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7-07-03 07:25
办了嘉年华,签下阿冷,但斗鱼的春天还远未来到

1

 

斗鱼最近有点否极泰来的味道。

 

陌陌前一姐阿冷停播两个月之后最终选择在斗鱼落定,斗鱼一姐的争夺顺势又被炒了一波。再往前的端午,武汉江滩举办了第二届斗鱼嘉年华,现场的人山人海和35w的累计人流比业内第一的自吹自擂有说服力多了。

 

斗鱼的人估计是长出了一口气,去年C轮融了15亿之后整整一年,就再也没有出来跳腾过。

 

2016年,直播的台风刮得太猛,阿猫阿狗拉个草台班子都出来说是新一代直播平台。至于虎牙、熊猫、花椒和映客,至少在他们PR的时候,是不把斗鱼放在眼里的。被友商挖角,被处罚,核心业务英雄联盟转播权没抢过别人,打开搜索引擎,你要是不觉得斗鱼要完,我都替其他直播平台的PR觉得可惜。加上映客高举高打,一进一退,人们大多觉得斗鱼只是芸芸直播平台中的一家。

 

到了去年年底直播圈转冷,斗鱼在行业的声量愈发减弱。


所以,最近的几个利好,斗鱼颇有一种你大爷还是你大爷式的扬眉吐气感。


2

 

但大爷的腿脚终归是不利索了。


                                                         数据来自:易观千帆


从今年1月到现在,各家直播平台的月活数据是呈下降趋势的。易观的这个数据应该是移动端的,像斗鱼、虎牙、熊猫这些游戏直播平台的主要使用场景还是在PC。

 


alexa的排名显示斗鱼在PC端的流量仍然十分可观,日均1000w的UV大概是陈少杰能喊出日活2000w的底气所在。

 

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应该不存在移动端衰退,PC端增长的情况吧。全球185的排名,相较于其巅峰时144的排名基本算是没什么变化。况且,接入互联网的设备早已经从PC端向移动端过渡,而从数据来看直播的过渡效果显然不怎么好。随着移动互联网红利的衰退,斗鱼想要继续在移动端增加市场份额已经难上加难。

 

所有这些数据只能说明一件事——直播的盘子就只有那么大


3

 

想要持续获客,这就必须开拓新的业务线——比如说风头正劲的王者荣耀。

 

这款8kw日活的手游,直播平台在其用户中的渗透率只要提高一点,都可以带来十分可观的用户量。

 

从推荐位到头部主播,斗鱼几乎向王者荣耀倾斜了所有能够倾斜的资源。直播人气有倍率这是业内皆知的潜规则,而在斗鱼为了鼓励王者荣耀主播,相关直播间的人气倍率是别的直播间的好几倍。

 

这种大跃进式的发展,为斗鱼带来了恶果。今年4月,斗鱼被爆拖欠主播工资,涉及近300多家经纪公司,万名网络主播。(《王者荣耀》也无法拯救直播平台,斗鱼欠薪爆发背后是怎样的困境?

除了王者荣耀,斗鱼的内容战略几乎是全线溃败的。

 

为了应对主播被挖角,去年斗鱼向PGC发力。一大代表是与马东合作直播网综《饭局的诱惑》获得一定的关注,不过今年《饭局》第二季直接砍掉了直播环节,改成了全部录播。

 

去年年底,万合天宜旗下直播业务相关子公司万合互娱获得了斗鱼、一下科技和微影资本联合投资。依托万合的制作团队,双方联手推出了互动综艺直播频道,包括十几档直播综艺节目。

 

战略性的布局无疑显示了斗鱼对于这次合作的期待。但如同斗鱼上的其他大多数PGC节目一样,只小范围受到关注,并未成为全网爆款。


4

 

说到底还是钱的问题。

 

直播到现在为止还是个烧钱的行当,靠持续融资支撑。所以对于斗鱼这样的公司来说,最可怕的不是持续亏损,而是增长停滞没有想象空间。

 

所以去年到今年,斗鱼上线各种各样的业务来丰富自己的直播生态。

 

短视频是其中之一。随着快手的成功,短视频获客,直播收割的组合被证明是可行的。斗鱼的短视频入口就在网页导航栏里,紧挨着个人账号。

 

点击进去内容基本都是大尺度的性感美女,随手截了个图可以感受一下画风。


                                                            斗鱼的短视频界面


斗鱼的老用户肯定对“斗奶TV”这个称呼印象深刻。2016年上半年以前,斗鱼上面擦边球盛行。很多主播想方设法通过暴露来获得更多的粉丝。进而爆出了好几个丑闻,在当时不少人眼里除了赖以成名的游戏,软色情是斗鱼的另一大标签。尽管形象受损,但不可否认这一标签给斗鱼带来了大笔流量,算是因祸得福。

 

随着2016年监管收严,擦边球的风气逐渐平息。谁都没想到到了2017年,斗鱼又要通过大尺度的内容来吸引流量。

 

此外,还有模仿贴吧的“鱼吧”,电商“鱼购”,和短视频一样都给了醒目的入口。前者是为了提高用户在非直播时间段内的活跃度。据无秘上的斗鱼员工爆料,公司一度在主播里强推鱼吧,要求每个主播每周必须发三条鱼吧动态。目前来看几个头部主播的鱼吧活跃度已经接近甚至超过其百度贴吧的水平。

 

鱼购则大概4月才刚刚上线,目前还看不出好坏,大概是为了补全逻辑上的直播+电商延伸。


5


斗鱼的两大创始人陈少杰和张文明在多个场合都强调,2017年斗鱼会加大商业化盈利的尝试。


如果是斗鱼的资深用户,今年以来可以鲜明地感受到直播的清晰度变低了,视频的码率下降了。

 

换句话说斗鱼开始在带宽上省钱了带宽成本和主播签约是直播平台两个最大的成本。如果按照坊间估算的斗鱼3亿一个月的带宽成本,斗鱼在带宽上动脑筋也不是意外,和观众看的高兴相比,做好营收可能对目前的斗鱼更重要。毕竟是个C轮公司,不好好做营收,投资人那儿说不过去。

 

商业化困难,这大概是斗鱼高层最头疼的问题。用户打赏、游戏联运和广告,这应该是斗鱼目前最主要的三个营收来源。问题在于除了占据营收份额最小的广告外,占据了斗鱼半壁江山,却打赏率奇低的游戏直播缺乏直接商业化手段。

 

颇为讽刺的是,游戏直播给了斗鱼无与伦比的流量和想象空间,但游戏直播现在又成为了斗鱼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黑洞,单单靠流量带来的游戏联运的收入远远填不上这个窟窿。

 

转型秀场?或许能够活下来,但却等同于自我阉割,投资人也不愿意会允许一个直播独角兽做这样的转型。

 

也许,斗鱼的盈利真的要等到成为陈少杰口中的下一个互联网入口。但至少现在看来,还离的很远。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