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3-06-20 20:21
由创新看人口生育率下降的影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观察家 (ID:eeoobserver),作者:孙树强,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今年以来,人口相关的信息时常占据各类媒体的显著位置,其中多数消息都与人口生育率和总规模下降相关。例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曾经人口持续增长的一线城市在2022年都出现了人口下降,其中北京已经连续7年人口负增长,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这些城市生育水平不断降低。


2022年末我国人口总规模为14.1175亿,较2021年减少85万人,61年来首次出现人口下降;全年出生人口仅为956万,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为负。据联合国人口司的预测数据,今年4月中旬,印度人口已经达到14.24亿,超过中国成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人口生育率下降、人口规模减少、人口老龄化水平提高将成为中国面临的一个重要现象和需要有效解决的问题。人口规模及结构变化将对经济社会产生一系列影响,如劳动力供给下降、储蓄和消费规模、结构发生改变、财政负担加重,等等。然而,人口规模和年龄结构变化还会从创新的角度对经济社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实现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创新活动所产生的各种新技术、新发明、新产品,可以说,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人口是推动创新的根本因素。创新需要一定规模的高素质年轻人口,在合适的激励机制下,高素质年轻人口规模与创新呈正相关关系。没有适当的人口规模和合理的年龄结构,创新会受到较大影响,最终也会制约经济社会发展。


携程网创始人、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梁建章的新书《人口战略:人口如何影响经济和创新》从创新的角度探讨了人口生育率下降的影响。人口生育率下降会导致未来年轻人口减少,甚至整体人口规模下降,人口老龄化加重,这对创新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梁建章很早就关注人口问题,在十几年前就出版了书籍《中国人太多了吗》来分析生育率下降以及年轻人口正在迅速减少这一现象。在最近出版的这本新书中,作者着重强调人口对创新的影响。由于创新对于经济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生育率下降甚至人口规模缩小对于一个国家发展进程的影响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生育率下降通过创新,对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归结起来,人口对经济的影响可以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来分析。探讨人口对创新的影响主要是从供给的角度来看问题。经济学内生增长理论表明,由于资本积累面临边际产出递减规律制约,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来自于创新所引致的生产率不断提高。


对于经济后发国家来说,尚可以吸收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但对于接近于创新前沿的国家来说,要更多依靠自身的创新能力。创新对于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中国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决定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和战略举措。”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创新主要来自于研发活动,大规模高素质的年轻人在研发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持续创新的基础。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一个创新力模型,将创新力作为人口数量、人口能力、内部交流量和外部交流量的函数,人口数量、人口能力、内部交流量和外部交流量分别对应于人口规模效应、人口老龄化效应、人口集聚效应和人口流动效应。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称为创新力模型,但模型并没有定量的结果,只是分析问题的一个框架。


人口数量好理解,就是指人口的多寡。人口多少一方面代表着市场规模的大小,另一方面也代表着开展创新的人口基数情况。人口能力是指人口中平均的个人能力,包括天分、教育、经验、精力、沟通能力和冒险能力等。内部交流量和外部交流量是指本国交流和与外国交流的畅通性,可以涵盖信息、商品、资金等多种形式。创新力模型是全书的核心框架,书中的内容主要围绕这个模型进行组织阐述。


生育率下降会直接影响人口数量和人口能力,进而对一个经济体的创新力产生明显影响。同时,为了应对人口规模下降对创新产生的负面影响,需要加强与外部的交流,甚至需要加大接纳移民的力度。移民会降低人口下降的速度,大规模的移民加上移民的生育水平较高,甚至会使总体人口增加。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总和生育率为1.3,远低于2.1的人口更替生育率;一些大城市的生育率已经降到了1以下。从全球来看,1.3也是比较低的水平。据相关报道,今年5月20日,全国多数地区结婚登记人数都出现了下降,这一方面反映了适龄结婚人口的减少,另一方面也预示着未来人口出生规模的下降。最近时常见诸报道的幼儿园生源荒、医院新出生儿明显减少都证明了我国生育形势的严峻性。


人口数量和规模效应


对于人口的认识是多方面的,主要取决于当时当地的环境。在工业革命之前,世界基本上处于马尔萨斯陷阱之中,人口规模会因收入水平提高而扩大,也会将收入水平再次拉回到生存线附近,此时,人口对于经济来说是一种负担。但在现代工业和服务业占主导的经济中,马尔萨斯陷阱的逻辑已不再适用。在现代多数经济体快速发展过程中,众多的劳动力人口又意味着人口红利水平较高,会降低劳动力成本和商品价格,进而使出口商品在世界市场上占有较大优势。


人还是消费者,人口多少也意味着消费市场规模的大小。一个1亿人的消费市场与10亿人的消费市场不可同日而语。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14亿人的市场规模对于所有企业来说都有足够的吸引力,也吸引很多国际企业积极开拓中国市场,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


对于很多产品来说,消费市场就意味着一切。在创新成本较高和风险较大的情况下,只有消费市场规模足够大,创新才会有利可图,市场规模太小会使很多创新根本就不会发生。从这个角度看,人口数量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决定因素。


有人会说,在全球化时代,单个国家的市场并不是最重要的,企业可以将产品出口到国外,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在全球化顺风顺水的时候这种情况是成立的,但在全球化退潮时期,企业利用国际市场会存在很多障碍和困难。美国针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挑起的贸易争端使我们对这一点感受非常深刻。


从创新的角度看,人口也是重要影响因素。李约瑟之谜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古代在科学技术方面做出了很多贡献,但科学和工业革命却没有发生在中国?对于这个问题的一种解释就是在古代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在严谨的科学实验并没有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人口规模对非实验性创新会产生重要影响,即人口越多,可能会有更多的人做出发明、创新。即使在现代科技环境下,人口规模也会对创新产生较大影响。较大人口规模为创新提供了基础的人才库,从这个角度看,人口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或许有人会用目前中国青年失业率较高来反驳人口数量的好处,这样看问题主要是没有区分短期和长期。短期内,青年失业率较高是客观存在的现象,主要是由于经济暂时波动造成的,但这完全不能否定人口长期对经济的积极作用。


人口能力和人口老龄化效应


人口能力包括教育、精力、经验、承担风险等很多方面。一般来说,高素质的年轻人口越多,人口能力越大。由此来看,大规模年轻人口是创新的重要基础。正常来说,一个人在30~40岁之间最有创造力,因为此时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而且精力依然充沛,思维较为活跃。


有分析表明,过去100年中300项最伟大的发明,有72%是由年龄在30~49岁的人做出的,这中间又有42%是由年龄30多岁的年轻人发明的。从诺贝尔奖获奖者做出科学贡献的年龄看,多数科学家在30岁左右就实现了研究突破,很少有科学家在年纪较大时做出了获得诺贝尔奖的科研成果。


从创业的角度看,30岁左右是最适合创业的年龄。这样的例子可谓是俯拾即是,乔布斯与沃兹尼亚克、韦恩联合创立苹果公司时只有21岁,比尔·盖茨创立微软时尚不到20岁,1995年至2002年,20多岁的马斯克与合伙人创立了3家公司,其中包括PayPal,31岁时创立了太空探索技术公司。


作者在书中也提到了他自己的例子。作者与其他三位联合创始人创办携程网时只有29岁,其他三位也都是30多岁。年轻人更适合创业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创业是一项长期的高风险投资,创业者会投入大量资金、时间和精力,而且创业失败的概率很高。所以,年轻人才更愿意去冒险,失败了也可以承担后果,成功后则有更多的时间来享受丰厚的回报。


因此,保持人口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维持合理的人口年龄结构,尤其是使年轻人口的规模和比例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而提高年轻人的比例根源就在于保持较高的生育水平。若人口生育率持续下降以及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提升,将会对创新创业产生一定影响。


内部交流和集聚效应


交流有助于创新似乎是没有疑问的。在学校读书期间,我们都知道各种研讨会、讨论班对于碰撞思想、完善论文非常重要。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一般存在语言、签证、文化、政治等障碍,一国之内的交流要通畅得多。


但也不是一点障碍没有,如果不同地区对商品、资金、人才等流动设置一些壁垒,那么在一国之内的交流也就不会很顺畅。例如,我国在城乡之间人口流动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户籍;又如,正在推进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就意在消除商品、要素在全国各地自由流动的障碍,加强不同地区之间商品、要素、人员的流动。


目前,由于通信技术的发展,在不同地区的人们交流似乎不是问题,即使是不同国家的人,随时都可以沟通联系。但有些情况下,非接触式交流与面对面交流的效果还是有很大差别。


新冠疫情这三年在非接触式交流与接触式交流的差别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例证。疫情促使很多工作都通过互联网完成,很多会议都是线上进行,不同地区的同事之间可能有几年都没见面,而新入职的同事之间甚至都不怎么熟悉。非接触式交流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使人感到有些情况下确实不如面对面交流的效果深入、有效。


集聚经济理论认为,较高的经济密度可以通过共享、匹配以及知识溢出等途径影响企业创新。学术上的研究为此提供了佐证,最新一期的《经济学(季刊)》刊发了一篇题为《集聚与创新——来自摩天大楼建设的证据》的文章,研究了我国摩天大楼建造对周围企业创新的影响。


这篇文章为人口集聚、交流对创新会产生积极作用提供了证据。文章研究发现,对于大城市来说,摩天大楼的建设显著地增加了其周围1千米范围内企业的创新。传导机制分析表明,摩天大楼建造所造成的周围人口密度的增加以及周围企业与所在城市内部企业之间的知识共享是摩天大楼建设影响企业创新的重要途径。


外部交流和流动效应


面对未来的人口老龄化和生育率下降,保持对外交流对于创新至关重要。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对于国家来说,保持开放是获得进步的前提。创新的前提是要站在巨人的肩上,这个巨人的肩膀是全世界人类知识的结晶,本国的知识积累只是全部知识的一部分。与整个世界相比,一个国家在很多方面都是渺小的,要进行前沿创新,势必要竭力借鉴吸收全人类不断增长的有益知识。


面对人口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规模减少的现状,维持人口规模和结构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接受移民。目前,各地区之间的“抢人大战”不时上演,为到本地区定居人口提供很多激励措施。例如,我所在的沈阳市最近举办了“博士沈阳行”活动,为到沈阳工作的博士提供优惠的条件。


也许,也可以逐渐放宽移民的限制条件,尤其是对高素质人才移民敞开大门。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在接受外国移民方面,还有很多基础性工作要做,例如,要提高签证的便利性,逐渐完善国内移民的相关制度,减少移民的相关障碍。


日本的经验与教训


二战之后,日本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一跃而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与此同时,日本企业也在国际上非常有竞争力,电子工业、汽车、工业设备等领域都有日本企业处于领先地位。1990年,在国家竞争力排名中,日本高居榜首。日本经济快速发展以及企业极具竞争力与人口年龄结构有直接关系。20世纪70年代以前,日本人口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生育率也保持在人口更替水平以上,但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日本生育水平明显下降。


进入1990年代之后,日本人口生育率下降的形势越来越严重,老龄化水平快速提升,日本经济的命运也开始反转。人口老龄化使日本创新的引擎失去了动力,最具创新精神的日本公司开始变得迟缓和保守。无论是互联网浪潮,还是智能化革命,几乎看不到日本公司的身影。2008年,在最具竞争力国家排名中,日本降到了第20位。


汽车产业曾是日本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丰田、本田等车企在享誉全球,然而在最近的汽车电气化、智能化潮流中,日本车企步伐明显落后。特斯拉和比亚迪等车企已经在电气化道路上走了很远,日本的车企才刚刚起步,丰田今年才发布首款纯电动汽车,而且竞争力并不强。


受电动汽车竞争影响,前几年在中大型SUV领域独占鳌头的丰田汉兰达,去年以来销售也明显出现了颓势。之前,汉兰达在每个月销量都能达到1万多辆,而且购车者还要等几个月甚至加价提车,但最近几个月汉兰达的销量连5000辆都不到。


出现上述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日本生育率下降、人口老龄化严重。目前,日本65岁以上的人口占比已接近30%。日本企业管理层年龄越来越大,企业思想保守、行动缓慢、流程僵化。据报道,最近丰田汽车更换社长,主要是由于对电气化反应迟缓,引起了投资者的不满和环保人士的批评。使问题更加严重的是,当年纪较大的人占据企业领导岗位后,会倾向于让晋升标准变得更加保守、更重资历,年轻人晋升困难,一些开放、新奇的思想也可能会被视为异类。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堀江贵文的例子。1990年代后期,20多岁的堀江贵文与同学创办了一家名叫“活力门”的互联网门户网站,获得了较大成功,2000年在东京交易所顺利上市,并对传统媒体形成了挑战。堀江贵文特立独行、思想开放、行为高调;例如,工作时穿T恤而不是正装,与模特约会,开豪华跑车,公然挑战和批评现状,等等。


他的这些行为不被日本社会所接受,当他试图收购一家电视台时被起诉了,后来因为财务问题而被捕入狱,保释出狱后他变得低调收敛,几乎销声匿迹。他的失败对不甘墨守成规、试图挑战现状的日本年轻人造成了很大打击。实际上,创新需要的就是思路开阔、天马行空,甚至不走寻常路。循规蹈矩、亦步亦趋很难做出有影响力的创新。


美国的情况


对于保持人口规模及合理的人口结构来说,美国的情况值得参考。美国目前有3.3亿人口,能够保持人口规模逐渐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接受全球移民,这也是美国在创新上占据全球领先位置的原因。


由于在科技方面的领先优势及其相对开放性,美国能吸引来自全球最优秀的学生和学者。美国每年接受移民的数量居全球首位。目前,美国每年吸收50~100万的移民,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人口。一些研究显示,移民往往更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与美国本土人口相比,美国的高技能移民在申请专利上的概率约为本土人口的两倍,创业成功的概率要高出30%。


美国在吸引移民方面具有优势还在于其已经具有庞大的移民基础,这一典型的网络效应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然而,目前美国国内政治已成为移民的障碍,为了转移矛盾,美国会将一些自身的问题归咎于移民,如将移民作为不平等和失业的替罪羊,受此影响移民政策有时也会发生变化,甚至会出台限制移民的严厉措施。从创新的角度来看,限制移民将会对美国自身产生不利影响。


生育率下降的因素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在年轻人更注重对孩子的人力资本投资(而不是生育更多的孩子)、更注重休闲以及生育观念发生变化等因素作用下,生育率下降是一个全球现象,也可以说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征事实。但对于我国来说,还有一些特殊因素加剧了生育率下降的趋势。


一是教育内卷。孩子教育压力非常大,家长需要为孩子教育付出大量的精力和经济成本。尤其是在教育内卷的背景下,孩子高中之前的教育问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生育意愿。


二是部分城市高房价对年轻人造成了很大压力。一些大城市的房价相对于人们的收入来说非常高,偿还房贷已经压力不小,年轻人不愿也不敢多生孩子。


三是面临严重的看护困难。托育机构非常少,孩子父母如果都正常工作,就不得不依靠老人或雇人来看护孩子。随着老人年龄的增大,二孩三孩看护已力不从心,雇人看护又是一笔不小的成本。


我的孩子正在上小学,对教育内卷略有感受,但并没有初中高中学生家长感受那么深刻。对于孩子看护问题则是非常有感触,从我自己来说,生育二孩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如何看护。


从应对措施来看,梁建章认为应该推进教育改革,降低孩子和家长的教育压力;提高生育补贴,降低养育孩子的经济压力;加快建设托育机构,解决0~3岁孩子的托育问题;延长育产假,给予女性权利更多保障,等等。


确实,从经济激励的角度出台一些鼓励政策,可以对生育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生育还受一些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如观念的转变。在有些情况下,非经济因素可能发挥的作用更大。因此,对于决策者来说,转变生育观念可能不太容易,但一定要在可以作为的方面为生育提供尽可能友好的环境。目前,已经有一些地区出台了支持生育的政策,如提供一定的补贴,但力度还需要加大。


人者,国之大事,不可不察。生育率下降对中国人口规模和结构将产生重要影响,而人口规模和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也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逻辑面临重大转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最近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要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安排,完善新时代人口发展战略,认识、适应、引领人口发展新常态,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努力保持适度生育水平和人口规模,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我国关于人口的顶层定向已经明确,可以预期,未来将会逐渐出台更多支持人口生育和提高人口素质的政策。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观察家 (ID:eeoobserver),作者:孙树强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