张局面达到顶峰的象征。


与其选择以睦邻友好的政策打破孤立无援的状态,德国的决策者们宁愿另辟蹊径,选择以加强自身实力为指导方针的道路。最直接的体现便是决定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19世纪90年代中期,海军建设和策略重新成为德国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的中心。期间,德国希望与俄国交好,以削弱或抑制法俄同盟,或通过某些途径破坏英法关系,皆告失败,而这些努力背后的目的是要打破德国的孤立局面。


7、欧洲国家的政府外交政策是如何制定的?


政策的制定并不是一些个人统治者的特权。在国家政策的选择上,人们的考量事实上来自于政治结构中非常边缘的地带。政府内部的派系划分和职能冲突、经济和财政限制,以及舆论的摇摆不定,这些都为决策过程添入了源源不断的不稳定因素。


在这一过程中,列强从管理机构的观点出发,摇摆不定,因此政策的论调和方向都是不确定的。不同论调所造成的混乱是理解欧洲体系在战争爆发前几年的间歇性动荡的关键因素。


20世纪初的欧洲盛行君主制。除法国外,都是这样或那样的君主政体。君主是国家和政治的象征,是获得和维系集体情感的纽带、桥梁。俄国的君主制本质上是独裁的,议会和宪法对君主权力的限制十分微弱。英国是立宪和议会君主制,没有直接操控国家的权力。


德国的立宪和议会体制被嫁接到旧有的普鲁士军事君主制中。在这些君主们所造成的重要影响中,最为显著的一点是其对外交政策的构想随时间而变动。无论欧洲的君主们是否对政治进行了积极干预,他们的存在一直都是造成国际关系不稳定的因素。


君主体制同样也使各国内部的关系界限变得模糊。这种情况下,国王或皇帝成为分散的控制链条的唯一汇合点。如果他无法行使综合职能、无法弥补宪法缺失的机能,那么国家体系的问题则不会得到解决,国家也不会团结。


而这些君主往往都无法达到这样的要求,或者说是他们一开始就拒绝这样做,因为它们希望通过参与各种关键的执行职能,使自己的观点得以保留,并显现出其卓越性。


这样的结果造就了党派主义和夸张虚浮的十分危险的文化氛围,比如酿成了1914年7月所发生的一切。


8、处于欧洲权力和财富中心外围的巴尔干地区是如何成为具有重大意义的危机爆发源头的?


1911年,意大利发动战争,引发了一系列在巴尔干地区针对奥斯曼领土的投机取巧的侵袭。地缘政治达到平衡的体系遏制了地区间的冲突,但这种平衡已经一去不复返。


在经历过两次巴尔干战争之后,奥匈帝国在东南欧地区面临一个更具有威胁性的新局面,而奥斯曼帝国的后撤则对俄国外交官和政策制定者们提出了战略性要求,并且这些问题是他们无法忽视的。


巴尔干计划后,到1914年春为止,法俄同盟已经在奥匈帝国及塞尔维亚的边境构筑起了一个地缘政治的诱因。他们把三大强国的防御策略与欧洲最暴力、最不稳定地区的不确定命运联系在了一起。


同时,奥匈帝国日益增长的抑制塞尔维亚领土野心的决心和德国人对“实力政策”的倚仗日益加深使巴尔干半岛问题的触发变得更为敏感。


两大洲际联盟体在这一动荡地区的问题上出现分歧,在这个过程中,巴尔干舞台上上演的矛盾冲突与欧洲体系的地缘政治紧密相联,并不断使得事态升级,最终在5周之后,也就是1914年夏,扰乱了整个大陆。


9、萨拉热窝事件后别国的反应


萨拉热窝事件在德国引发了巨大的恐慌。在罗马尼亚同样充满悲痛的情绪。塞尔维亚国内大众充斥着麻木的感觉而非哀悼。在邻国黑山,虽然也有对于大公之死的哀悼情绪,但他们认为这都是奥地利人自作自受的恶果。


意大利面对大公夫妇死讯时表现得百感交集。即便官方表现出一片哀悼之情,但人们实际上普遍对大公之死表现得幸灾乐祸。在法国,关于萨拉热窝事件的消息所占的版面实际上还不如一些政治丑闻靠前,且法国媒体普遍指责维也纳媒体恶意煽动反塞尔维亚情绪。在英国,伦敦的媒体表现出支持奥匈帝国舆论的态度,并因萨拉热窝事件而指责塞尔维亚。


在俄国决策者眼中,奥匈帝国政府没有任何权利以任何方式与塞尔维亚敌对。英法都不打算质疑俄国在萨拉热窝事件上的态度。奥匈帝国在人们看来是想利用一个人的死去向他们和平的斯拉夫邻居挑衅,这让俄国的军事力量开始有可能参与到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的争端当中,巴尔干局势也变的愈发紧张了。


以上各国针对萨拉热窝事件做出的不尽相同的反应反映出各国之间的亲疏离合。


10、萨拉热窝事件之后


德皇和首相相信奥地利人完全有理由对塞尔维亚展开武力行动,且不必忧虑俄国方面的威慑。然而,德国对奥匈帝国的信息领会得过于严重了,以至于做出了驱使奥匈帝国迈向战争的支持性行为。


德国的关键决策者不相信俄国可能对此做出干预,同时也不想挑起俄国的参战。德国军方将萨拉热窝事件视为与其他大国挑起冲突并从中为德国带来的利益机会。而德皇坚信冲突只会发生在巴尔干地区内。


几年间,德国在欧洲军事上的能力已经减退,德国看起来必须在为时不晚之前通过战争解决这一问题。俄国借此机会向中欧大国宣战,借奥匈帝国的力来发力,打破三国同盟。


部分原因是索非亚地区的异化,部分原因是与保加利亚相比,塞尔维亚更能对奥匈帝国的统治产生影响,塞尔维亚在俄国眼里越发重要。


奥匈帝国力求通过军事手段解决与塞尔维亚的冲突,并向其下了最后通牒。由于俄国的军事支持,塞尔维亚被迫决定发动战争来解决问题。


本文来源:芝士书摘

芝士——一本书的时间读10本书的干货

点击这里下载芝士APP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