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作者 | 江湖边
来源 | 极客公园
中国少年的手上开始转起了新玩意。
轻轻单手旋转,陀螺就可以在一掌之间高速转动几分钟,循环拨动、停不下来。如果转起来的图案太魔性,你恐怕还会进入一个视觉上自我催眠的状态。
这个最近红爆了解压小玩具被叫做「指尖陀螺」(Finger Spinner),价格从几元到上万元不等。2016 年初在北美开始流行。在 YouTube 上,指尖陀螺相关视频点击量过亿,各类测评也层出不穷。今年初,这股风潮渐渐走入了中国。
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在一个月前开始大规模反应。百度指尖陀螺吧的「情非得已 197608」最近发帖说:这货现在在义乌是疯了,一天出 500 万以上。
「有没有 500 万不知道,但确实全义乌都在做。」义乌嘉彩数码科技的王女士告诉极客公园。他们主要销售给陀螺上彩的机器,自己也有 3 台机器在转,一天能出 15 万只。
是什么在引爆指尖陀螺的流行?我们试图去寻找这一现象背后的导火索。
爆红前夜
严格来讲,指尖陀螺属于一种 EDC 装备(everyday carry,就是「每天带」的意思)。
你可能会想起时尚杂志上常见的开包栏目。人们认为,你选择随身携带什么品牌、材质、颜色的工具,如何考虑价格、实用度和各物品间的组合……这就像社交媒体的标签,在某种程度上定义了你本身。
但喜欢 EDC 装备的人不能被简单分类。只携带日常和职业相关物品的,那叫普通人。
EDC 之所以聚合成为一个独特的小众圈子,得益于一群对此发烧的专业人士。他们是军友、户外爱好者、生存狂,或者是特别没有安全感的人。
他们往往在包里装着瑞士军刀、工具钳、钛合金战术笔、三刃木、单管双管口哨……在和平年代,要是没听说过这个爱好,一翻包还以为是开五金店的。
EDC 装备若是上乘,通常在价格上不会便宜。东西多了以后,还要为它们配上专用的皮套、收纳包。
比如某支售价 1800 元左右的战术笔,具有不会断水、任何气候都能书写的特点,因其制造工艺和强度,还同时具有防御功能。
「举个例子吧,就像女士的化妆品一样,随身 EDC 装备就是男人的化妆品,获得安全感。」小冬说。他是微信公众号「小冬的装备论」的运营者,05 年进入 EDC 圈子,并在业余时间通过公众号结识了几千名圈内爱好者。
「这些年也花了有二十多万了,」他说,「一种外人不能理解的生存方式」。
小冬的部分 EDC 装备,所有的刀具都没有入镜。/受访者供图
奈特科尔四挡亮度调光的全金属钥匙扣手电、EVA-KEY 钛合金钥匙扣、美国 SOG 组合工具及便携套、国产 NEXTOOL 耐拓的三合一组合餐具、美国黑鹰战术快拔手电套……小冬这样列举他的装备,而且,「太多了、拍不下」,他重复了好几次。
「EDC 这个概念,本就是从国外,尤其是北美军事、户外运动发达国家传过来的,现在又细分了很多不同领域,国内也是从今年开始像样了。一开始有样学样,老外有什么,我选购什么,现在很多人按照自己的风格选购、组合,这就对了。国外也有很多人用的是国内出品的装备,尤其是手电类,国内做的非常好了。」/受访者供图
他们很重视日常装备是否「小巧、精良、可靠、多功能」,同时非常在意装备是如何被展现的,因为「这也是 EDC 的一部分」。
在指尖陀螺被大众广泛认知以前,「池子」里是一汪安静的水。这本是一场属于少数人的游戏。他们聚合在论坛和社群里,与三观相似的爱好者交流,并对此习以为常。
小众圈走出的爆款单品
为什么不是《盗梦空间》里的陀螺,而是指尖陀螺?
对于手里没个抓挠就难受的人来说,这类可以随时在掌心摆弄的小玩物,能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和多动症,也有人用它戒烟。
抖腿、转笔太低龄了,很不酷,盘佛珠又太老,手串倒还可以,但欠缺一点机械美。
金属、陶瓷、钢珠……不一样的材质象征了不同的品味追求。有些陀螺还可以拆卸,用各种工具随意进行 DIY,这进一步挠动了拆卸组装爱好者的心。
除了单一的旋转,全世界的网友们还积极开发出了创新的花式玩法,增加了产品的传播度和可玩性。
用知乎网友 cychenyue 的说法,叫做「物理性精神玩物、体现自身逼格的神器」。
某种意义上,当小小的陀螺转在指尖的时候,它也是个社交工具,同好之间可以很容易因此而攀谈起来。毕竟,在 EDC 圈子,能日常拿到手里摆弄的其实不多。尤其是坐地铁的时候,安检对他们来说很麻烦。
但指尖陀螺真正走向大众,靠的还是微商。
作为对商机最敏感的一群人,YouTube 不断攀升的点击量、Amazon 打榜的销售额,让他们迅速捕捉到了这个开始在国外流行的单品,并想要将其 copy to China。
他们在各大平台为指尖陀螺打广告、努力地去写推销文案,告诉大家它应该怎么玩、且如何让它变得好玩;
在视频网站、B 站或者直播平台上,也有 Sig 斯巴达、剑锋这样的 KOL 固定推出专业的视频评测节目,他们或是单纯出于发烧友的兴趣去做这件事,或是归属于某个卖货的组织;
对于初次接触到指尖陀螺的「萌新」,也往往会在 SNS 上分享一下这个外形奇特的新玩具。
「主动」和「被动」交织,传播的链条就是这样展开的。
「隐形助力者」
运营「kadkam 逼格毒物」的 Mary,自称是国内第一批把指尖陀螺搬到 eBay、亚马逊和速卖通等平台的人。
年初她和弟弟在发现了指尖陀螺这款产品后,就决定去和国外的作者谈销售代理权。
联系到国内的工厂以后,他们开始从 ins 搬运产品视频,在百度贴吧发布「指尖陀螺是什么?」的问答,还开启了「edc 指尖陀螺」的微博话题。做外贸生意的 Mary 很熟悉这类互联网营销的基础工作。
但山寨的条件太宽松了。像指尖陀螺这样的产品,容易复刻,也容易制造。中国厂商的蜂拥而至,造就了一批品质低劣的商品,同时也大幅拉低了价格。
「因为第一批中国制造的指尖陀螺轴承问题太多,一摔就坏,导致亚马逊差评太多被封了。」Mary 对极客公园说。
大量的山寨品成为了市场的隐形助力者,义乌知道这件事,EDC 圈子的人也看在眼里。
问题在于,仅仅是一时好奇的人未必会留下来,就像腻歪了一切火过的食物和网红的衣服。人们的热情未必如三观坚定,而 EDC 圈子本身需要极强的价值认同感。
这样去看,「玩具陀螺」和「EDC 陀螺」又好像是完完全全的两码事了。
对于指尖陀螺的突然走红,大多数像小冬这样专业的 EDC 爱好者其实不知所以。「去年下半年到今年,问的人多起来了,其实火了很久了。玩的人太多太烂,就像文玩一样,国内有些人在炒作挣钱而已,很多真正的玩家已经退出了。」小冬说。
市场的跟风带动了大家讨论 EDC 的热情,指尖陀螺很可能成为一个缺口,带入更多的玩家了解这个小众爱好者团体。而大批量生产者的涌入,反过来也可能会刺激原创力和手工艺的创新。
毕竟真正有持续消费力的玩家,追求的还是产品本身。
「年初的时候下手谨慎了,一次只做了 1 万个,现在看 10 万个肯定吃得消。」一位个体户这样跟我说道。现在淘宝上销量第一的单价 9.9 元的指尖陀螺,一个月就卖了 12 万个。
义乌的王女士没有回复我关于「市场饱和后怎么办」的问题,也许是没有功夫。前天晚上,工人们通宵赶做客户几十万的陀螺订单。今天一大早,她发朋友圈庆祝又一台 2531 装机完成,并祝愿这台机器的买主王老板和张老板「生意兴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