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作者:飞熊。本文头图由视觉中国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从传统现金、POS刷卡到支付宝快捷支付、银联在线支付,再到现在炙手可热的二维码支付、云闪付和Apple Pay,每一次支付技术的变革都让我们为之尖叫。支付已不再是金融领域的“阳春白雪”了,了解它既是一种兴趣,也渐渐成为一种必要。
在M0流通现金占M2总量的比例已从2004年10%左右降低至现在的不足5%的当下,似乎让纸币变得愈加无关轻重,货币电子化趋势也变得势不可挡。然而,眼下各类支付创新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有的比较成功,有的昙花一现,有的还只是萌芽,支付之路,究竟路在何方?
趋势虽然无法准确获悉,但凡事不预则废,试图“向前看点”多少会有些裨益,笔者在此试图介绍支付行业的演变趋势。
关于支付行业的发展趋势,首先得看市场需求即应用场景,毕竟是需求决定设计,然后针对支付技术本身从效率提升和架构优化方面进行探讨,最后再从支付使用后的数据沉淀价值和全球化视野进行分析。
一、应用场景演变
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支付技术手段是基础,但仍然更多只是一“域”,且必须适应全局的需求,所以站在更大的视角去关注支付场景演变非常有必要,也将是决胜关键。
在移动互联网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的当下,线上与线下的界线日趋模糊,而支付技术本身也将势必与应用场景更加密不可分,成为各条无缝生态链的一部分,这些场景生态链的未来走势,即是支付的重心所在。故下面将通过介绍O2O、金融、社交这几个现代生活刚需来窥探支付行业重点服务领域的“去向”。
1、O2O生态化
O2O更多的是个人生活服务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当下热门的O2O在技术层面尚无太大本质提升,更多属于资源性整合、重组产生的生态化效率提升。而完成这种范围广泛的生活服务资源重组需要强大的资本力量支撑,目前国内也只有已上市的互联网巨头能做到,且做得比较好,虽然这次O2O并购潮规模上还远达不到“摩根20世纪初重组新大陆”的级别,但是也算得上轰轰烈烈。
未来这些O2O服务领域都将成为支付技术需要无缝对接的场景,支付技术本身也将随市场需求而变。现扒一扒近年来O2O领域资本并购的三大巨头BAT的路线:
(1)要想富,先修“路”:13年4月到13年底,腾讯和阿里均连续大资金投资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并赶在14年的春节前后上演了令人难忘的“打车补贴大战”。百度则默默地修“易道”、投优步。
(2)要做大,得“拿地”:对O2O来说,地即地图。先是阿里14年初全资收购地图服务公司高德,接着腾讯立刻以第二股东入股四维图新,至于百度,那地图是早有的事了。
(3)有地、路,搞“第三产业”:同样在那纷纷许诺一生一世(13、14年)的碧玉年华。关于旅游的看法,阿里恋上穷游、腾讯执手同城、百度携手去哪儿;关于吃货的追求,阿里注重口碑、腾讯喜欢美大点(美团大众点评)、百度吃起糯米;对于健康的态度,阿里亲睐中信(中信21世纪),腾讯坚持挂号丁香(挂号网和丁香园)、百度甘做医护(网);若说文艺的偏好,阿里只爱文化光华(文化中国、光线、华谊)和优土华数、腾讯争抢光华(光线华谊)柠萌、百度执着爱奇艺和星美,其实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
生活无外乎衣食住行医娱,在BAT这类O2O类巨头火线布局下,O2O领域格局也就此变得在一段时间内相对越来越明朗。
2、金融一体化
大约在09年,一些前瞻的银行家们意识到移动互联网支付,可能在后面几年成为对银行业的一个威胁,但是浪花平静后,支付似乎像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历史使命一样,仅仅成为大金融业的一个后台辅助。
目前而言,随着竞争加剧,金融支付业务本身已经称不上是高门槛了,而此时的支付更多关注所依赖的大金融场景。未来随着人均GDP的继续增长,支付与个人理财、大资管(证券、保、基金、银行理财、信托)、股权投资和交易、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的结合也将更加紧密。
3、支付社交化
什么叫支付社交化?举个例子,现在有些场合,已经不叫支付了,叫做送你一个红包;很多场合,一个点赞、一个表情内涵中已包含用户主动的支付意愿和实践,表述了一种社交化的热情、友好和支持。
也许在不久的未来,社交、商品交换、支付融为一体,并重新回到原始社会的物物交换时期了,但不同的是,未来的物物交换是将货币支付实现后台自动化,而非远古时那种不存在货币的物物交换。同时彼时也不再限于实物,交易对象将可以仅仅是一种情感。
上述趋势的演进过程即为支付的不断深度契合的过程,支付技术本身将随之发展而渐渐后撤到后台,最终变得有影却无踪!
二、内功三部曲
上述各类应用场景对支付过程的高度便利性和无感知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支付本身仍然是金融属性,具有金融安全的基本要求。支付业务的发展可以说是不断在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追逐便利与安全的动态平衡,每当支付便利与安全达到了一个平衡点以后,再追逐便利与安全的提升已然只是运营层面的效率提升,变得愈加徒然和力多功少,此时唯有进行支付技术结构化的革新才能重新推动支付安全与便利再次完成质的飞跃。
就如2011年前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支付宝和银联分别推出互联网无卡快捷支付,并使得支付体验与安全的整体效能获得巨大提升一样;2015年前后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普及,支付宝、腾讯和银联也依次推出了二维码支付、HCE云闪付和APPLE PAY/SAMSUNG PAY,支付体验与安全的整体效能又必然会得到更大的释放。
再试想一下,也许在2025年前后,当移动智能终端(手机、可穿戴式设备)自身的智能化水平、计算能力和使用范围均获得了质的提升之后,那支付也势必需要进行更为本质性的改善,因为那时使用环境已变化太大,任何运营层面的支付流程优化都已无法解决安全与便利的强烈诉求,此时唯有进行支付业务最本质层面的结构性重造,才能再次浴火重生。
当然其实也没那么复杂,通俗点,就是“环境变了(市场),要求高了(安全与便利),身子骨也只能更加硬朗了(技术),自然而然,却又别无他途”。
根据上面的讨论,我们大致可以按照2011年、2015年、2025年三个阶段对新时代下的支付业务进行探讨,并将支付技术本身的演化分为“体验提升、认证下移、结构革命”三段:
1、体验提升
在该阶段,纸币使用逐渐减少,支付逐步实现了电子化。与纸币相比,此时的电子化支付仅仅在形态和验证手段上有所提升。具体如下:
(1)载体:从纸币逐步过渡到了磁条卡、IC卡、U盾等电子载体,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逐步过渡到了互联网无卡支付模式。
(2)验证手段:从之前的人工核验货币真假,过渡到了银行卡安全密钥的本地认证或服务器端联机认证。在该阶段,相关认证需要完全或大部分依赖货币中心组织(发卡行)完成认证。例如,针对目前较为普遍的互联网无卡支付模式,每次均需要重复采集几乎所有信息送往发卡行验证和扣款。
2、认证下移
该阶段通过对支付载体和媒介实施技术升级的方式来有效提高支付效率和体验。与上一阶段最大的不同在于中级阶段实现了支付认证权限的部分下放,而下放的基础是POS、手机、可穿戴设备等支付终端本身的智能化水平获得较大提升。具体体现为支付载体和媒介的创新,如下:
(1)载体:逐渐从磁条卡、IC卡过渡到智能手机实体(如银联HCE云闪付、APPLE PAY\SAMSUNG PAY)、腕表、手环、眼镜、头盔、戒指、衣服等可携带或穿戴式智能终端,而在这些智能实物载体中的支付账户信息可通过“硬件安全域存储”或“软件加密+云端”方式存在。
(2)传输媒介:从接触式刷卡逐步发展成为接触式生物识别(指纹识别、人脸识别、静脉识别等)和非接触式电磁波,而电磁波又可分为可见的光线(二维码图像识别技术、虹膜)和不可见的短波(即常见的银联13.56MhzNFC闪的付技术)及微波(2.4Ghz的NFC技术)。
3、结构“革命”
现在的移动互联网支付,都是基于原有传统银行卡技术的移动互联网化的模拟复制和运营效率提升,并未真正实现从移动互联网甚至物联网技术角度进行彻底的支付模式重构。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普及,支付环境将发生巨变,此时支付终端的智能化水平和计算能力,已经相比以前获得了非常大的提升,支付终端理应主动发挥其自我计算的潜能,自行或者联合其他智能终端形成分布式、集群计算能力,最大程度提升支付网络整体效率和服务能力。而原有模式下的支付安全与便利效能瓶颈,则将通过智能终端的分布式运算能力得到大大解放和提升。
就目前来看,受到比特币区块链技术启发的数字货币很可能在未来成为那个“火星人”。在那时,现有支付产业各方的角色都可能会被重新定义,当然,这一切都还只是相对遥远的未来,这种“跳跃”也可说是惊险的一跳,且仅仅是众多可能性中的一种。
显然,根据上述对支付发展阶段的划分,目前国内支付技术应当尚处于“认证下移”的第二阶段,该阶段的稳固和进阶还需要市场环境和技术水平的更加成熟和普及。
三、数据资产化
就像电影《鹰眼》里看到的一样,大数据将形成新的智能。支付作为基础性的行为支撑数据,只要沾上“生态”的阳光(此处生态,重点是强调数据的足够完整),就必将“泛滥”得不可收拾。既然“鉴往”可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程度上实现“知来”,那么支付数据本身可能将变得价值连城,应用于征信,已经有了芝麻征信、前海征信、考拉征信等等;应用于公共报告,已经有了阿里巴巴时不时的各种公开数据报告,还有近期冷不丁地大“火”一把的各种微信数据公开课;应用于其他商业的精准营销将潜力无限;应用于较新的商业如互联网理财挖财和银联钱包的个人收支分析也势必欣欣向荣。
所以,此处借用一句流行话语:“未来的数据尤其是支付数据很可能成为企业的重要资产”。而唯一的就是需要关注数据隐私问题,但是相信把握好度,在用户意愿、体验、价值相平衡的情况下,一定会产生巨大的市场价值。
四、全球化视野
“谋全局”的更高境界就是全球化生态体系竞争,随着中国跨境旅游的大发展和人民币的逐渐国际化,跨境电商和人民币跨国使用将变得非常普遍,而且Visa和Mastercard也将直接激化支付业的全球竞争。国内支付行业要想实现质的提升,还是得站在全球的视野进行更为开放的布局,真正实现自身的“飞龙在天”。
五、结语
恐龙终究是要灭绝的但也活过很久,在支付行业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唯有保持对“恐龙”体形的适当敬畏,并始终坚持“创新血液”与时代的共振,永无止境地追求天良与伶俐的动态平衡,才能最终成就支付企业百年梦。
作者飞熊,个人微信号 rjcont。声明:本文内容纯粹作者个人观点,并非商业目的,文中如有不准确的地方,还请各位看官海涵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