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3-04-14 07:28

深圳宝安区,何以连夺三项“全国第一”

来源|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

作者|四方君

头图|视觉中国


前不久,笔者陪同经济学家、上海交通大学陈宪教授前往深圳市宝安区调研制造业发展,近距离感受了这个“全国头部强区”的雄厚实力和辖区内企业鲜活的奋进势头。


作为区域经济良性发展的好案例,宝安值得浓墨重彩地书写和研究,特记述之,与诸君共享。


01


宝安,深圳的经济大区、产业大区、人口大区,扼守珠江口,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地带。


经济大区:2022年宝安全区GDP达4702亿元,同比增长3.5%,比全市高0.2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市6个超两千亿大区中排名第一。


4702亿的GDP体量,在全国所有县市区中,排名前20强、排在第12位;如果参与全国百强城市排名,可以排在第61位;如果参与其他省份城市排名,可以在河南、四川、安徽、江西等11个省内仅次于省会城市、排在第2名。


人口大区:宝安的土地面积(396.6平方公里、占全市1/5)是深圳最大,人口也是深圳最多。《深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宝安区常住人口十年间增长69.64%,2020年底宝安区常住人口达447.7万人,位居全市之首。每100个湾区人中,就有5个常住宝安。


从全国层面看,宝安区人口仅次于浦东新区,排名全国各市辖区第2位。且不难发现,宝安区的人口数量其实也超过了许多地级市。


另外,宝安区政府官网显示,宝安实有管理人口560万。这个概念我在佛山市南海区调研的时候也接触过,在统计概念中,常住人口是指实际经常居住在某地区半年以上的人口,但在经济活跃的城市,出差、商贸、参会等人员往来频繁,所以辖区内实际管理的人口数量要远大于常住人口数量。


宝安人口不仅数量多,而且年龄结构好,15~59岁人口占比达82.45%,居全市第二,是深圳乃至大湾区最年轻的城区之一。


产业大区:全球每100台无人机,就有21台来自宝安;全国每10个智能穿戴产品,就有3个是宝安制造。


上个月,赛迪顾问广东分支机构发布《2022广东省区县工业百强研究》,宝安区位居全省第二、全市第一。去年底,中国信通院发布《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2022)》,揭晓了2022年“中国工业百强区”榜单,宝安区位列全国第四。


作为深圳制造业的“基本盘”,经济大区、人口大区的内核支撑,宝安区的制造业必须得单独安排一个章节来详细介绍。



02


本月初,深圳宣布其商事主体突破400万户,实现历史性跨越,商事主体总量、创业密度稳居全国第一。其中,宝安区商事主体数量达91.51万户,总量在全市各区排名第一,成为“深圳商事主体第一区”。


宝安区90多万商事主体中,企业总量超50万家,占全深圳1/5;规上工业企业近5000家,占全市2/5。


50万家企业中,又有制造业企业5万多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061家,占深圳2.1万家高企总量的1/3,连续6年位居全国区县第一。相当于平均每平方公里有18家高新技术企业,密度是深圳平均水平的1.6倍,是粤港澳大湾区的15倍 ,是广东平均水平的51倍。


我们换一个角度,更容易理解一个区县拥有706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意义。第一财经记者曾经对全国40个重点城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进行盘点,数据显示2020年底高企数量超7000家的只有7座城市,这意味着宝安区可以取代南京市,排在全国第8位。当然,2021年底南京市高企总数已达7801家,又超越了宝安区。但以一区敌一省会,宝安实力不容小觑。


高企集聚成群,又放大了知识外溢效应,营造了有利产业创新的氛围。超7000家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在一起,孕育出了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


3月15日,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公布2022年深圳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符合认定标准的企业共有4818家,宝安区共有1257家企业入围,数量蝉联全市第一,占比超过四分之一。


来自宝安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宝安区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35家,数量位居全国区县第一。这一数量甚至超过了广州全市的126家,在全国所有城市中可以排在第15位。


同时,宝安还拥有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60家,数量位居全省区县第一。


全市第一、全省第一、全国第一,三个“第一”共同做实了宝安“全国专精特新第一区”的产业金名片。


单项冠军企业被誉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金字塔的“塔尖”, 其数量和质量是衡量区域制造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前不久,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2022年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通过名单的公示,名单中,深圳新增省级单项冠军企业84家,包含30家单项冠军示范企业、54家单项冠军产品企业。其中,宝安区以单项冠军示范企业5家、单项冠军产品企业16家的总量位列全市第一。


在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评选中,宝安也毫不逊色,目前已获评16家,其中单项冠军示范企业2家、单项冠军产品企业14家,约占全市获评企业总数的23.9%,在全市排名第二。


优质企业集聚于此,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成为宝安区政府提升辖区企业竞争力的有效路径。目前,宝安已有9个产业集群的产业增加值位居全市第一,其中,千亿产业集群已达4个。这一数量同样超越了许多地级市。


在深圳去年6月发布的“20+8”产业布局(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8大未来产业)中,宝安区更是承接了其中“17+2”个产业集群的建设重任,彰显了全市制造业基本盘的责任担当。



03


宝安调研之行,我们走进了两家不同行业的制造业企业。两家企业对研发投入的重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因为两家都是上市企业,他们介绍完之后,我又特地查阅了公开披露的财务数据。2016年至2022年上半年,A公司六年半时间研发投入累计达42.06亿元,其中2022年上半年新增创新人员371人,研发投入达7.6亿元,同比增长110.65%,占营业收入的5.46%。B公司市值要小一些,但其研发保持更高强度,近几年的研发投入一直占营收的10%以上。


在宝安,这样的企业并非特例,甚至还挺普通。数据显示,宝安区“小巨人”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强度约为9%,比全国“小巨人”企业平均水平高50%,是全国中小企业平均水平的3倍。


去年11月发布的《2021年深圳市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宝安是全市4个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超过百亿元的区,投入达216.54亿元,强度达到4.9%,远高于广东省3.22%和全国2.44%的平均水平。


公报显示,企业是深圳创新研发的主力军。2021年,深圳市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其他(主要为三甲医院)等四个执行主体的R&D经费分别为1582.44、61.98、35.20、2.54亿元,其中,企业投入占全市R&D经费的比重高达94.0%。


在宝安,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以上工业企业的研发机构实现了全覆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了68%。


3月28日,赛迪顾问发布了“赛迪创新百强区(2023)”,宝安区蝉联全国第二位。


创新驱动离不开创新平台的载体赋能。宝安全力支持以企业为主体建设各级创新平台。在宝安区633个创新平台中,国家级4个,省级334个,市级135个,区级160个。


同时,宝安还打造了117家科技桃花源创新载体,其中,国家级孵化器有17家,占全市数量的44%。


创新有活力,投入有产出。2021年,宝安专利授权总量达7.25万件,位居全国区县第一,并连续三年位居深圳第一。2022年前三季度,宝安专利授权量超5.36万件,占全市1/4,再次位居全市榜首,领跑全国。


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又反过来继续强化创新。“全国高新技术企业第一区”“全国专精特新企业第一区”“全国专利授权量第一区”的三张“金名片”互为倚重、相互成就,形成了正循环。


04


虽然GDP体量只排在全国区县第12位,但在2022年最新发布的各类实力榜单上,宝安已跃升至创新百强区第二、投资竞争力百强区第三、工业百强区第四、综合实力百强区第五,同时成为入选“2022年度全国活力城市(城区)”案例的唯一城区。


“枝繁巢暖凤自来”,2022年,宝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08亿元,创历史之最、全市最高;全年招引优质项目155宗,项目挖掘和落户数全市第一;今年一季度,宝安新登记商事主体达2.25万户,同比增长28.51%,远高于全市19.95%的平均水平,这也意味着第一季度宝安区日均新增250余个“老板”。


拿真金白银在此兴业投资,就是市场主体对宝安营商环境和产业生态最真的态度、最大的认可。


乘势进击的宝安区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今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7%以上,并要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在此目标下,2023年宝安GDP将跨越5000亿元大关,实现历史性突破。


时代眷顾奋斗者。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前海扩区等重大国家战略相继落地,特别是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战略构想的提出,宝安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机遇。


湾区潮涌,伶仃澎湃。祝福宝安,乘长风奋楫扬帆,踏巨浪再立潮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作者:四方君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