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2012年4月谷歌展示了它们的无人驾驶汽车,引发轰动,无人驾驶技术现在被各大汽车厂商确立为未来重要的技术发展方向。
隶属于Google X 项目的谷歌无人驾驶汽车,核心设备是一部价格非常昂贵、目前还无法大规模量产的激光雷达。不计成本的试验项目,真正的市场前景如何,其实并不好说。而实现无人驾驶过程中,并非只有Google Driverless Car一条路。
倚靠目前价格较为低廉的集成摄像头,开发专门的处理芯片,以及潜心十年研发非常精准的识别算法,以色列Mobileye 公司务实且符合市场需求。
Mobileye 创立于1999年,由以色列著名计算机视觉科学家 Ziv Aviram 和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计算机科学系教授阿姆农·沙书亚(Amnon Shashua)等联合创办。2014年8月1日在纽交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市值超过80亿美元。在成功上市之前,Mobileye 融资过十轮。这家99年创建的企业十多年没有盈利过。这也是算法创业公司的通病,需要砸一堆钱进去,还不一定看的到成效。不管在中国还是在全世界,愿意踏踏实实坐下来,耐耐心心的研究算法,专注于算法本身并将之作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的情况非常少 。
十多年的创办历史,Mobileye拥有太多的优势。比如计算机图片的标注历史数据,算法的积累,甚至自己研发了自己的芯片。当然芯片有历史的背景。这些经验并不是其他公司短时间可以超越的。
Mobileye跟谷歌无人驾驶到底有什么区别?
单目摄像头的环境感知与廉价的优势显而易见。可以识别交通标志牌,可以识别车道线,这都不是激光测距仪可以识别的。谷歌的解决方案是高精度的地图,可以精确到2cm ,这样它就不再需要识别交通标志牌,识别车道线来实现无人驾驶。问题也正是出在这个地方,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除了在它当前的城市测试,切换到其他城市就不能使用,因为需要重新绘制地图,另外必须online,因为道路变动。
通过视觉算法创新,谷歌的解决方案可能是几十万美元,现在Mobileye仅仅通过几百美元就实现了,这正是算法最大的意义。
Tesla 在2016年使用了Mobileye的系统
根据外媒的披露,Tesla 令人印象深刻的“自动巡航”软件升级,其实靠的是 Mobileye的技术。
1 - Mobileye strongly implies that the next suite of hardware - 8 cameras on EyeQ3 - coming within months will be all that is needed for autonomous driving - and after that it's all software development.
Mobileye 下一代的硬件套件,是集成了8目摄像头的EyeQ3,它将在未来几个月推出。EyeQ3完全满足自动驾驶的硬件需求,剩下的事就是发展软件和相关算法。
2 - There is neural network "deep learning" going on in the current implementation of Autopilot - regardless of the need for additional cameras in the future。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算法,将很快地应用在无人驾驶技术上。它最大的作用,就是无需更多的摄像头(降低成本)。
3 - There are two SEPARATE groups of "deep learning" fleet learning going on - Tesla's own properietary data set and Mobileye's data set. They are not one and the same, and Tesla is not sharing their own fleet learning with Mobileye.
有两组独立运行的深度学习算法,一个是Tesla 自己收集数据并在不断训练升级自己的无人驾驶系统,一个是 Mobileye 的系统,同样也是随着驾驶数据的收集,训练系统实现真正的无人驾驶。
4 - Deep learning requires a HUGE data set which can only be acquired by having a fleet on the roads doing the learning.By the time other manufacturers actually launch real hands-off autopilot systems Tesla will have raced ahead and have an informational advantage in building a reliable self driving car in real world conditions.
深度学习一般需输入庞大的数据,这只能在真正的路测和驾驶过程中习得。当其他厂商发布真正无人干预自动驾驶的汽车时,Tesla 相对同行将保持优势。因为它们已经积累了庞大的数据,训练了真正可靠的无人驾驶系统。
5 - Mobileye's CEO very subtly criticized Elon Musk for referring to a single camera EyeQ3 setup as "autopilot" rather than simply "Lane Keeping Assist"
第五点就是不满Elon把他家的单摄像头EyeQ3配置称之为autopilot,其实应该还是车道保持。他家下一代的EyeQ3就是Tesla下一代要用的硬件,带8个摄像头。
Mobileye 的技术积累和过往产品特点
之前,Mobileye 的主要产品是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简称 ADAS),以及围绕该系统所推出的多种解决方案。奥迪、宝马、雪铁龙、福特、通用、本田、现代、捷豹、陆虎、尼桑、欧宝、雷诺、丰田和沃尔沃等一共17家汽车品牌都和Mobileye有合作关系。
Mobileye的技术并不使用复杂的雷达、摄像头、传感器和激光测距仪,而是使用价格数百美元的主流摄像头,提供廉价的自动驾驶方案。可以让司机看清汽车、行人或者障碍物,并提醒司机,在必要时让汽车自动刹车。
2016年,Mobileye 从辅助驾驶系统,开始真正迈向自动驾驶汽车。而之前,已经可以做到让汽车阅读交通、街道信号,从而与其它车辆保持适当车距。
Google也在开发自驾汽车,但Mobileye的技术有所不同,Google从A点到B点不需要司机,Mobileye技术则是在行驶时用的。使用Mobileye系统的车辆,并不像谷歌无人驾驶汽车一样智能,仅能够处理在高速公路单行道的驾驶,加速或是按照信号灯进行停车。因为总成本很低,Mobileye的技术能够轻松实现商业化。
ME系统的核心组成部件,其实只有一个:即安装在车辆挡风玻璃内侧的智能摄像机(内置Mobileye开发的专门图像处理芯片)。
沃尔沃的“城市安全系统”和宝马的“车道偏离预警系统”均采用了Mobileye的核心芯片。
Mobileye的视觉智能能力,通过其核心芯片EyeQ2视觉处理器和搭配的一套算法来实现。这套系统的功能特点就是:通过一个高敏感度的摄像头,赋予车辆自身一个观察前方/周围(依据ME系统的等级不同,检测范围不同)的“眼睛”,让车辆学会通过关键特征和轮廓,辨别周围的环境,认出物体(人、自行车、摩托车、行车线、速度标识、其他交通工具);并思考(计算)可能会带来碰撞趋势的人或者其他交通工具,进而对车辆驾驶员在发现危险前的数秒内,通过声音或者图像来提前报警,避免危险发生。
这是某个中国用户写下的亲身经历:
有一次我开车溜号(其实是打瞌睡,汗……因为时差没彻底倒过来),车前横过一个典型的美国大胖子,在我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突然一阵蜂鸣刺破了我的耳膜,瞬间我就被激醒了,本能地踩下刹车的时候,车子的保险杠最后在离那个胖子的肚脐眼,只有88.9厘米(目测)的地方停了下来。当时那个胖子的眼球,瞪得跟老干妈辣酱的瓶盖那么大,肯定是被我吓坏了!
在敬上一句——“I'm sorry,really!”——之后,我便开始琢磨:刚才是什么玩意儿响了一下,救我一命?
翻来覆去,我便把这套“Mobileye”系统给从幕后揪出来了。
刚开始,我以为这套系统能识别障碍物,是与车前雷达协同工作的结果;但是当天我回到姨妈家之后,拿我姨妈家车库房的后墙试了试,这货竟然没!反!应!
哎呦我去!这下好玩了!难不成你还火眼金睛能认出地球人不成?
Mobileye 有强大和精准的交通信息识别和预警能力,但不得不提的是,上面真实案例最后,反映的是Mobileye能识别障碍物的优势,恰巧也正是它的软肋——ME系统无法识别没有明显外部特征和轮廓的障碍物,譬如说路边一个隔离桩,ME系统就识别不出来。需要借助传统的防碰撞雷达,才能提供全面的预警。
总结
倚靠多年研发的算法,硬件实现上只需多个廉价摄像头和专门的图像处理芯片,Mobileye 在辅助驾驶领域领先世界。目前集成更多摄像头的硬件套件的推出,深度学习算法的加持,不断训练的新系统,Mobileye 也在朝着实现真正可靠的无人驾驶发展。
相比谷歌使用不计成本的激光雷达,扫描周围环境,以及必须借助实时地图图像数据的方案,Mobieye的技术路线,是真正的另辟蹊径。
从辅助驾驶系统、半自动驾驶,到完全无人干预的自动驾驶。Mobileye 起码看起来,更为可靠。
注:本文作者杨青山,部分内容来自外媒编译,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以色列创新】:zhongyichuangxin,这里有最In最意想不到的黑科技和以色列高科技产品/公司投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