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3-07-21 08:56
10个人中有4个恐飞,这绝不是矫情

10天前,国航CA1524在飞行时遇到晴空颠簸,一名乘客和一名空姐因此受伤。这种情况或许并不会成为个例,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飞机剧烈颠簸的情况只会越来越频繁。在这条新闻的评论区,你可以轻易捕捉到网友对飞行的恐惧正在激增。非必要不飞行,成了不少网友的共识。但其实早在这次颠簸事件之前,恐惧飞行的人就已不在少数。飞机上的每一秒,于他们而言都是煎熬。


他们被统称为“恐飞族”,数量庞大到远超过你的想象——平均每10个人里,有4个都是恐飞人士。恐飞的人,究竟在害怕些什么?遇到非飞不可的情况,恐飞族真的只能“顶硬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ID:new-weekly),作者:李大尔,编辑:道喵叽,题图来自:《碟中谍5:神秘国度》


中国民航有长达12年的零空难记录;


人类死于心脏病的概率为五分之一,死于飞行的概率是两万分之一;


对于一架拥有两部发动机的飞机来说,发动机同时全部坏掉的概率是十亿分之一;


就算飞机的所有发动机都坏了,飞机也不可能像石头一样“从天而降”,它可以继续轻松滑翔240-320公里。在这期间,飞行员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找到安全着陆的地方;


......


以上这些事实,恐飞患者或许比任何人都还要熟悉,但再多的“安全数据”都赶不走恐飞人士的焦虑。


在恐飞这件事上,统计学终究输给了心理学。


恐的点各不相同,唯独煎熬相通


拥有15年恐飞史的小孔早已习惯在飞机上的煎熬,他最羡慕那些一登机就秒睡的人。


小孔回想起自己上一次的飞行,是4年前从伦敦回上海,他害怕得一直蜷缩在自己的座位上。


整整12个小时,他始终保持清醒,不吃不喝,没去厕所,到上海的第二天,脚都肿了。


这是一个常见的恐飞人士的经历,搭乘飞机早已成了他们的死穴。


而类似的恐飞患者,在全世界究竟有多少?


来自心理学界权威学术期刊《BMC Psychiatry》的一组数据表明:在工业化国家,多达40%的人害怕飞行,另外20%的人在飞行期间感到强烈的恐惧情绪。也就是说,每10个人中,至少有4个人不敢坐飞机。


庞大的群体中,穿插着各类不同的恐惧。有人恐惧的是飞机起飞或下降时带来的超重失重,这种失控体验,不仅让人头晕,还会给平衡系统敏感的人,带来极大的不安全感;有的人是因为恐高或幽闭恐惧症,也有的人是因为广场恐惧症(在一个无法逃离的环境,恐惧发作时也没有人可以帮助自己)


插个题外话:如此庞大的恐飞群体,似乎从未被正视。在学术界,与之相关的研究也少之又少。知网输入关键词,你只能看到个位数的检索结果。(图/知网截图)


与大多数恐惧症一样,后天性恐飞的数量远多于先天性恐飞。也就是说,某一次伴随有强烈颠簸的糟糕飞行体验,或在飞行中突然的一些恐怖联想,都会成为恐飞的诱因。曾经目睹空难的人,也会因此开始惧怕飞行。


在飞行已成为难以取代的交通工具的时代,恐飞患者极易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即“恐飞→抗焦虑失败→偶尔取消飞行安排→暂时感觉良好实则恐惧加重→继续恐飞”。


由此,恐飞情绪变得更加难以根除。


恐飞就是矫情?


恐飞为什么难以通过努力克服?这还得从我们的大脑结构讲起。


在人脑中,有一个叫杏仁核的组织,它最大的作用就是给机体反馈情绪。在外部的图像和声音来到大脑负责思考的区域时,它们最先到达你的杏仁核。大脑会根据杏仁核汇报的危机情况,来判断是否需要立马分泌肾上腺素,进入备战模式。


而恐飞的直接原因,就是杏仁核的误报。这是人类2亿年来进化的结果,杏仁核只为生存服务,而不保证准确性。


对于恐飞症患者而言,恐惧之所以难以褪去,是因为每一次因飞行而感到紧张时,他们的杏仁核都会像一个唱片刻录机一样,把“飞机”和“恐惧”刻录在一起,以至于下一次,就算他们只是在网上刷到了一张飞机的照片,恐惧依旧会被立马唤醒。


连接杏仁核和大脑皮层之间的神经都是单向的,这也就是说,杏仁核只能单方面地向大脑皮层输送恐惧的信号,但是大脑皮层却没法把正确和真实的信息传回杏仁核,翻译过来就是“你只能静静地看着我发疯”


或许有人会好奇,同样经历过不愉快的飞行,为什么有些人会发展为恐飞症,有些人就不会留下心理阴影呢?


这与遗传因素有很大关系,家族中有焦虑症的人,更容易得恐飞症。


此外,习惯控制周围环境的人,也更容易变为恐飞族。


有人会觉得,地面交通的危险系数也很高,但是如果出了车祸,起码我还能想想办法,但如果是在空中,我真的发挥不了任何主观能动性。


韩寒恐飞,但是据说他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亲自去学开飞机,这样的话,就算飞行员有了意外,自己也可以控制飞机。当然,没有人知道这种方式是不是能根除他的恐惧症。(图/《晓说》截图)


不停歇地思考“如果",是这类群体最常见的思维模式,而这也是恐惧症的最大诱饵,当你一旦上钩,你的脑子里就只会被一些非理性的恐惧占据。


一位名叫Elaine Iljon Foreman的心理学家,就曾患有恐飞症,也研究过恐飞症。她说:就算我是一只有九条命的猫,我也会为即将到来的第十次夺命飞行感到担心。


人类大脑的缺陷就在于此,宁愿相信自己处于危险之中,也不愿承认自己是不理智的。恐飞症患者亦如此,明知自己是思虑过度,却无法停止恐惧。


吃药喝酒?有用但不多


恐飞症难以应对,但不意味着毫无办法。我们采访了周围的几位恐飞症患者,他们分别采取的三种应对方式,都十分具有代表性:


受访者A(也就是上文中的脚肿男士):不坐飞机。现在旅游都选择在国内可以高铁到达的地方,也很少出差。


受访者B:尽量减少乘坐飞机,但是有时也无法避免,只能硬着头皮坐,非常恐惧,紧张到极致的时候会写遗书分散注意力。


受访者C:该坐还得坐,但是会吃药。现在,她每次飞行之前都会去医院挂号,因为那些精神类药物无法在药店随便买到。吃药后会感觉放松很多,对飞行也没有感到过度恐惧了。


目前看来,似乎只有第三位找到了真正有效的处理方式。


其实,在应对恐飞症这件事上,早就有人尝试过喝酒与吃药。但值得注意的是,和生活中遇到的许多问题一样,酒精和精神药物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甚至有不少人在长期服用后形成了极大的耐药性,导致了恐惧症的复发。


除此之外,还有VR疗法(本质上应该还是脱敏疗法,但有争议,研究表明它有助于降低主观焦虑,但结果是不一致的改善回避行为)、EMDR疗法(使用眼球运动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从而产生镇静反应)、冥想或腹式呼吸(这个已经被说烂了,但只要掌握后依旧可以达到缓解焦虑的效果)以及治根的认知疗法。


这其中,一位名为David Carbonell的心理学家提供的认知疗法,已经被证实对诸多恐飞患者奏效。


他指出,通常情况下,是我们有了危险,才会开始恐惧,但对于大多数恐飞族,是没有遇到危险,便已有了恐惧,且会觉得自己已经陷入了危机。


这种心理,来自于大脑对我们自身不切实际的预期。我们真正需要克服的不是恐惧本身,而是逃避恐惧、和恐惧battle的习惯。因为这些宛如在沼泽地里挣扎的行为,只会强化你们的恐惧症。


这不是一个能靠意志力解决的问题。你需要做的,可能是习惯一飞行就伴有恐惧。


通过分心或逃避来短期缓解焦虑是适得其反地会干扰有效治疗的方法,因此会长期维持焦虑。也有实验表明,注意力分散组和注意力集中组之间在血压、心率和皮肤导电反应水平上没有差异。(图/pexels)


他还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恐惧就像一只狗,你逃,它只会追得更紧。你和它对打,它会咬回来。所以,不如尝试和它一起玩起来。


把你自己从受害者的角色转换为观察者的角色,尝试在恐惧飞行的过程中,把自己所有的感受记录下来,甚至可以写成段子。


或许在你再看一遍的时候,那种荒谬感会逐渐消解你的恐惧。


还有一些常见的尝试是:闭上眼睛不看窗外,但这只会让你的触觉更加灵敏,让你的恐惧加倍。(图/pexels)


当然,每个人的恐飞诱因都各不相同,针对恐飞症的疗法也要因人而异。最好的还是寻求专业的咨询师,而不是回避飞行。


毕竟,你恐惧的或许不是飞行,而是恐惧本身。


参考资料:

1.Overcoming the Fear of Flying: A Guide to Conquering Your Fears,aero inside,2023年7月

2.全球变暖导致飞机颠簸增加,广州日报,2023年6月

3.Tips for Coping with the Fear of Flying,fearofflying.com,2023年3月

4.Fly Away Fear: Overcoming your Fear of Flying,Elaine Iljon Foreman,2018年3月

5.Diaphragmatic breathing during virtual reality exposure therapy for aviophobia: functional coping strategy or avoidance behavior? a pilot study ,BMC Psychiatry,2017年

6.Fear of Flying Workbook: Overcome Your Anticipatory Anxiety and Develop Skills for Flying with Confidence,Ulysses Press,2017年3月

空姐"恐飞":上飞机发抖冒汗 在医院遇同事 ,芜湖新闻网,2016年5月

7.运用虚拟现实暴露疗法治疗飞行恐惧症的研究述评,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年9月

8.Mechanisms of exposure therapy: How neuroscience can improve psychological treatments for anxiety disorders,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2007年7月

9.Treatment of specific phobia in adults,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2007年4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ID:new-weekly),作者:李大尔,编辑:道喵叽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文集: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