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ista看天下 (ID:vistaweek),作者:罗一,原文标题:《提前上岸的“研0”大学生,休息三天就焦虑到爆炸》,头图来自:《二十不惑》剧照
别说各路媒体难以揣摩当代大学生的心境,连真·大学生,有时候也很难理解自己。
他们擅长在看起来很难快乐的地方寻找快乐,比如当群演在泥里滚得风生水起,做体力活做得精神状态暴涨,爬泰山还有功夫苦中作乐地寻摸男大学生。
却又总是在最该快乐的时候难以快乐。
“研0”,是已经被确定录取,但还未正式入学的“准研究生”的代称。
他们绝大部分是保研或考研上岸的大四学生,也不乏一些二、三战的考生。
从上岸到入学之前的这一段时间,就叫“研0”
保研的学生通常在大四一年都没什么压力;考研上岸,也至少在入学前有4个月的假期。
这预示着研0们本应一身轻松,成为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但在这中国学生的最后一块“合理Gap Year”自留地里,不少研0大学生们却无比焦虑,卷得比大学前三年还要疯。
最近刷到不少关于研0焦虑的话题,底下发帖的大学生看起来每个都精神状态岌岌可危。
有人狂刷实习、有人提早进组,甚至留一个月的“空档期”都像犯了弥天大罪,宁愿进奶茶店被呼来喝去当小时工。
让对学生时代抱有美好幻想的围观群众发出难以置信的惊呼:
“明明上岸了,你们怎么还过得这么焦虑!”
在世界上最快乐的地方焦虑
当同龄人都在狂卷秋招、春招,为一个个被拒的offer抓狂,辗转于各大招聘APP求职时,研0大学生本应该格外轻松。
没有找工作的心理压力,也没有繁重的课业压力。他们理论上可以在三四个月内解决掉毕业论文和实习,然后快乐旅行,或者干脆躺平。
二战考研党连学业任务都省了,实在不能想象有什么可以阻挡他们疯玩一场。
但现实与想象相距甚远。
研0就是不休息
不少研0人刚结束本科阶段的内卷,又马不停蹄地加入研究生阶段的内卷。
按下确认研究生offer的按钮后,保研到某985社科专业的大四学生盖盖这样回忆当时的自己:
“很快乐,但这种快乐甚至没超过一个小时。”
当天下午,她就开始紧张地收集信息、联系导师,还主动领了一整个U盘要阅读的文献,开始了整整一年的啃书生涯。
“其实导师没有主动给我布置什么任务”,她说,“但我担心她看到更好的学生放弃我,想牢牢抓住她。”
为此,她实习、毕业论文、做读书报告三线并行,因为时间太紧张,差点错过毕业论文提交的ddl。
每次周三做完读书报告后,盖盖都会记录下结束时间。因为从这一刻到晚上开始看文献,中间的几个小时,对于她而言是唯一可以心安理得的“gap hour”。
盖盖和朋友的聊天记录
甚至最近刚考研上岸的大学生,在仅剩了两个月不到的研0阶段里,也迫切地想要做点什么。
有人前脚刚复试结束,后脚就踏进了组会讲演。
也有不少研0大学生纯粹是被导师卷了起来。
只要导师选得好,周周组会赛高考,是研究生们的传世经典。
“谁懂啊,研0阶段起得比考研复习还早!”
6点起床先汇报今天准备完成的任务,10点导师睡前还要总结任务进度。
在跟随导师中老年作息的同时,平均每天还要产出一篇文献综述,简直苦不堪言。
有人被一次性列了80本书书单,本来想着拖延两天,结果导师隔天就打来电话抽查。
吓得他从此刻苦阅读,连出去吃顿饭的朋友圈都要偷偷屏蔽导师。
还有人研0就被导师提溜去办公室打“黑工”,连进厂都能拿三瓜两枣的工资,在导师面前只有怨气冲天的无薪加班。
不少保研的研0学生还需要直面另一个问题:实习经历。
为了保研,他们在大学前三年投入了大量时间用于科研和绩点,在实习经历上常常逊色于同龄人。
一旦开始投递实习简历,这种差距就会被无限强调。
小安直到大四确认保研才第一次投递实习简历,没想到人生中第一次入职面试里,就被主管语气严苛地质问:
“和你同龄的学生早就有过三四份实习了,你凭什么没有实习经历?”
这让他一下子着急起来,正式拉开了自己狂刷实习的研0阶段。
从去年9月份确认保研,到今年4月底,小安已经马不停蹄地做了两份实习。
预计5月初离职的他,最近正四处咨询有没有愿意接受保研毕业生的职位,好在研究生入学前能刷完第三份实习,“不至于让这几个月荒废”。
一样着急的还有很多研0大学生。
他们在相关的帖子下分享不同公司的暑假实习生录取限制,誓要卷到最后一刻。
在小某书平台上,研0大学生们的“空档期”已经精确到了以周为单位,多躺两天看起来都是背叛了组织的逃兵。
和任何一个群体一样,更痛苦的总是一边躺平、一边焦虑的人。
Evan的研0生活更符合大多数人的期待:每周一节通识课,能在宿舍睡到自然醒,和同学约着去长沙旅行。但在休息的时间,他还是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每天起早贪黑刷实习、提前进实验室的室友。
在长沙的某个晚上,他和朋友坐在烧烤摊里,大声谈论嘲笑那些还在拼命的“研0卷王”们,颇有点遗世独立的自得感。
但他不得不承认:“嘲笑是因为在意,其实连我自己都没有接受自己的躺平”。
“大学生哪有不卷的自由”
“无论你想不想卷,外部环境一定会影响到你”,Evan对于自己的焦虑这样溯源,“这种环境会让你停不下来的。”
今天的年轻人所面对的互联网,是前所未有的内卷焦虑助推器。
在某社交平台搜索关键词“研0”,跳出来的几乎全都是卷王们的成功路径和经验教训,还常用名校的标签作为卖点:
“交大学姐教你怎样跑赢研0”“武大准研二学长的血泪教训”“赢在暑假”!
世俗成功的路径和经验,通过互联网前所未有地高效传递,同样传递的还有焦虑本身。
《极限挑战》里有一个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环节,叫“起跑线六问”。
让一群高三考生站在操场的同一起跑线上,前方是同一条终点线。
主持人提出六个问题,比如“父母是否大学毕业”“是否为你请过家教”。如果答案是“是”,就前进几步;答案是“否”,就要留在原地,最后得出每个人真正的起跑线。此时落在后面的人就会分外焦急和失落,想要一会儿跑得更快些。
今天的互联网就像这样的活动,当成功的经验和路径足够明晰,你仿佛能看到一条条被各种经验框定好的直线跑道,和一群一览无余的同赛道竞争者。
看到有人因为先天优势或后天努力向前走了好几步时,其他人的焦虑难免不断滋生。
网友@-tangiri 对自己研0的规划是边实习、边学雅思,顺便准备教资考试,有时间再去考一个计算机证书。
他本来对研0没什么具体规划,也无意从事教师行业。
但一次次在社交媒体刷到同龄人考的各种证书,把“他们有,我没有”的对比清晰地摆在眼前。
对未来还没有明确方向的他最终妥协,踏入了这条本来不必要的“证书内卷”之路。
整个社会对“空档期”极端不容忍的氛围也在裹挟着研0。
大多数企业的暑期实习不招已经本科毕业的研0学生,他们就把目光投向了各种兼职,甚至专挑体力活干。
即使这些琐碎的工作并不能为简历增光添彩,但忙惯了、闲不下来的他们,也要借此填满暑假一两个月的空隙。
考研上岸后,乔西看到小某书有很多研0找兼职的帖子。
当她发现大家都在忙忙碌碌,只有自己“无所事事”,就急忙在快餐店找了个后厨兼职的工作。
第一天上班就连续站了9个小时,晚上8点半还在备货清点。第三天,她实在受不了决定离职,但又重新翻起了那条兼职推荐的帖子。
做志愿赚时数、参加文体活动拿学分、刷实习填简历,我们的环境中充斥着一种“总得得到点什么实在的东西”的焦躁不安。
哪怕该放松的时候,也要锻炼社交能力,顺便赚点钱再说。
在研0兼职的话题下,体力活最多。
有人在菜鸟驿站扫包裹,有人跑去健身房门口发传单,端盘子、摇奶茶、公园摆摊卖气球也是热门选择。
“想放松又不敢完全放松”,这是当代年轻人的共同点。
于是最后他们选择干一份体力活兼职,把它归结为至少给大脑放了假。
@萨摩尼耶
“很多人说,你只要不想卷,难道还有人逼你吗?”Evan已经厌倦了不断地回答这个问题。
在他心里,不想卷就要面临整个环境带来的压力,也需要承担落后于人的现实结果。
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学生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不卷的自由”。
“上岸”,21世纪的最大谎言之一
研究生上岸的胜利者,能为自己感到高兴的时间已经越来越短,感受到的快乐也越来越淡。
研究生在读的博主@小狗饲养员 已经很难再单纯地为身边研究生上岸的朋友感到高兴,而是忍不住觉得丧气。
她一位读生化环材专业的同学就读名校,也成绩优异,如果两年前就工作,工资至少是现在offer的两倍。
对于她本人而言,自己文科专业的学历背景,更是可能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困境。
真正让研0大学生陷入焦虑的,还在于从前那套成功路径的崩塌。他们已经对旧的故事失去信心,但却没有一个新的、令人信服的故事来讲述值得期待的未来。
绝大多数研0都即将在2—3年后面临毕业求职,他们明白这才是一场真正的大考。
在变动的环境里,没有人有把握读研是一个更值得投资的选择。
某C9高校在读的博主@i可变函数打本 时常质疑当初二战考研的决定是否值得。
他有一批本科毕业就出来就业的同学,当初拿到的offer甚至比今年硕士毕业来得还要好。
人们渴望的是一种类似于“盼头”的东西,只要不断向好,证明这条路是对的,更好的未来只是时间问题。
但研0大学生的焦虑在于,没有人能证明这条路是对的。
毕竟前一段时间互联网很火的博主弯弯和超超,中传研究生毕业两年的超超,上一份工作还是在海底捞打扫卫生。
博主弯弯和超超视频截图
在今年大学生去干体力活的热潮里,有人坦坦荡荡脱下长衫,更多的人却无法接受这一结局。
盖盖就是其中之一。
小时候路过体力活工作者,她没少被父母教育“如果不读书,你将来就会变成这样”,但支撑自己努力到现在的故事却轰然倒塌了。
“当我发现这一点的时候,在学习上投入的沉没成本已经太多,没有再转弯的余地”,盖盖最终在研0这个节点上下定决心,要在学历这条路上往死里卷,做那个最终找到出路的人。
下滑的恐惧,也戳破了研0大学生对美好未来的幻想泡沫。
当乔西进入研0阶段,才意识到自己人生的高光阶段很可能已经走向了结尾。
虽然是某一本院校的文科生,但三年制的保送研究生却像她的死缓判决书。
她经常梦到自己毕业后在小企业里当文员,负责看打印机。这个梦有时候还会有后续:她因为生育原因被公司开除,从此再也找不到工作。
从当初高考被人人恭喜的巅峰滑落,然后一再下坠。
在没有一条明路的现实里,她和很多研0人一样,迫切地需要抓住点什么。
一件手头能做的事情、一本能提升学术能力的专著,甚至是端盘子一小时兜里多出来的20块钱。
这是摇摇欲坠的岸里,唯一能够让她感受到确定性的东西。
东亚人对于“上岸”的执着是刻在骨子里的。
韩剧《黑暗荣耀》里,文东恩复仇的起点就是二战上岸,成了一名有编制的老师;日剧《重启人生》里,主角以第一世成为公务员为起点,最后一世又走向了成为公务员的结局。但只有真正上了岸的人才能最清晰地体会到,自己所处之处不是坚实的土地,而是一块随时会融化的浮冰。
在#研0焦虑#的话题下,有不少处在这个阶段的大学生正在尝试自我剖析。
当我们发现痛苦和焦虑并不能被“上岸”消解时,才会开始重新凝视“上岸”的意义和重要性。
或许人生本来就没有岸,在水里扑腾才是常态。
就像活着本来也是一件需要用力的事情。而他们真正亟需的不是某一个岸头,而是一个关于未来的盼头,和一份只要想就可以休息的安全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ista看天下 (ID:vistaweek),作者: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