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资讯
视频
前沿科技
车与出行
商业消费
社会文化
金融财经
出海
国际热点
游戏娱乐
健康
书影音
医疗
3C数码
观点
其他
虎嗅视界
24小时
专题/活动
虎嗅智库
登录
极速注册
取消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数码
互联网
数码
互联网
热搜词
钟睒睒
网红
楼市
房地产
城中村
短视频
货币
经济增长
字节跳动
账号或密码错误
2013-08-10 14:38
网络内容的 1/9/90 定律
Mr.Jamie
90% 的网络社群参与者只观赏内容,9% 会进一步加入讨论,而只有 1% 会积极创作新内容。-1% Rule
2007、2008 年,当我在经营旅游社群网站 Sosauce 时,观察到了这个有趣的现象 ── 每个月到访的数十万使用者中,只有几百人会积极的写游记、贴照片,几千人会参与评分与讨论,而剩下的绝大多数人,都只是来浏览内容的。现在经营的 MR JAMIE 网志也有类似的情况,每天的 5,000-10,000 名访客里面,大约只有 500-1,000 人会按赞、分享, 不到 50 人会留言发表评论 (即使是把 Facebook Story 的留言也算进去)。
2006 年使用者经验研究者 Jakob Nielsen 第一次发表文章阐述了这个现象,并且将它称为「Participation Inequality (参与不均)」,并且以这样一个 90/9/1 的金字塔作为模型:
文章中叙述的多个桉例,事实上并不完全是 90/9/1 的分布情况 ── Wikipedia 甚至是夸张的 99.8/0.2/0.003。但或许是「Participation Inequality」太严肃也太学究,从此之后,大家就渐渐习惯了用「90/9/1 定律」甚或是「1% 法则」去称呼这个现象。
所以对于一个网络创业者而言,这个模型的重点不是「90/9/1」这三个数字,而是它可以帮助你记得「只有极少数使用者会经常创作内容」这个常态,然后因应它来设计你的产品。也就是说,你必须把你的内容型网络服务的 TA,分为三个族群:
重度创作者
每个领域的重度创作者数量都非常少,因此很有可能是你必须主动、积极拉拢的 ── 就我所知,多年前痞客邦为了让酪梨寿司从无名搬家过去,私底下花了非常大的力气。你甚至需要为他们量身订做一些重度使用者专用的工具 (在不打扰其他使用者的前提下),并且让他们感受到在社群里崇高的地位 ── Facebook 的「粉丝数」、Flickr 的「Pro Account」、Yelp 的「Elite Squad」与无名小站当年的「白金会员」,都有类似的意思。最后,你还必须想办法让他们创作的内容得到读者的好回响,以鼓励他们源源不绝的分享。
而当你的服务达到了某种早期的大数 (例如:10 万、100 万月活跃用户),如果重度创作者的比例能够维持在 1% 以上,甚至到达 2%、3%,那就表示你在他们身上的经营,得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反之,则你可能要更积极的去服务这些人。
休闲创作者
比起重度创作者,休闲创作者的数量就多很多,因此服务这群人跟服务「大众」比较类似。诀窍是让内容的产生「越简单越好」,并且开发出一些像是滤镜、主题、版型等的工具让休闲创作者很容易就能产出很棒的内容 ── 请参考 Instagram、Pinterest、Tumblr、Apple Keynote。另外,除了内容分享之外,如果能增加「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元素 ── 聊天、简讯、传递档桉等等,也能让休闲者更愿意上来留下珍贵的足迹。
读者
比起前两种 TA,读者又是更大数的大数,但却也是很多网络内容服务忽略照顾的一群 ── 从有网络以来,各种 UGC 平台就蓬勃发展,但一直到 2007 年才由 Facebook 发明了「News Feed」这样专注于服务读者的功能可见一斑。
既然你无法改变 90% 的人都只是来看内容的这个事实,那顺应这样的民意,用心的给读者们一个舒适、流畅、相关性高的内容阅览体验便是最务实的作法
。这也是为什么近期像是 Flickr、Foursquare、Twitter 这些本来着重「创作」的社群都相继把注意力转向读者,而像是 Flipboard、Feedly、Pulse 等内容阅读器更是直接从读者出发,再渐渐反攻回创作者的原因。
以上,就是网络存在的 1/9/90 消费者文化,希望有帮助到你思考你的内容产品策略。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社会文化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分享至:
0
大 家 都 在 看
体验了几天Clubhouse,我中毒了
陆树燊
52:44
#内幕大揭秘
为什么贴吧之后再无“贴吧”?
潘乱
晋江赢在太懒,LOFTER输在勤快?
娱乐硬糖
顶TikTok、反Tinder,这款App因为表情包火了?
白鲸出海©
从播客到Newsletter,我们该为创作者的未来悲观吗?
三明治©
这个苹果年度AI应用,为什么活不过一年?
爱范儿
“亲爱的女儿,我们不必害怕算法”
看理想
Vlog与YouTube的相互成就,能够被复制吗?
全媒派©
我的语言之局限,即我的世界之局限
雨辰的梦语
生活类Vlog为何能引导我们买买买?
全媒派©
沉迷AIGC两周后:某些人失业是必然的
刘飞Lufy
01:07:12
#内幕大揭秘
社区发展陷入恶性循环,如何输出原创内容?
潘乱
14:22
#盘一盘APP
都是记录生活的软件,为什么要有四个?
IC实验室
01:07:04
#互联网大厂那些事儿
知乎、B站、小红书,UGC和PUGC如何选择和平衡?
潘乱
01:20:20
#互联网大厂那些事儿
知乎的加减法,创作者、MCN和平台方的圆桌谈
潘乱
01:15:07
#内幕大揭秘
播客如何实现商业化?头部主播这样说
潘乱
09:55
#职场便利贴
为什么所有社区都在想“出圈”?
IC实验室
27:16
#语出惊人的大佬
小宇宙Kyth:互联网,为什么让我们越来越不开心?
腾讯研究院
35:56
#风口浪尖
社交媒体如何改变了我们交流的方式?
潘乱
01:24:18
#AI有多智能
AI孙燕姿翻唱周杰伦的《发如雪》,版权归谁?
潘乱
大 家 都 在 搜
钟睒睒
网红
楼市
房地产
城中村
短视频
货币
经济增长
字节跳动
APP内打开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
元
匿名赞赏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