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3-09-15 08:07
来自银河中心的奇怪射电信号,是外星人发出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科普中国(ID:Science_China),作者:刘艳(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大家对外星人的好奇,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小说、影视作品经常会出现地球人大战外星人的情节。


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科技工作者一直在寻找外星人。近日,我国留学生王子腾博士为第一作者,在《天体物理学杂志》发表了一篇新论文,大概说的是科学家发现了来自银河系中心的神秘射电信号源。



研究团队比对了所有已知的天体,都无法解释这种信号的来源,并想到了几种可能,包括全新的天体,或者是外星文明发来的信号。


有的人可能会问,就这么一个信号,怎么就能想到外星人了?外星人究竟有没有?又该如何发现他们?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地外信号和外星人。


为什么要揪住这个信号不放?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揪住有特点的射电信号不放,是非常有必要的。


1967 年,时年 24 岁的在读博士约瑟琳·贝尔用射电望远镜发现了一种神奇的周期性信号,这种信号严格按照 1 秒左右的周期跳动。信号的来源在几年后被证实是一颗快速旋转的脉冲星,这一成果在 1974 年被授予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让我们回到这次发现的神秘信号。它是由科学家最先通过澳洲的望远镜 ASKAP 发现的,后来在南非用更灵敏的 MeerKAT 望远镜又发现了它,但仍只能获得断断续续的信号。它的特点主要有 5 个:


1.变化幅度大,强度能在一周内变化 100 倍以上;2.变化快,有时能持续数周,有时能在一天之内消失;3.非常高的偏振度;4.没有脉动现象(脉冲星对应的现象);5.在近红外和X波段没有对应天体。


这种新发现信号最奇怪的特性是它具有非常高的偏振度,这意味着它的光只朝一个方向振荡,但这个方向会随着时间而旋转。


这个信号的独特之处也在于它的变化——一开始看不见,然后自暗处渐渐泛起亮光,逐渐由明而暗并消失,消失之后又重新出现,如此反复,变化多端。忽明忽暗,随机出现。


偏振度高,变化还很快,乍一看像是一个外星人小孩拿着个巨大的手电在晃来晃去,也与人类活动发出的信号很有相似点,所以不排除它是由外星人发出的。但目前并没有决定性的证据证明这一点。


这个信号有什么重大意义?


现在看来,这个信号已经超出了人类的认知,没有对应的已知类型天体,那么它究竟是个什么?其实很多问题还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但论文的几位参与者表示,这很可能是一种全新的天体。


类似的新发现,5 年前也有过。2016 年中国天眼投入使用时,曾经接收到一个特别的信号,之后科学家分析发现,这个信号可能来自于 1300 光年之外。


收到这个信号后,科学家都很震惊。后来经过分析,发现这种信号其实是快速射电暴——一种神秘的来自银河系外的射电天文现象,一旦爆发持续的时间很短,一般只能持续几毫秒,之所以能被中国天眼捕捉到,其实是因为它的能量惊人,就连太阳一天中所释放的能量加起来,也未必能与之媲美。


这个宇宙新现象再次表明,宇宙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新的发现也许会开拓出全新的研究领域。


人类如何探索外星文明?


既然这个新的射电信号不一定是外星人发出来的,那么人类如何探索外星文明呢?方法其实不止一种。


比较直接的方式是,发射飞行器出去找外星人。


人类的多项太空探索计划,包括月球、火星探测等,其中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探测有无生命存在,是否有生命所需要的基础环境。


50 多年前,科学家发射了旅行者一号(Voyager 1)、旅行者二号(Voyager 2),这两个人造飞行器已飞出了太阳系的边缘,正向着茫茫的宇宙深处驶去。可惜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仍然没有获得任何有关外星文明的信息。


旅行者号飞船。来源:NASA


现在我们的飞行器能飞的距离还是比较有限的,那么更加遥远的地方该如何探索?还可以用射电望远镜搜寻外星文明信号。


1960 年,由天文学家来自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法兰克·德雷克完成首次“搜寻地外文明计划”(SETI)实验。1977 年 SETI 使用巨耳无线电望远镜收到了著名的“Wow!”讯号,这是一个长达 72 秒的非常强的无线电信号。不过这个信号后来再未出现过。


那么如何从射电信号,来判断发出这信号的是不是活的外星人呢?根据人类活动所发出的射电信号可以看出,外星生命的一些信号可能会有规律性、有一定的震荡频率等。


为此,科学家试图寻找一些具有窄带宽且快速闪烁的光源信号,这种信号很可能属于外星人活动所发出的。


而那些宽带无线信号和较慢的光脉冲,一般跟外星人不太搭边,而更搭边的则是星云的脉冲。


目前为止,还没有充分证据证明外星人存在。希望科学家们能在未来有所斩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科普中国(ID:Science_China),作者:刘艳(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文集: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