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3-04-16 08:54

打车APP的未来:拼车利器?

近几天看到好几篇关于打车APP的文章,有看好的、有不看好的,褒贬不一,作为一个完全的外行,我也想说说对打车APP未来发展的几点看法。

一、打车真心难

在说这个话题之前,先说说打车难的问题。我的家乡在长春,2010年来到北京,由于工作的原因又要经常往山东、河南跑,所以济南、郑州、青岛等城市也去过很多次,去年找兄弟玩又去了西安、厦门、福州,以我有限的阅历和亲身经历来说,这些大型城市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打车难问题。特别是在早晚高峰期间,即便你如招财猫一般不停的挥动你的小手,又或是满怀心计的朝着你认为可能会有人下车的方向走上那么2,300米以抛开你身边熙熙攘攘的竞争对手时,你会发现就在不远处,有着那么一大群人正在重复着你刚刚的动作,而最终的结果对大家来说都是一样----无车可打,所以说打车这个事儿,基本靠的是运气。

城市的管理者们在解决这个事儿的时候无外乎两种手段,“加车”或者“加钱”,前者是增加供给,对于乘客来说是个好事,对于司机来说,在市场需求大致平稳的前提下,车多了,平均收益就会下降,司机肯定是不干的;后者是通过提价抑制或挤出部分需求,价儿涨了乘客就不能太乐意,特别是在神马都涨就收入不涨的当下,同时有可能因为提价而损失了部分客源,而当提价所带来的收入增加部分不能覆盖乘客流失带来的收入损失时,就相当于市场蛋糕变小了,平均收益还是会下降,司机肯定还是不干的。于是管理者们陷入了两难,既不能增加供给,又不能减少需求,维持现状,问题依然存在。那么就要考虑如何挖掘运力深度、提升利用效率,既在单位时间内增加交易次数和交易额度----“拼车”,就自然成为首选。

我们通常情况下都会以一个城市拥有的出租车数量作为衡量出租车运力的标准,但实际上一辆出租车除司机外可乘坐1-4名乘客,引用虎嗅网友的数据,以北京为例有66000辆出租,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拉载的乘客数量就该是在66000-264000之间,刨除极端情况,既全部车只拉1人或全部车都拉4人,取一个中位数,那么在高峰时段单位时间内,出租车拉载乘客的数量就在160000左右,如何再让这个数字上升20%-30%,即让拉1个人的变成2个人,拉2个人的变成拉3个人,合理实现“拼车”,增加司机收入,提升乘客出行效率,当有打车APP发挥的巨大空间。

以我的家乡长春为例,“拼车”是经运管部门同意且普遍存在的行为,但仍存在很多问题,比较突出的就是,司机如果想拼上顺路的活就要不断停车问询,乘客如果想要搭乘顺路的车也要不断问询,两者都要碰运气且不胜其烦;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车费问题,即便有管理规定也无法有效执行,且监管困难,而通过打车APP的一些功能性设置就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二、打车APP能否成为拼车利器

打车APP要想成为“拼车”利器,首先要做到几点:

(1)应有类似百度地图的功能,既输入起点和终点,可以显示出路径,和打车所需花费的金额,并将高峰时段可能发生的超时等待费用计算进去,这样可使司机与乘客双方都一目了然,避免因车费发生争议;

(2)有类似于信息发布功能,即乘客可简要说明从哪到哪,大致走什么路线,几人乘车,是否接受拼车,该信息即可被司机看到,也可被其他乘客看到,以便做出选择;同时司机也可发布信息,特别是在交班时段,说明从哪到哪,大致时间段,有利于乘客进行选择,这样可以实现信息的双向交互;

(3)梳理内在逻辑以实现撮合和匹配,比如从望京到国贸,与从三元桥到国贸显然是顺路的,再比如一个乘客从望京到国贸,另一个乘客从三元桥到双井,实际上也是顺路的,通过什么样的关键字检索,才能实现匹配,是需要专业人士们解决的问题;

(4)制定拼车收费的规则,如参照政府的相同路段各收60%,剩余部分自付,或分段分比例收费,如拼车的话车费在10元以内的全额,10-20元80%收取,20-30元70%收取,诸如此类,提高司机收益,降低乘客支出;

(5)增加类似于淘宝的互评功能,对于经常爽约或少付车资的乘客可以给予差评,对于绕路、违背乘客意愿拼车、多收费的司机给予差评,虽然在打车APP领域影响巨大,但又不至于过分影响到日常生活,至少可以退回到传统的打车、拉活行为上,至于如何规避职业差评等,请参照淘宝;

(6)尽可能与监管部门合作,虽然通过信息发布,匹配撮合的“拼车”行为属自发行为,应不在监管之内,但为规范化和长期化发展仍尽可能取得相关部门支持,比如“拼车”时涉及到分开发票就需要政府部门提供相应的计价设备,又比如在分开发票实现后,如有司机多收费和绕路等行为,又为监管进一步提供了证据,同时“拼车”属于节能降耗、提高出行效率的行为,易获得支持,有相关部门支持也更易推广。

总的来说,打车APP如果能够成为“拼车”利器,就解决了闲时没人用,忙时用不着的尴尬,而且收费模式也会变得清晰,帮着司机通过“拼车”多挣了钱,每个拼车乘客的车费里收个5毛钱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同时真正实现了节能降耗、提高效率,也应该会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甚或可以发展为新型的社交工具。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