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3-05-08 10:15
中兴手机的隐痛:欲独立、阻力大
今天虎嗅的头条《一个离职员工对中兴的回望》是一个中兴离职员工从工作环境、公司管理、个人发展表达了对中兴的担忧。下面这篇投稿则是从手机业务在内部的资源和话语权层面提议公司调整。文章写道,中兴手机业务在B2C转型过程中遇到了内部资源分配与业务线“箝制”。就连中兴执行副总裁何士友自己都说,如果要实现大的战略目标,中兴手机业务必须进行调整,有更多的自主权。

不仅华为在羡慕雷军的小米,中兴手机也不例外。

从电信行业走向消费市场、走向粉丝人群的过程中,中兴手机也必然遇到了企业文化、管理体制的箝制。

第5亿部中兴手机下线之际,中兴通讯执行董事、执行副总裁何士友剖露心迹,讲述了中兴手机的隐痛:欲谋求独立,但内部改革阻力太大。 “这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采访之时,何士友刚从手机剪彩的祝贺仪式上走过来,但何士友没有太多兴奋,话里还透着几分疲惫和无奈。

向B2C转型,受到内部资源分配箝制

作为电信设备制造商,中兴通讯的主要市场一向以运营商为主。这是一个B2B的面向主要大客户的市场,但手机业务却需要以消费者的最终体验为核心。

中兴手机面临着从运营商定制B2B商业模式向B2C市场转型,这是中兴手机最大的挑战。何士友自己也强调,中兴手机必须脱离B2B系统的组织构架模式,在渠道、产品和品牌领域进行全面变革。

这几年来,中兴手机业务在B2C转型过程中已经遇到了内部资源分配与业务线“箝制”。中兴手机业务线人员不足万人,与中兴总人数78000相比,仅为12.8%,但2012年中兴终端产品营收258.4亿元,却占公司总收入30.7%。从这些数据中不难看出,中兴手机在人少、投入少的情况下,仍对整个集团作出了很大贡献。这些数据何士友讲得很清楚,也在强调数字之后的对比,这是他的成绩,也突出了他的不容易。

但话锋一转,他说,中兴手机又接到了新任务,即2015年手机业务收入占整个中兴集团收入的50%。

千斤重担之下,何士友开始向集团“发炮”:“但中兴集团还是以B2B系统业务为主的理念和文化、人员人数占比、资源投入比重,与中兴手机目前的付出和贡献不成正比。”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何士友这番“诉苦”的背后,其实是希望中兴集团能给手机业务投入更多资源,而且“在组织架构方面必须改革”,转向更加适应向B2C消费者市场的高效运作。

目前是半独立状态,谋求全独立

当下,中兴手机业务B2C变革的阻力主要来自集团内部,内部对手机业务需要有一个更加开放和积极的心态,支持手机业务形成一个端到端的高效运作的组织架构,这对中兴手机的发展至关重要。

据了解,中兴手机业务目前从供应链、销售到品牌投放等业务执行,都在中兴通讯内部变成了“半独立自主”状态。但半独立状态还不能彻底解决手机业务机制问题,中兴集团内部必须把B2B和B2C的业务组织进行区分。

目前,中兴手机业务的产品规划和交互由手机业务部门负责,但产品的销售和营销主要还依赖于B2B的组织平台,供应链采购和物流也是如此,这也导致从营销、产品到销售、物流等多个方面手机业务还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 “B2C通路”。

如果要实现大的战略目标,中兴手机业务必须进行调整,有更多的自主权。

中兴手机部门成立之初,团队式协作是一个“矩阵”式公司所需要的,但随着集团三大业务线的不断扩大,必须减少业务和平台组织相互之间的“箝制”作用,提高运行效率。

据何士友透露,投资者和资本市场也支持手机业务进行组织变革,而不是目前与B2B系统设备共享一个组织平台。“我认为中兴可以借鉴像诺基亚、以前的西门子、摩托罗拉等系统设备厂商独立终端业务的经验。”

受命要在2015年承担中兴一半的营业额,如此重任之下,中兴手机正在谋求独立。

如何打造消费品牌,思路尚不清晰

今年,中兴手机的目标是打造精品手机,同时在销售渠道、品牌营销等方面也在推行变革。过去中兴90%的市场来自与运营商的合作,在大众市场的消费品牌还需要进一步强化。

中国手机联盟秘书长王艳辉认为,中兴手机下一步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消费者对中兴的品牌定位太低,与中兴自己的产品定位不符,“目前包括中兴在内的大陆品牌近期都在主攻高端市场,个人认为应当首先在1000-2000元中端市场树立品牌,然后再往高端突围。”

据了解,2013年中兴手机的品牌预算将成倍增加,品牌措施会面向年轻消费群体开展一些大型体育及娱乐行销的方式。具体建设将以中国、美国等市场为核心,目标3年内进入全球前五大手机品牌。

中兴、华为同为从电信市场走出来的老牌设备商,同样传统业务包袱沉重,但华为手机的策略比较清晰,如借助华为旗下海思自有处理器的优势,以性价比极优的产品建立在消费者中的高科技形象,快速推出产品树立品牌。

相比之下,中兴的策略不太明显,产品定位本身就模糊不清。中兴本来希望借助高配置高价格的产品,树立高端形象,但其产品本身并没有达到这一目标。

比如去年中旬,中兴推出了高端智能手机产品线——Grand智观系列,并携手中国电信发布了该系列最新产品Grand N970。从产品上看,Grand智观N970,4.3寸超清屏,1.5G双核, CDMA/GSM双模,这个配置其实也就是一部标配手机,1800元左右。

但中兴把这手机定位为高配置手机,号称高端,也做足了高端的噱头。把一部比千元智能机高那么一点点的中档手机冠上所谓“高端”的光环,人们只能看见你中兴对手机定位的糊涂。

中兴手机在品牌定位、市场营销方面的转型仍然艰难。

但中兴更大的隐痛却是体制的掣肘。

作者公众号:李瀛寰,微信搜索添加yinghuanlee。《时代周报》首席记者。站在科技、财经、历史、人文的交叉点,分享独特视角下对科技产业的独家解读。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