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6-09-22 16:08

给应用号创业泼一碗冷水:不一定能“弯道超车”,也可能是“车毁人亡”

一夜之间,之前还在资本寒冬里苦苦挣扎的人们仿佛找到了新的风口,微信应用号好像是他们创业的救命稻草。不少人说:这是错过微信内容创业之后,人们迎来的第二次微信创业机会。但我却觉得狂热归狂热,应用号创业这件事情背后的一些真相还是值得关注的。


狂热的理由是什么?


应用号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创新,按照张小龙的说法:应用号(也就是“微信小程序平台”的俗称)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让应用成为了“即插即用”的快餐品,解放了硬件带来的限制。



其实订阅号的思路也同样如此,微信搭建了一个集中资源的平台,帮人们省去了漫无目的的寻找过程和繁琐的操作,让人们可以更有效率地进行阅读,这次他们更是大胆地把这个思路借鉴到手机应用上。


用户们很高兴,开发者们更是有理由好好庆祝一番。虽然应用号是个还在内测阶段的新鲜产物,但互联网圈子里已经狂热得不行,不妨来看一看他们狂热背后的理论: 


首先,技术不是问题?在应用号诞生之前,互联网行业已经经历过手游创业的风口、APP创业的风口、Html5创业的风口。这些风口直接刺激了Javascript这些开发语言的普及,开发水准和人才储备都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所以并不是应用号送给了Javascript工程师们一个风口,而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应用号,人们其实已经做好了准备。


其次,创意不是问题?虽然App Store里的那些应用已经包罗万象,但开发者们需要做的并不是做一个全新的App,能够将已有的App完美地移植到微信应用号上,在使用方式上进行创新,对于很多用户来说已经相当受用了。应用号在内测的时候也告诉了开发者,你们会给用户带来“出色的使用体验”。另外微信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出色的后台支撑能力,实际上也为创意的执行降低了不少门槛,总之能动脑子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最后,用户量不是问题?正如前面说过的那样,应用号很好地解放了硬件对于应用使用的限制,让大量的国产千元机重新焕发了生命力,对于开发者而言,他们面对的市场显然更加开阔。更重要的是,微信用自己庞大的用户基数为开发者们背书,应有的推广渠道不再受到机型、操作系统的限制,直接共享微信发展的红利。

 

虽然这三点理论看上去让人信心满满,但创业者还没有到狂欢的时候:小程序平台确实有颠覆这个行业的可能性,但一味的狂热并不能帮你成功创业,面对风口的时候更不能像猪一样傻乎乎地飞起来,在进入应用号大跃进的时代之前,我们需要静下来思考:这次寄托于应用号的创业成功,会不是是很多人的一厢情愿制造的假象?


狂热的背后是什么?


技术不是问题、创意不是问题、用户基数不是问题,这三个理由足以让创业者狂热,但也让创业者产生了错觉。


首先,创业的热情不应该基于一个平台的产生,核心永远是用户需求。这几乎是所有可以用来创业的平台都会遇到的问题,最常见的模式是这样的:“XXX做公众号很火,接一单广告都要收6万,我们也去做一个公众号吧。”“短视频很火,我们搭建团队吧”“直播月入百万,我们是不是该招主播了?”这样的创业场景在一直重复“创业与平台之间的关系,将平台和形式作为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将创业当成了买彩票,“中大彩的那一个不一定是你”。

 

本质上来说,平台扮演的角色永远都是辅助,形式也只是创业的彪马现象,只有不单一依附平台或者有内核的需求还能站得住脚的创意才是真正可行的创业方案。

 

其次,微信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微信用户不代表什么都要。虽然微信已经成为了所有用户的必备装机软件,拥有上亿级别的体量,但不代表每个人特别是创业者面对的对象微信就是他们的全部。就像支付宝强行想要做社交,人们会觉得在“理财软件上聊天”充满违和感一样,微信上不是每个应用每个服务都那么适合的。


如果只是垂涎微信庞大的用户基数,而不去思考自己的产品定位是否适合用应用号的方式去表达,再把其它阶段的创业想法搬到微信上,那么应该号上的创业就会诞生大量的 “伪需求”。

 

最后,没有“弯道超车”,只可能是“撞车”。应用号之所以让很多创业者们感到兴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想起了2012年微信刚刚推出微信订阅号时的场景:当年微信订阅号诞生的时候,由于微信团队运营类似平台的机制不够成熟,第一批入场的微信创业者们利用不少不完善的机制实现了创业的弯道超车,其中的很多人也在日后洗白成为了自媒体圈里的翘楚,他们的故事不断被包装,让后来者眼馋。


不少眼馋这些的创业者他们企图靠在应用号上的“all in”开抓住机会,但弯道超车的机会只有一次,如果大家都一起期待再次弯道超车,可能只能车多撞车翻车了。


老司机请慢慢开


无论是对于微信,还是对于创业者,应用号是个全新领域下的全新产物,不仅仅创业者要支付一定的学习成本,微信也会有自己的试错容量。在这个阶段急于入场的话,无法规避潜在可能出现的风险,人民币玩家当然有能力扛下来,草根创业者会输得倾家荡产。 


想重复订阅号的老路,抓住“先到先得”的机会?正如前面说所的手游创业、App创业、H5创业已经闲置了大量“人才“和”精力“,都在虎视眈眈的应用号市场,哪里还有“先到先得”的可能性。


已经看了太多只会讲故事,被所谓的互联网思维,被所谓的风口麻痹,驶上互联网的高速公路,然后车翻人亡,最后创业案例变成病例最终成为“尸检报告”的故事。


我不希望在应用号的身上听到“徐老师被某某应用号团队感动落泪,当场刷卡投资278万”,“徐老师上厕所捡到了一个价值百万的创业天才”,“00后辍学开发应用号被几位大佬疯抢”,“工匠代码精神为何不破产还能高产“这样的鸡血新闻。


这个行业不缺冲动的热血,也容得下谨慎慢行的老司机。


本文来自微信公共帐号“互联网指北”(hlwzhibei)。转载必须保留作者、公共帐号信息,必须与本文严格一致,不得修改/替换/增减本文包含的任何文字和图片,不得擅自增加小标题、引语、摘要等。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