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3-08-01 08:00
父母离婚,对孩子来说是种解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 (ID:jdxl2000),作者:青豆,编辑:Kuma,原文标题:《“爸妈离婚,是我从小到大的心愿”》,题图来源:《婚姻故事》

文章摘要
1. 离婚对孩子的影响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

2. 离婚对孩子的学业成绩影响不大,但对于感知到离婚倾向的孩子,离婚可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3. 离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影响较小,离异家庭孩子与非离异家庭孩子在心理调节、自我概念和社交能力等方面差异不大。

4. 高冲突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更大,孩子可能在学业成绩、心理健康等方面受到负面影响。

5. 离婚前的经历对孩子心理的负面影响可能大于离婚本身。

6. 选择离婚还是不离婚,以及离婚后的合作养育方式,没有标准答案,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选择。

最近和朋友们聊到父母的婚姻,发现在五六十岁的年纪,还能保持“相敬如宾”的父母真是极少数。甚至有两位朋友,一直在试图劝自己的爸妈离婚。


他们的理由也出奇一致:“都说是为我好当初才没离婚,但这种苟延残喘的婚姻,不仅在折磨他们也在折磨我。”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模范的父母是可以为了孩子牺牲个人幸福,保持家庭完整的。但这种“牺牲”真的能换来“孩子会更好”的理想结果吗?离婚和坚持破碎的婚姻,到底哪种选择对孩子伤害更大?


这篇文章,我们就来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离婚对孩子的影响,或许没想象的那么大


每年高考结束后的暑假,也是离婚的高峰期。家长们坚持认为,家庭破裂会对孩子的学业造成严重打击。而实际上,对于那些早已流露出离婚风险的家庭而言,父母无论是否选择离婚,孩子的成绩都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2019 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对于完全没有预感到家庭破裂的孩子而言,离婚会使 Ta 们的高中毕业率降低 6%,大学入学率降低 12%,大学毕业率低 15%。


但在感知到父母有离婚倾向的孩子中,他们对真实情况了解得越清楚,离婚对学业的影响力就越小,甚至还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那除了学业之外,离婚是否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长远影响呢?


学者 Amato 和 Keith 发表的一项研究,比较了离异家庭孩子和非离异家庭孩子的差异性。结果显示,在学业成绩、心理调节、自我概念和社交能力等方面,虽然离异家庭的孩子得分相对较低,但两个群体之间的差异性其实非常小。


研究者推测,离异家庭与非离异家庭孩子的幸福感差距缩小,可能是因为离婚正在逐渐被社会所接受,也可能是因为父母们在努力减少离婚对孩子的隐患。


需要承认的是,离婚对孩子是存在一定影响的,但这种影响因人而异,且一般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严重。但为什么我们会认为,父母离异势必对孩子产生严重后果?这可能是由于文化环境造成的。


许多影视作品,都倾向于将反派角色设定为“离异家庭”的背景。在媒体上我们也经常会看到,介绍一些不良事件的当事人信息,总会用到“父母离异”的标签——似乎所有不幸的源起,都可以用“父母离异”一词加以解释。


▷ 《隐秘的角落》


而当我们听闻一个人父母离异时,也会不自觉用一种“不幸”的目光看待对方,甚至开始怀疑,对方是否拥有良好的自尊以及健全的人格。


我身边也有几位父母离异的朋友,ta 们大都对待生活乐观积极,在面对挫折时的表现甚至超过一些家庭圆满的朋友,是 ta 们帮我打破了对于离异家庭孩子的刻板想象。


真正伤害孩子的,是“高冲突家庭”


我们总以为,会让孩子受到严重伤害的是“离婚”这个举动。但实际上,离婚只是一种结果,在婚姻结束前还要经过一系列漫长的“离婚前(predivorce  experiences)”经历。


这种“离婚前”经历对孩子心理的负面影响,可能会大过离婚本身,尤其是处于“高冲突家庭(high-conflict families)”的状态中。


如果父母存在长期或激烈的家庭暴力;曾发生过谋杀、人身威胁、严重侮辱的行为;彼此完全无法就孩子的问题进行讨论,那么基本可以判断,这个家庭处于高冲突的状态中。


一项发表在《 Social Science Research》上的研究,曾对 1963 个家庭进行划分,这些家庭被分为:高冲突已婚家庭、低冲突已婚家庭、单亲母亲家庭与单亲父亲家庭。


在研究这些家庭中孩子的成长经历时发现,与低冲突家庭相比,来自高冲突家庭的孩子高中辍学、成绩不佳、吸烟和酗酒的几率更高,过早发生性行为、非婚生育的风险也更大。其中,在成绩不佳和酗酒方面,高冲突家庭的孩子沾染这些问题的可能性,也要超过单亲家庭。


除了这些在青少年时期更为直观的问题之外,研究表明,高冲突的环境还会造成许多难以逆转的长期影响,孩子可能会:


  • 难以与他人建立和维持关系,对他人更具有敌意和威胁性(Conger et al. 1998)


  • 长期处于低自尊(low self-esteem)的状态中,很难培养出积极的自尊;


  • 对人际关系缺乏信任;


  • 难以管理和控制自身的情绪。


▷ 《婚姻故事》


为什么高冲突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会如此之大?这可能是因为,如果父母总是在不停争吵,就很容易发生以下现象:


  • 父母的冲突会蔓延到与孩子的互动中(Erel, Burman,1995)


  • 由于冲突引发的压力,会让父母在管教孩子时更为严格和粗暴(Fauber et al., 1990)


  • 父母之间的严重分歧,会让他们在抚养孩子的决策上无法达成统一,使孩子长期处于混乱的规则和监督中(Grych and Fincham, 1990)


  • 当父母将过多精力集中在彼此的矛盾上时,可能无法给孩子提供足够的关注,容易忽略孩子生理和心理上的问题。


《危险一代:在家庭巨变时代成长》一书的作者保罗·阿玛托认为,对那些在充满不和谐的家庭中生活的孩子而言,离婚是有好处的,因为这能让他们远离了一个令人厌恶、充满冲突和敌意的家庭,最重要的是,离婚消除了家庭中“爱”的负面榜样。


不离婚,只是为了孩子?


实际上,很多人选择维系婚姻,只是将“孩子”作为掩饰。


就像电影《谁先爱上他的》的女主人公刘三莲,即使知道自己的老公是同志,但“为了儿子”,她一直在试图掩盖这个真相。


在老公因癌症去世后,她又以儿子为理由,向老公的情人(高裕杰)讨要保险金,将所有曾经隐藏的怨气发泄在对方头上。


但在最后,刘三莲还是没忍住,说出了那个她一直埋在心底的问题:“可不可以告诉我?都是假的吗?”


▷ 《谁先爱上他的》


我们很难分清刘三莲苦苦维系家庭的原因,究竟是为了儿子,还是不想从这个占据了她大半人生的谎言里醒过来。


在“为了小孩”这句话的背后,被隐藏的还有可能是“不愿接受情感破裂”“无法独自承担抚养责任”“担心舆论”等种种理由。即使知道感情已无法挽回,“孩子”仍能作为套牢对方的最后底线。


但在最后,孩子却默默背负了一切,甚至可能会认为,自己就是造成父母婚姻不幸福的元凶。


除此之外,人们“为了孩子不离婚”的缘由,也可能是来自对不确定性的恐惧:


如果父母的婚姻依然持续,虽然未必幸福,但至少养育孩子的方式是明确的、已知的,不会发生改变。而如果婚姻不存在,谁可以获得抚养权?孩子的抚养费用如何分配?父母应该怎样合作育儿……有太多更加复杂的问题需要面对。


对不确定的难以忍受,常常导致认知和行动瘫痪 (Birrell, J., 2011)。这也是为什么有太多人宁愿忍受不幸的婚姻,也不愿放手。


但不管出于什么缘由,这一切,孩子都看在眼里。


就像儿童心理学家奥布莱恩( Kimberley O’Brien)曾说道,“孩子们对于家长的变化是很敏感的。如果婚姻已经破败的父母不告诉孩子真实状况,而是假装无事发生,其实是在制造一个不坦诚的家庭氛围,会为孩子们的余生埋下更大隐患。”


虽然对大多数人来说,“离婚后仍然是朋友”似乎只是一句漂亮的场面话。但我却很欣赏那些离婚后还能保持友好关系的人们。


比如,不久前才离婚的脱口秀演员黄阿丽,以及演员奥兰多·布鲁姆和超模米兰达·可儿,这些曾经的夫妻都能及时调整对待前配偶的心态,承担共同抚养孩子的责任。


就像《良好离婚》的作者 Ahrons 所认为的那样,即使是离婚了,有孩子的家庭依然算是一个“家庭”。前配偶们需要充分合作,发展出一种养育父母的关系,使得与孩子的亲属纽带得以延续。


但离婚还是不离婚?离婚后选择怎样的合作养育方式?在种种选择题里,从来没有标准答案。


因为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对任何人,真实的“为 Ta 好”,是选择适合对方的方式,而不是遵循公认的那个理想模板。


参考文献:

Kelly Musick. Ann Meier. (2010). Are Both Parents Always Better Than One? Parental Conflict and Young Adult Well-Being.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39(5):814-30 DOI:10.1016/j.ssresearch.2010.03.002

Jennie E. Brand, Ravaris Moore, Xi Song, Yu Xie.Parental divorce is not uniformly disruptive to children’s educational attainment.PNAS. 2019;116 (15) 7266-7271. https://doi.org/10.1073/pnas.1813049116

Grych, J. H., & Fincham, F. D. (1990). Marital conflict and children's adjustment: A cognitive-contextual framework.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8(2), 267–290. https://doi.org/10.1037/0033-2909.108.2.267

Robert Fauber, Rex Forehand, Amanda McCombs Thomas, Michelle Wierson. A Mediational Model of the Impact of Marital Conflict on Adolescent Adjustment in Intact and Divorced Families: The Role of Disrupted Parenting. Child Development Vol. 61, No. 4 (Aug., 1990), pp. 1112-1123 (12 pages). https://doi.org/10.2307/1130879

Erel, O., & Burman, B. (1995). Interrelatedness of marital relations and parent-child relations: A meta-analytic review.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8(1), 108–132. https://doi.org/10.1037/0033-2909.118.1.108

Birrell, J., Meares, K., Wilkinson, A., & Freeston, M. (2011),Toward a definition of intolerance of uncertainty: A review of factor analytical studies of the Intolerance of Uncertainty Scale.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31(7), 1198-1208.

Constance Ahrons.(1995).The Good Divorce.  William Morrow Paperbacks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 (ID:jdxl2000),作者:青豆,编辑:Kuma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