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虎嗅注:医疗行业说小很小,没有生病就与自己无关;说大也很大,可以在旦夕之间决定人的生死。日前,魏则西去世的事件在网上发酵,反思、谴责之声不绝于耳。从就医、寻医到最后的死亡,整个医疗行业的痛点随处可见,一方面是百度无道德的推广,另一方面是监管力度不足、审查机制的缺失,此外,还有就医常识判断也亟待普及。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企鹅智库,更多信息请关注企鹅智库官方微信。
一名青年的去世,再次引发了公众对于医疗监管和医疗广告营销的讨论、反思。
企鹅智酷面向全国16048名网民进行了针对医疗环境和就医选择的全面调查。并最终按年龄、地域和收入水平,做了精细化数据分析。
我们希望从这些数据和分析中,来呈现整个用户对医疗信息、医疗资源的获取差异性,以及对医疗信心的强弱。
报告中所有数据和解读均来自企鹅智酷。企鹅智酷有独家解释权。第三方转载引用,请勿做任何延伸解读。
报告16点核心干货:
1.高收入人群对医疗广告更憎恶
2.如果医疗广告市场不规范,更易受害的是穷人
3.超过八成用户抵制医院科室外包,低收入群体依然“危险高”
4.超过1/3的人群抗拒就医,乡村更甚于城市
5.大医院更受欢迎,愿意就近就医的用户仅为10%
6.低收入人群对医保的依赖度,是高收入人群的2.5倍
7.低收入群体的大病出国治疗意愿,达到23%
8.对国外医疗方案的倾向性,长期下去会影响整个医疗体系
9.网络成为医疗广告第一平台,但老年人依然在意电视
10.网络医疗欺诈城市更多,电视/户外医疗欺诈村镇更严重
11.从未经历和听说医疗广告欺诈的人群,占比17.1%
12.对网络医疗广告的依赖度,村镇比大城市高1/3
13.超过40%大城市用户表示从不考虑网络医疗广告
14.村镇中这一比例则为35%左右
15.19岁以下年轻人对医疗环境改善保持更多乐观
16.20岁以上用户,悲观情绪达到45%以上
以下为报告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