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7-07-25 10:38
还记得《异形:契约》中的大卫吗?最先造出这种AI的可能会是......

前一阵,北京一位朋友在和Mr.Key闲聊时说,你看看《异形:契约》,他觉得是目前对AI理解最深刻的一部科幻电影。我本来对科幻电影不太感兴趣,看了大量像《禁闭岛》那样的悬疑电影,但受他鼓动,也想在情节上连上之前看过的《异形》与《普罗米修斯》,就从了。


《异形:契约》中有一个镜头印象深刻,反派人工智能机器人David教另一个善良同类Walter吹笛子,周围隐藏着David为统治人类(他的创造者)设计的异形生物进化图纸。这说明,David的AI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在先前的模仿基础上创造出它本没有见过的东西。


这是人类最害怕AI的地方。一个会独立思考、有自主意识的“BetaGo”给人类造成的恐惧,远远超过一万个会下棋的AlphaG。虽然现在谈论这些危机感看起来有些杞人忧天。


这只是科幻小说作者的超前思维,Mr.Key想说的是,日本软银社长孙正义已经把未来30年乃至300年的布局方向押在了AI上面,是非常激进的一个布局。在前两天的软银世界大会上,他把软银在21世纪信息革命中扮演的角色,比喻成为18-19世纪产业革命积累资本的欧洲贵族。在新时代,风投与新技术的结合就会产生变革。手握软银这个超级风投,他显然会继续买买买。



孙正义现在对机器人的疯狂举动到底来源于哪儿?至少在2009年时就已在酝酿。当时他正在为第二年软银成立30周年的股东大会,做“软银新30年愿景”的演讲准备。他当时判断,30年后CPU的处理速度、存储器的存储能力、通信速度会增长100万倍,全世界会有几十亿个芯片实现连通,单一芯片的计算量惊人。人类将从基础劳动中解放,去做附加值更高、更需要情感的工作。


《孙正义——未来的机遇在哪里》一书的作者井上笃夫,在2009年时曾采访孙正义,那时孙正义甚至设想过一个叫“芯片贴”的东西。他认为,未来一个芯片存储的内容将远超人类的脑细胞,既然计算机的计算与人脑的运算和记忆都是通过微弱的电流触发,那么如果把一枚芯片贴在脑门儿上,就能直接将芯片中的内容传输到脑细胞中。


痴人说梦吗?你看看SpaceX公司CEO马斯克现在正在筹建的新公司Neuralink,神经科学与信息学的跨界,也是基于类似的理论拓展。



可以说,2010年的“软银新30年愿景”是孙正义投资方向的一个转折点。这之前,他投资雅虎、阿里巴巴等,更多聚焦在消费级互联网领域;这之后的方向明显偏重于互联网基础设施领域,基本是在围绕他的三个兴趣点——AI、智能机器人和物联网在布局未来。


简单梳理一下软银2010年后投资的主要公司。英国芯片设计商ARM是物联网最底层的角色,未来万亿个设备相连,不是现有任何一家芯片硬件厂商能满足的。而ARM本质上更像一家软件公司,设计芯片的IP,并授权给像高通、MTK等第三方硬件厂商生产,就像谷歌旗下的Android。


这种开放性理念让孙正义与谷歌走得越来越近。上个月,软银从谷歌手里买下了制造“踹不到的机器狗”的机器人公司Boston Dynamics,打包收购的还有日本双足机器人公司Schaft。


另外,9亿美元投资美国卫星公司OneWeb,发射低轨小型卫星组建全球网络,这也是物联网的连通基础。Facebook的internet.org计划、马斯克的猎鹰火箭以及谷歌Project Loon,都在做这件事。


有人会说,软银还花了50亿美元投资滴滴呢,滴滴是消费级产品,不是产业互联网布局。但滴滴联手ofo,场景背后会积累大量数据,无论是物联网还是机器学习,数据分析能力是绕不开的。孙正义投资中国出行市场?不如说是在投资数据。这也解释了软银以1亿美元投资以色列网络安全公司Cybereason,看似是一家安全厂商,但它背后做的是数据分析的事。


可见,孙正义已经针对“软银新30年愿景”初步完成了最底层的搭建,买通了物联网和大通信产业链的上游,以保证在未来实施这些愿景时道路畅通。结合软银高企的负债判断,今后孙正义应该不太可能再抛出一个像2012年花200亿美元买美国电信运营商Sprint的大并购,更多将集中在AI、计算机视觉等领域的初创公司。

孙正义披露了一个人们感兴趣的数字,软银在过去18年里的投资额累计达到110亿美元,回报金额累计在1750亿美元以上。这样看,整体投资回报率高达16倍。如果单看一个投资人单个标的的投资回报率,16倍不高,但考虑到软银持有全世界近200多家公司的股份,16倍已经足以说明他对未来的预判能力。


回到文章开头,《异形:契约》中的大卫是一个能够自我觉醒的机器人,已经具有自主创造力,但从他生硬地模仿人类亲吻动作以表达爱意的目的性看,机器人仍然不能从内心生发情感,表面展现出的情绪仍是服务于程序背后的目的。


这让Mr.Key想起发展受挫的软银机器人Pepper,当初宣传噱头正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情感引擎”的机器人。但由于AI技术不成熟,加上缺乏真实场景检验,Pepper现在有些“沮丧”。


但你说未来谁最有可能造出“大卫”,或者它的起源版?从产业布局和积累的宽度看,或许就是软银了,但软银现在缺少的是垂直深度,这也是孙正义可以借鉴谷歌的地方。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