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3-06-16 16:31

特斯拉开放FSD专利,车企不在乎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utoReport 汽车产经(ID:autoreport),作者:Aki,编辑:于杰,原文标题:《车企“不稀罕”特斯拉FSD专利?》,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前些天,法制日报社中国公司法务研究院发布了《2022新一代汽车专利发展报告》,结论是全球新一代汽车专利布局数量,我国最多。因为拿了专利授权量、公开量两项第一,长城还顺势做了一波宣传。


虽然长城举报比亚迪使用常压油箱那事儿,也牵扯出一些技术专利相关的问题,但总体上看,不论专利、还是公开专利,似乎激发不了太多车企的肾上腺素。‍‍‍‍‍‍‍‍‍‍‍‍‍‍‍‍‍‍‍‍‍‍‍‍‍‍‍‍‍‍‍‍‍‍‍‍‍‍‍‍‍‍


别说是长城,特斯拉公开专利也是一样的境遇。


一周多以前,马斯克放出口风,说愿意将FSD这一技术开放给其他车企。业内多数人士的第一反应是:这是马斯克在为自家的FSD带货。还有主机厂认为:


特斯拉最多是共享底层软件,车企真正想要的东西特斯拉不会给。


“完全开源是不可能的。别忘了,因为源代码的问题,特斯拉起诉过一个入职了小鹏的前特斯拉员工,理由是盗窃商业秘密。”该主机厂人员说。一自动驾驶公司研发人员则表示:“也许可以借鉴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但全自动L4级别的驾驶各自有不同的需求和壁垒。如果特斯拉只开放底层的软件,或者类似Apollo那样做成开源,对我们的作用是不大的。”


中国车企对所谓的公开技术“不感冒”早就成习惯。2021年,比亚迪发布纯电专属平台——e平台3.0,并声称对行业开放共享。但截至目前,只有丰田采用了比亚迪e3.0平台的技术。2023年,比亚迪公开了PHEV核心技术的控制策略以及专利成果,但同样不受车企重视。“混动原理、策略都大相径庭,对于一个车企来讲,买台对标车破解完都可以梳理出他的原理和策略,这个不难。”一位车企的总工程师表示。


‍‍‍‍‍‍假开源、真广告?


关于专利共享,马斯克一向表现得很大方(至少口头上是的)。他曾说:


“特斯拉的目标是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的转变,所以如果我们创建了一个专利组合,妨碍其他公司生产电动汽车的话,那将不符合我们的使命。所以我们公开了所有专利,来帮助其他人以及任何想制造电动汽车的人。”


马斯克认为,在技术方面真正的竞争优势,更重要的是创新速度,而不是拖其他公司的后腿。


“如果你的创新率越高,那你就不用担心保护知识产权了,因为其他公司仅会复制你很多年前做过的东西。”


体现到行动上,2014年底,特斯拉开放了车辆的应用程序接口(API),支持第三方开发者与特斯拉进行更深度的交互。那时,有人将特斯拉评为世界上最开放、包容的电动车企。从成立至今,特斯拉对外公开的专利技术达387项,主要包括电控技术、电池管理技术、电驱系统技术以及高压电气技术。


不过,挖开细节来看,貌似马斯克也没有嘴上说得那么大方。在使用特斯拉专利时,有几个问题需要厘清:


首先,需向特斯拉证明用途为善意使用,是否怀有善意,得特斯拉说了算。


其次,部分专利的商用权并不属于特斯拉,因为为了换取贷款,特斯拉已经将一些专利卖了出去。


此外,还有部分专利也并不为特斯拉独有,而是与丰田、本田、大众等其他公司共同引用。


再者,某些专利技术所选择的技术路线已经过时,包括电机类型、转子工作方式等,甚至连特斯拉都不再选用这些技术。


另外,还有一项吓退合作者的是,一旦使用了特斯拉的专利,也就默认特斯拉可以免费使用你的专利。


总之,主打的就是一个道路曲折。


来源:特斯拉官网


汽车分析师张翔认为,特斯拉的专利共享本质是一个公关行为。通过专利共享,让消费者相信这个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很强。但实际操作起来,并没有多少案例。当然,这肯定不是因为中国车企对特斯拉的技术不感冒,毕竟学习特斯拉已经是国内传统车企的一门必修课。


拿电子电气架构举例。特斯拉Model 3开启了电子电气架构大变革,出现中央计算雏形+位置域,缩短50%整车线束。除特斯拉以外,目前大部分的车企的电子电气架构仍处于早期的功能域控制器阶段,即部分功能集中到了功能域控制器,但还有保留较多分布式模块,即“分布式 ECU+域控制器”的过渡方案。小鹏汽车在电子电气架构方面学习特斯拉走得比较领先,而这种接近也让小鹏在自动驾驶方面取得优势。


“所以说,中国车企并不是不稀罕特斯拉的技术。如果FSD完全开源,我相信很多企业还是会垂涎的。”张翔说。


技术共享是伪命题吗?


真比较起来,国内车企的公开专利数量远比特斯拉大,比如2022年上半年,东风集团就以3295项公开专利位居自主品牌第一,一汽集团、长安汽车、长城汽车等车企的专利公开数量也都超过了2000项。


除了公开专利,近几年,随着电动智能化的道路越来越清晰,车企以及一些智能化供应商也都纷纷打出了“平台共享”的口号。比如,在车机互联平台刚火起来那几年,从阿里上汽的斑马系统到吉利的GKUI系统,再到比亚迪的DiLink智慧生态系统,每一家都宣称能与竞品共享同一平台;纯电动车平台也很类似,从吉利的PMA到比亚迪的e平台,再到大众集团的MEB平台的计划开放,仿佛大家都从封锁时代走向开放时代。


但口号,也就仅仅停留在口号层面了。即便是曾经俘获过东风雪铁龙、斯柯达等外部企业的斑马智行,最后也高开低走,几乎销声匿迹。为什么车企不情愿接受别家的技术?张翔说:“一般很少有企业主动向别的企业去申请他的专利,因为这会让大众感觉这家企业本身缺乏创新性。”除此之外,很少车企愿意共享自家的信息给别人“铺路”。


就拿特斯拉的FSD来说,授权FSD功能将使特斯拉“如虎添翼”。授权之后也意味着FSD能够更快地与海外车企接触合作,特斯拉自动驾驶会以“病毒般”的复制速度扩张,几乎所有的合作车企都在为 FSD 进行道路实验,指数级实验数据的增加,大大加快了 FSD 完全自动驾驶的实现。另外,张翔认为,接受别人的专利也难保有后期的风险。“特斯拉有可能过几年以后,他又宣布某个专利不共享了。假设有一天特斯拉出现企业危机,为了打击竞争对手,他可能会关闭这个共享窗口。”


从操作可行性上看,共享技术也有着多重阻碍。长安汽车一名工程师就表示,即便拿到比亚迪的混动技术,用处也不大。


“不是说比亚迪的技术没有价值,而是每一家的发动机、电机都不一样,别人的原理、策略不能完全借用,需要根据自己家动力总成情况重新匹配调校。”


尤其在汽车行业技术革命浪潮高涨的当下,和华为这些强势供应商合作都被嘲笑是丢了灵魂,更何况直接把别人公开的技术拿来自用,岂不是做实了比别人落后?所以,财务状况和能力尚可的情况下,车企大概都会苟住最后的尊严。


写在最后


在医药行业,开放专利是一件业内业外都喜闻乐见的事。因为其他企业一旦获得了仿制权,药品价格便能大幅降低,患者对药品的可及性也能提高。然而在汽车行业,“共享专利”离真正的共享都还很遥远。


2017年上海车展上,百度宣布其apollo计划向合作伙伴免费开放无人驾驶能力。当时有权威媒体判断百度的这一举动,将使全球其他无人驾驶团队的数百亿美金研发投入“打了水漂”。但事实证明,care的人不多。


当然,有没有人care,还跟技术的先进性相关。此次特斯拉宣布公开的FSD专利属于其核心技术,而且是被全球车企争相研究的标杆性技术,所以要说车企一点不care,那也是不太可能。


而且公道地说,多年来特斯拉的开源举措整体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大环境。其一些专利被高频引用,也为电动车行业发展提供了研发思路。


虽说,这些专利能否得到有效移植和使用还有很多问号,但也确实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所以最后只能呼吁一下马同学,咱专利开源可以再大方一点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utoReport 汽车产经(ID:autoreport),作者:Aki,编辑:于杰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文集: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