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研究显示,一个城市的节奏可以从人们行走的速度反映出来。我差不多每个月都往来于北上广深这四个“一线城市”。一线城市最大的特点就是“快”。在东直门,在人民广场,在珠江新城,在会展中心,每一天你都会与无数人插肩而过,却无暇看一眼身边这些不断闯入亲密距离的路人。每年我都接父母来和我住一段时间,于是在不同的城市不止一次听到爸妈的感慨:“每个人都走那么快,真不习惯。”
每次听他们这么说,我都只是笑笑。你追我赶的产品战场上,不快,行吗?
“专注、口碑、极致、快”作为雷军的产品七字诀成为众多互联网产品团队的效仿的指导思想。在七字诀的四个要点中,雷军对于“快”更是情有独钟。他坚信“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也被视为“互联网思维”颠覆传统行业的杀手锏。
我关注小米,因为它确实是互联网产品中一个难得的好案例
大众往往只看到其光环,而忽略了光环之下的阴影。小米是一家格外强调“快”的公司,并成为“互联网思维”的代表企业之一。小米的快总是让我联想到二战时古德里安将军提出的闪电战。利用陆空优势兵力联合发动突袭,在敌军的防线上撕开一个口子,然后机械化部队快速向战线的纵深挺进,从而实施反包抄,完成前后对敌的双向夹击。这个战术让德军二战前期无往而不利,创造了39天占领法国,27天占领波兰,23天占领挪威,18天占领比利时,5天占领荷兰,1天占领丹麦的奇迹。小米的快,如出一辙。“极致”的体验和“发烧”的价格构成立体优势兵力,再以“参与感”在用户群体中实现纵深,建立口碑范式,然后回身收网,从产品和舆论两个方向碾压对手。小米先是挺进智能手机市场,随后迅速扩张到电视盒子、电视、路由器、移动电源等一系列领域,剑之所指,莫不令对手心惊胆颤。
不可否认,“快”具有很强的攻击力
法国人耗费十年修建的引以为傲的马奇诺防线,在隆美尔第七集团军的快速突破下未经抵抗便告失守。不过,隆美尔在突破的时候,也不是硬碰硬,而是经过精密策划。1940年5月,德国以“闪电战”占领荷兰和比利时,然后从法国与比利时边界并不便于运动作战的阿登高地实施突袭,突破的也是法比边界段并不那么牢固的“小马奇诺防线”。借助“快”,德军在闪击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之后快速挺进,将前来支援的近40万联军围困在敦刻尔克。此时,德军司令部突然下令装甲部队停止追击,只对敦刻尔克实施空中打击。联军利用这个喘息的机会完成了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33万人成功渡海脱困。关于德军司令部的这个奇怪的决定,据分析最主要的原因是机动部队挺进得太快了。甩掉步兵部队的机动部队在自我保护上存在不足,这让德军司令部担心装甲部队在面对联军的防御时可能损失过大,影响后续的战场需要。从这个著名的战例中,我们看到了“快”的尖利,也看到了“快”并不是毫无破绽。
“快”的优点是“快”。用雷军的话说,快了以后就可以掩盖很多问题。也就是说,“快”可以让对手疲于应付而腾不出手来进行回击,因而无需担心在进攻的过程中自己的弱点受到有威胁的攻击。“快”的核心是以攻代守,从而可以形成比攻守兼备时更强的攻击力。这个策略要奏效的关键是一直保持攻击的速度足够“快”。
但真的可以一直保持“快”吗?
答案很简单:不能。
雷军的小米从创立之初就一直推行“快”。新产品的推出让人眼花缭乱,从手机到盒子、电视、移动电源、路由器、手环、平板等产品都在各自的市场掀起一场“小米来了”的恐慌。但伴随着小米战线的不断拓展,外部对于小米的后勤保障能力开始产生越来越多的疑问。德军在敦刻尔克可以说离胜利只有几步之遥,但一连串的“闪电战”与快速挺进也终于暴露出其副作用。“快”的优点是快,“快”的弱点也是“快”。以攻代守的秘密是在自己的弱点遭受致命打击之前先击败对手,而一旦没能做到,就将面临破绽百出的局面。所以,“唯快不破”只能在一个时间区间里成立。
不同企业奉行“唯快不破”的产品信念时,必须清楚自己可以出手多快,可以撑多久。古龙的世界里,没有人见过“小李飞刀”出手,因为所有人都忌惮他的快。但他自己很清楚,飞刀虽快,若不能在用完之前全歼对手,那么他就只能任人宰割。小米在国际化上的专利问题,在设计上的山寨问题,在产品上的质量问题,在宣传上的虚夸问题,在合作上的信任问题,可以说都是这几年“快”的后遗症。尽管雷军不停地融资以保障“快”可以持续,但小米不断扩张的产品品类让“快”越来越不那么容易快起来。
“快”是小米的光环所在。这个光环,是产品定位的光环,是社会化营销的光环,但不是小米制造的光环,也不是小米售后的光环。互联网企业突袭传统的实体行业,往往很容易得手,不是传统企业太弱,而是互联网企业的突袭采取的是避重就轻的方式。最新的市场数据显示,年轻的小米在中国市场的龙头地位依然稳固,但小米和华为、OPPO、魅族这些竞争对手相比,要轻得多。没有自己的工厂,没有自己的实体店,小米其实是一家卖方案的公司。
比起实现,方案要显得容易得多。这也是为什么我对于红点、IF的概念类获奖作品并不感冒的缘故。小米的方案自有其可圈可点之处,但平心而论,哪一家的方案没有可圈点的地方?老罗的锤子,真真拿了奖的设计,实现得不好最后在市场上就只能承认不好。小米在手机上意识到光轻是不够的,于是有了小米之家,把售后略微加重了些,聊胜于无。
德军攻占欧洲大半领土,为什么不肯收手?因为胜利来得太容易了,更因为希特勒的野心并不止于此。闪电战让德军获得空前的信心。只要一直快下去,燃料、装备、人员的问题都可以被弱化。再有一点时间,一统欧洲便指日可待。小米当然也有自己的信心爆棚,但更大的压力来自资本市场。手机是个可以赚钱但市场空间有限的行业。换句话说,小米只卖手机赚不来投资人所期望的高额回报,小米能做的只能是快速扩张,赢得更大的疆域。
如此一来,光环之下的阴影就逐渐显露出来
德军最后的溃败很大程度是是战线拉得过长,导致后勤补给终于难以为继。小米的战线也已经很长,而小米能够投入在这些战线上的人力与资源都开始捉襟见肘。没有自己的工厂,没有自己的实体店,零星散落的维修点,都在将小米推向失控的方向。因为轻而快的小米,将不得不面对重而慢的需求。是继续保持轻而快的模式,寄望于后院不要起火,还是开始慢下来修补缺口,并从此和闪击战说再见?这是个选择,小米似乎选择了前者。
或许小米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并没有选择,慢对于小米也许就意味着死亡,但快就不会吗?至少可以赌一把。本应休息更长时间的阿黎,忽然宣布即将回归小米,我想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征兆。今天的小米,已经步入危险期。依旧闪耀的光环之下,阴影也开始变得越来越重。小米所努力的,是尽其所能掩盖阴影,为并不确定的未来赢得尽可能多的时间。历史,何其相似。明年的小米,是否还有如此耀眼的光环?
欢迎关注作者公众号【林老师的私塾】,带你思考带你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