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6-05-07 10:09

火爆韩剧背后的国家战略

虎嗅注:“韩流”涌动背后的推手是“文化立国”的战略。转自《解放日报


韩剧《太阳的后裔》不仅在韩收获超高收视率、创下了播出电视台近年来的迷你剧收视纪录,在中国视频网站同步播出也掀起了收看热潮,可谓是继《大长今》《来自星星的你》之后的再一次“韩剧狂潮”。


韩剧的走红,其直接受益者不仅仅是韩剧制作方与演员,也包括韩国的文化产业、旅游业等。据韩方统计,在该国文化产业中,每多100美元的输出,就会有400多美元的产业拉动。韩国政府则表示,力争韩国文化产业产值的世界市场份额,由2010年的2.2%提高到2020年的5%,促使韩国成为世界五大文化产业强国之一,最终目标是把韩国建设成为21世纪的文化大国和知识经济的强国。可以说,韩国政府利用韩流在下一盘很大的棋,最终诉求是国家软实力的提升。


不能不说,韩剧背后有“野心”。在国土面积10万平方公里(跟浙江省差不多大)、人口仅5000万(相当于山东省一半),并没有什么传统海外文化市场的韩国,韩剧带动韩国文化产品大规模向外输出,并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创造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政治效益。这确实值得我们关注其背后的成因。


举全力推文化走出去


韩剧的走红其实也就是这20年来的事,而这的确也与政府支持有最直接关系。1998年经济危机发生之后,韩国开始反思经济发展模式,提出“文化立国”的思路,先后制定了《文化产业发展5年计划》《21世纪文化产业设想》等发展规划;并加强文化立法,制订了《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修改了《著作权法》《保护电视电影法》《唱片录像带暨游戏制品法》等多部法律。对文化的财政预算不断加大,2014年韩国政府文化相关预算达到5.3亿韩元,约占国家财政总预算的1.49%。2013年,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为支持韩国文化产品出口,将相关资金支持从当时的1.2亿美元增长到2.2亿美元,增长率超过80%。与此同时,韩国进出口银行为支持韩国文化产业走出国门所提供的资金支援,也将从1.8亿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2.5亿美元。


可以说,韩国对文化的扶持动用的是“举国体制”,不遗余力。为了促使韩国文娱产业的向外输出,韩国政府在全球设立了30多个韩国文化中心,以方便与当地政府和粉丝交流联系。为了推广韩流,韩国政府甚至不惜动用“外交手段”,韩国政府自己出钱购买韩剧版权,在他国电视台免费播放。此外,韩国政府还会通过搭建平台、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援和服务,以促进文化的输出。通过各种手段,韩流冲出亚洲,在拉美、欧洲也日益具有影响力。


文娱产业高度工业化


政府的大力扶持是外因,韩剧的走红归根结底在于韩国文娱产业的高度发达与成熟。一部电视剧包含编、导、演和拍摄制作组、原声制作等多个元素,韩剧里的每个元素都可以进行规模化、专业化、流水线、大批量生产。


拿演员行当来说,韩国流行的是练习生模式,演艺公司相中一大批年轻人,以流水线、科学化、规范化的流程给予他们全套的“韩式培训”。一个练习生从进入培训到最后出道,前后平均需要5年时间,但练习生淘汰率很高,就算出道了也不代表会成功。20个出道艺人里平均只有1个能够在观众那里留下印象,说明韩国娱乐圈的更新率极快。即便这些年来韩国练习生模式的“不人道”遭遇诸多批评,但这种流水线式的偶像培养方式,的确保证了每个出道艺人高标准上线,每个偶像本身也都实力过硬。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韩国顶级演员,单集片酬也仅在1亿韩元左右(60多万元人民币),这在国内是二三线明星的片酬。演员片酬占比不大,充分说明其只是工业化生产中的一环,投资方因此可以将更多金钱用在提升质量的刀刃上。


连艺人都可以规模化“包装”,其他就更不必说了。韩国拍摄制作团队的专业化也是颇有口碑。如今中国许多本土大片的特效都是交给韩国特效公司做,因为对方“尊敬导演,好沟通,能吃苦。但真正关键的,仍然是技术”。比如做一个老虎画面的特效,“一个人不会做特别多的工作,我负责老虎头上的毛,你负责老虎的脚。所以相对比较精,大部分中国的团队做不到分工这么细。”(据《南方周末》)一位国内女明星反映,用韩国的化妆和灯光,上镜效果看上去天然水灵;而碰到我们自己的灯光师打不好光,只能让化妆师使劲扑粉,呈现效果就不都那么理想。正是重视小细节,帮助成就了韩剧画面优美、镜头讲究、原声好听的口碑,连演员的着装、口红等次要素都能掀起时尚潮流。


对于编剧权威绝对尊重


韩剧工业化生产的另一特点是对创意的绝对尊重,流水线的东西是可替代的,但创意却无可取代。韩剧是属于编剧、导演负责制,编剧有权选择导演、演员,即便是一线艺人都得对编剧毕恭毕敬。当然,编剧的权威也来自于剧本,要赢得尊重就必须拿出好的剧本。在这样的机制下,编剧就得不断创新、敢于推陈出新,因此韩剧的好剧本不断,自我更新能力非常强,一次次引领新潮流。就像韩剧二十年来男主角始终在不断进化:白马王子——霸道总裁——穿越——精神病——外星人,编剧借此引入了种种新元素。而在最近的 《太阳的后裔》,内里还是帅哥美女的言情故事,编剧却将人物的身份设定为特种部队战士与医生,将战地、医疗、爱情、主旋律融合为一体。


在中国影视圈明显存在脑体倒挂现象。明星最大,就连毫无演技的所谓“小鲜肉”一部剧都敢叫价几千万,可占制作费用的一大半。编剧地位很低,剧本不断返工、被肆意更改、拿最少的钱、不受制作方待见。其结果是明星虽大牌但演技为零,拍摄制作费用不足只能偷工减料,编剧创新动力不足……如此一来,电视剧怎么会好看?又以什么样的软实力输出?


虽然这些年来,《甄嬛传》《琅琊榜》等国产剧也都曾走红国外,但相较于蔚为壮观的“韩流”,我们走出去的国产剧仍是极少数,在本土之外引起的轰动效应也远逊色于一般韩剧。我们有不断扶持国产剧的文化政策,但国产剧要真正走出去,还得从根本上提升整体制作意识、观念和水平。当我们的每一部剧都能精益求精,首先有诚意感动国人,我们自然不愁电视剧“中国制造”能在国外频频掀起“华流”。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频道:

大 家 都 在 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