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作为一名医学生,毕业后误打误撞地进了一家互联网医疗公司,一年多后离开了。离职快一年了,不像刚入职时那样整天打了鸡血般大谈“风口”、“猪”、“颠覆医疗”、“改变世界”,也不像离职时那样觉得互联网医疗是个死胡同,能够更冷静地看待这个行业的尝试。
互联网颠覆医疗是扯淡
刚进公司的时候,公司打出建设“医疗界的天猫”的口号。不讨论这个理想的大小,只讨论零售电商的成功道路是否可以在医疗行业复制。温故一下零售电商的一些成功原因:
从卖方看:网店不需要实体门面的租金,开店成本大大降低,一大批原先开不起实体商店的人进入零售行业,供给方大大增加,这是零售电商实现第一桶金的基础。
从买方看:商品里的店租被快递费取代,价格更低;物流+电商使购物得以突破了空间的限制,购物的物理成本更低;选择的多样性也促进了消费。
从业务的还原度看:线上的文字、图片、聊天软件以及后来的视频基本能满足卖方展示商品、买方了解商品、双方及时沟通的需求,大多数商品的线下交易过程都能够较好地得到线上还原。
从平台方看:零售电商平台初期并没有威胁到实体零售业,因为早期的网店店主们大都是无法支付高额实体店面租金的人,电商平台并没有与传统的线下行业发生冲突,也不需要传统线下行业资源的帮助,可以说是自己发现新大陆,自己做新蛋糕,自己独享成果。
同样的,从这几方面对比一下医疗行业。
从卖方:医生的数量不会因为互联网的介入而增加,这点无需过多解释;同时,医生看病的效率反而有可能因为采取线上的模式而降低,因为当面的问诊的效率还是要远高于视频问诊的效率,原因主要是网速的问题(不要惊讶,中国的国情就是这样,我经历过的项目里,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从买方看:患者需要的是看好病,也就是找到水平更好的医生。假如医生们都在网上有了自己的虚拟诊所,患者们会像线下一样都往知名大医院的虚拟门诊跑,大医院的爆满程度反而比线下更严重;而患者的选择不会更多,反而更少。从支出上考虑,看病成本主要是检查检验和药品费用,不管线上还是线下,这些占绝对大头的费用一样都少不了。
从业务的还原度看:因为医生看病的过程可以说是一个医生收集患者信息(问诊、体格检查、仪器检查检验)-医生处理信息(分析疾病,思考对策)-医生下达指令(给予患者医嘱)的过程。收集信息的过程里问诊部分可以被视频、音频取代,但体格检查和仪器检查检验是必须要接触患者身体的。即使仪器检查检验里的血液、尿液等从人体获取样本的检验可以通过物流和第三方检验中心解决,但B超、CT等影像学检查依然需要患者本人到场,而如果想通过建设第三方影像学中心来解决这个问题,恐怕只会适得其反地增加医疗成本。
从平台方看:医疗行业可不像零售业那样是一个自由开放的市场,医生做为最重要的资源,一直处于体制内,如何获取医疗资源就是个大难题。有求于人必要给予利益,只是单纯改变了业务模式而没有把蛋糕做大,如何给予医院医生多于原有模式的利益吸引其入伙?而且医院的收入主要来自药品和检查检验,医院怎会愿意这些业务分发给互联网另一端的第三方,并且受制于平台商。
互联网优化医疗过程的几个方向
以我个人的经历说吧。
最近,陪女朋友回母校看病:提前一天用手机挂号;按预约时间提前到,候诊半小时后见到医生;付费用手机(医保不行),没排队;一小时后手机陆续收到检查结果;想要纸质报告单可以去自助打印机上打印;最后结果都出来了还有医生可以咨询;医院也提供药品快递服务。
可以说,整个看病流程已经很好了,比起我在校实习的时候已经进步了很多。本着尽善尽美的态度,还有可以优化的地方是:
最后回答咨询的医生不是就诊的医生,回答得很“绝对正确”,没有实质性的帮助,我想这是这家互联网公司自己请的运营人员或者是系统的回答。按照正常的看病流程,第二天,我会拿着检查报告去找这位医生,然后医生给出下一步的处理建议;其实这个过程是可以通过网络实现的,我也愿意支付一些额外费用,因为不用再跑医院一趟,而相关药品也可以通过快递送到家。
还是我的个人经历。
父亲前年得了糖尿病,我扮演了慢病管理者的角色,同时也借机思考了一下慢病管理与互联网的结合可能。
因为是在异地工作,所以只能通过电话联系。最开始的几周每天一个电话,大致聊天内容是父亲会按照我要求的时间测量血糖值并且告诉我,我为他调整药物和剂量;同时进行各种教育,饮食上的,运动上的,心理上的,并发症早期症状等等。
此后血糖稳定了,每周或几周一次电话,主要是为了记下血糖变化做成excel散点图进行跟踪监测,并在需要去医院检查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肝肾功能等监测指标的时候提醒和督促;当血糖有异样,或者有一些不适症状的时候,父亲也会不定时打电话给我咨询。
医疗过程比较难的部分是确诊的过程,一旦确诊,如果是常见病、多发病,其实都有标准的治疗指南,医生工作相对简单,慢病更是如此。计算机最擅长的就是做有路可循的、标准化的、重复性的工作。
这里联想到《从零到一》这本书里的一个例子,开发人员希望开发出从海量数据信息中识别恐怖分子的应用系统,但筛选的结果不如人工准确,而人工筛选的效率又太低,于是他采用了系统+人工的方式,由系统进行初筛,缩小范围后进行人工筛查,效果很好。
结合我对父亲进行血糖管理的过程,我想慢病的管理很适合走互联网化这条路。慢病管理中需要了解的医疗信息相对简单,可以通过互联网传递完成;系统可以对用户的病情进行监测和初步管理、应对;复杂情况则可以让医疗人员进行处理。这个有点像电商的网购系统,系统自动得完成了商品展示、收款的过程,大部分交易都不需要客服介入。
互联网打破空间限制和利用系统放大资源的优势在慢病管理中似乎是可以发挥的。而且这种模式里的医生不需要什么大专家,本科生都能胜任,医生资源来源的问题大大化解了。
还有工作经历。
在上一家公司是经历了一些远程会诊的项目,简单地说就是一些医生遇到疑难病例的时候会向上一级医院的医生进行咨询。通过这种方式,下级医生确实能够解决问题;患者免去了异地就医的精力和钱财的消耗,愿意支付费用;而上级医生也能得到收益。
从医学和商业的角度,这都是一种不错的模式。事实上这种模式已经存在多年,不少公司都运营的不错,只不过这始终是一个难以规模化的业务,因为归根到底,它还是对优质医疗资源的再分配,而优质医疗资源永远是有限的。
医疗的问题很大一部分是医学的问题
媒体普遍把医疗行业描述成一个问题重重的行业,从百姓的角度叫看病难看病贵,从国家的角度看,是医疗消耗了太多财政。咎其原因,有说医疗资源不足或者是国家医疗制度问题,不过我觉得除了这些原因,很大程度上与医学发展的水平有关,而且很大程度上是没法避免的。
因为医学水平有限,外科手术和抗生素没法解决的问题,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带病生活和长期治疗。上学时,听有一位肝胆外科的医生打趣地说:内科里除了大叶性肺炎,没哪个病是能治愈的。虽说是玩笑话,但也点出了人类现有医学水平的局限。
很多病不能简单、方便、便宜地治愈,所以百姓得一直花钱,国家得一直花钱,所以看病真的贵;因为老百姓总觉得医生能治好绝大多数病,治不好是因为这个医生水平不行,都要去找更好的医生,其实很多时候真的是这个病还没有研究出很好的治疗方法,换哪个医生都一样。
试想一下病原微生物学建立和抗生素发明以前,细菌导致的感染性疾病跟现在的肿瘤一样难治,治起来也很贵;但是有抗生素以后,呼吸道、胃肠道的细菌感染性疾病大都在社区卫生院就能搞定了,这类疾病看起来不难也不贵,因为人类发现了高效的治疗手段。
难的贵的是治疗那些医学还无法治愈的疾病。试想一下,如果未来免疫细胞疗法攻克的肿瘤,杀肿瘤细胞就像现在杀细菌一样高效,大家得了肿瘤也不会往大医院跑了,在社区卫生院输几瓶盐水就好,只不过把盐水里的抗生素换成了免疫细胞就OK了。
但是到了那个时候,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是不是又会出现新的病种,像曾经的感染性疾病,现在的肿瘤一样难治,一样消耗着社会的资源?我悲观的认为是的,所以看病难看病贵应该是会一直伴随着人类的问题——可能在新疗法发明以后,人类寿命延长导致的新病种出现以前的几十年里,人们会觉得看病不难也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