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赞助
2017-08-08 09:55技术成熟度曲线(hype cycle)又叫技术循环曲线或炒作周期,是指新技术、新概念在媒体上曝光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BIG DATA》
提及技术曲线,大多数人脑海中出现的应该是Gartner一词。
Gartner公司在1995开始使用测绘划分的方法,每年发布一张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图,围观人数众多。这条名为Gartner Hype Cycle的技术成熟度曲线,坐标横轴是时间,纵轴是社会预期,绘制的曲线代表了新技术产生后社会预期随时间的变化。
Gartner将一项技术或是概念发展至最终成熟期的过程大致分为5个阶段:
1. 创新萌发期:技术成熟度曲线一般从理论突破、公开示范、产品发布,或引起媒体和行业对一项创新技术兴趣的事件开始。
2. 期望膨胀期:在这种新技术上的建设和预期出现高峰,超出其当前现实的能力。有些情况下会形成投资泡沫。
3. 幻灭低谷期:不可避免地,人们对结果的失望开始取代人们最初对潜在价值的期望(绩效问题、低于预期的采用率、或未能在预期时间获得财务收益,都可能导致预期破灭)。
4. 稳步爬升期:一些早期采纳者克服了最初的困难,开始获得收益,并继续努力前行。基于早期采纳者的经验,人们知道了这种技术在哪些方面有价值在哪些方面没有价值,并对可以获得良好效果的应用区域和应用方法加深了理解。
5. 生产力成熟期:在技术的实际效益得到证明和认可后,越来越多的企业感到可以接受当前已经大幅降低的风险水平,开始将技术投入使用。由于生产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彰显,技术采用率开始快速上升。
在Gartner每年发布的年度“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图”中,曲线将社会热门新兴技术分别确定位置,标注在一张曲线图上,展示各项技术所处的发展阶段,相对水平与发展趋势。通过不同年份的对比,也可以看出某一项新兴技术的发展历程。
例如,下图为Gartner2012年发布的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图:
然而,著名的Gartner曲线每年发布的新兴技术并不是所有技术,因而,不能满足时代快速发展背景下人们对其他技术求知的需求。同时,Gartner曲线偏向阐述技术或概念的发展演变,且每年只发布一次,周期较长,因而,只能对企业的技术部署和发展战略起到一些方向参考作用。
有需求,就有研发动力!
国内某大数据平台的Data Map系统目前出现了技术生命曲线的绘制功能。与Gartner技术曲线不同的是,这条新的曲线不仅能够体现技术的生命曲线,还能体现出生命曲线当中的具体技术突破点,更为重要的是——这是一条拥有即时测绘功能的、人人都能绘制的技术生命曲线。
(图为Yeesight平台技术生命曲线的主界面,在右上角的搜索框里可以输入想绘制的技术名称)
在笔者惊叹其功能之强大后,对其科学性做了进一步了解。
据该平台官方解释,技术生命曲线的绘制,从技术研发、技术应用、市场需求、需求判定等维度出发考虑,以时间为横轴,热度为纵轴。会影响热度变化的有:与技术相关的专利数量、学术作品数量、出版物数量,已采用技术的商品种类、销量,新闻媒体提及数量与情感,社交媒体提及数量、情感与位置,以及该技术实时构建的知识图谱。系统通过给予各变量不同的权重配比,综合计算出在具体时间相应的热度值,从而形成了技术生命曲线。
技术生命曲线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添加了以时间点为单位,用权威热点聚类算法,抓取热点内容的功能,可对新技术发展历程进行全程监测。
技术生命曲线能为企业决策投资项目、投资时机、投入资源提供策略支持,帮助企业避开其他企业已经陷入过的误区——对新技术采用过早或放弃过快的资金陷阱,以及采用过晚或留恋过久的机会成本损失。
在技术发展阶段诠释方面,Yeesight技术生命曲线与Gartner 技术成熟度曲线相比:
1.Gartner 技术成熟度曲线是一个理论标准,而Yeesight技术生命曲线的绘制功能更像是为用户提供的检索工具。
2.与Gartner每年提供一次的,仅标注其选出的少数新兴技术的成熟度曲线相比,Yeesight技术生命曲线绘制更为方便灵活,无论是新技术还是新概念新模式,只需在搜索框中输入关键词即可得到。
3.Gartner每年发布的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图将各项新兴技术做统一标准处理后标注在一张图里,能清楚展示社会新技术发展整体情况,各项新技术的相对位置,并能对新技术距离实际应用的时间做出推断。Yeesight技术生命曲线针对每一项具体技术进行曲线绘制,能清楚展示每项新技术的发展历程,并能在曲线上直接抓取固定时间点的热门内容,更方便用户对技术发展影响因素进行回顾,帮助用户更好预测单个技术目前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下面,就让我们通过 “VR”与“自动驾驶”两项新技术,来对技术生命曲线做个详细的产品使用测试。
CASE I-VR| Yeesight技术生命曲线 V.S 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线
根据Gartner每年发布的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笔者整理出了一条VR技术在Gartner曲线当中的发展趋势图,如下所示:
其实,早在1960年前后VR相关概念就已萌发,1990年左右国外针对VR试图进行商业化,但未能成功。由于2012年前Gartner对VR收录词的缺失,我们参考类似概念“虚拟世界”。
图中2007~2012年的位置为“虚拟世界”技术的位置,Gartner曲线图中所示,当时的VR(虚拟世界)应处于“期望膨胀期”及“低谷期”。2008、2009年,VR(虚拟世界)处于泡沫破灭预期下滑的过程。
直到2012年,虚拟现实技术VR被正式收录进Gartner的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2012年到2015年预期开始上升,15年以来进入稳步爬升阶段。Gartner预计VR技术在5~10年内即可到达成熟期。
同时,我们对比VR在Yeesight技术生命曲线当中的发展表现,如下图所示:
Yeesight技术生命曲线,将VR的发展以曲线+技术关键点的形式同时绘制出来。
在Gartner所示2007~2012年VR(虚拟世界)“期望膨胀期”及“低谷期”间,Yeesight技术生命曲线展示出如下趋势——
• 2007年5月,谷歌街景上线,VR技术生命曲线开始走高。
• 2008年7月,虚拟现实头盔HEWDD-768发布,VR技术的热度上升。
• 2009年4月,Eo1n发布Icube,这款VR科技提供了完全浸入式的3D体验。
• 2010年11月 ,3D游戏《使命召唤:黑色行动》发布,玩家可在多种模式中体验游戏的3D立体输出效果。想要体验3D立体效果,需配备相应专用硬件。
• 2011年11月19日,索尼推出便携头戴式3D显示器HMZ-T1。它使用了OLED显示技术,戴上它之后的效果就如同在20米的距离上观看750英寸的巨型银幕。
• 2012年7月2日,谷歌眼镜发布。这是一款“拓展现实”眼镜,具有和智能手机一样的功能,可声控拍照、视频通话和辨明方向,以及上网、处理文字信息和电子邮件等。
从2007-2012生命曲线发展趋势看,此时由于VR(虚拟现实)与虚拟世界概念处于暧昧期,单纯VR概念呈现出低水平波动,这也是Gartner在这一阶段没有收录VR技术的原因。
2012年,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线显示VR技术突破低谷,开始上升。于此同时,Yeesight技术生命曲线的呈现如下:
• 2013年4月8日,Oculus Rift 虚拟现实头戴设备发布,它是一款头戴式显示器,通过双眼视差产生立体感,且配有陀螺仪、加速计等惯性传感器,可实时感知使用者头部位置,调整画面显示视角。
• 2014年,以Facebook 20亿美元收购Oculus为标志,全球再次掀起了VR商业化普及化的浪潮。
• 2015年12月,HTC发布HTC Vive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器。
• 2016年10月,索尼发布PlayStation VR虚拟现实头盔设备。与Oculus Rift、HTC Vive 相比,索尼发布的PS VR虚拟现实头盔是目前市面上价格最亲民的一款高档 VR 设备。基于其带来的商业普及性,时代杂志称其引领了一场虚拟现实革命。
• 2017年6月,Facebook宣称即将发布一款廉价的无线虚拟现实(VR)头盔,希望能将VR普及到大众市场。
2012-2016年,Yeesight技术生命曲线不断升高,与Gartner曲线显示VR技术步入稳定爬升期趋势很相似。
结合Yeesight技术生命曲线与Gartner的技术成熟度曲线图,可以看出:
• 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线与Yeesight技术生命曲线相互验证。单从VR技术的发展曲线来看,在几个大发展周期内,两者数据走势具有高度一致性。
• 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线与Yeesight技术生命曲线相互补充。从VR技术生命曲线来看,每项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同阶段呈现的波动特点能够实时显现,并在大趋势上符合Gartner Hype Cycle的规律,弥补了Gartner的时效性和功能性。
2017年Gartner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表示VR技术仍在稳定爬升期,Yeesight技术生命曲线中VR则在2017年6月Facebook宣称将发布平民版VR头盔时达到高点,稍后开始出现回落。这表示新兴技术在进入稳定爬升期后,仍会因为新的热点出现热度波动。
为了进一步验证Yeesight技术生命曲线的可靠性,笔者从近年Gartner技术曲线当中选定“自动驾驶”这一领域,对其进行了CASE II测评如下。
CASE II-自动驾驶| Yeesight技术生命曲线V.S 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
(Gartner自动驾驶技术成熟度曲线)
(Yeesight自动驾驶技术生命曲线)
Gartner认为自动驾驶技术从2012年到2015年快速上升到期望膨胀期顶峰,2016年开始下跌。
Yeesight技术生命曲线图在大的趋势上与Gartner一致,2015年前总体呈上升趋势,2015年都达到了历史峰值,随后开始跌落。
与Gartner不同的是,Yeesight技术生命曲线对技术发展的细节体现很独到,因而可以让一些现象有迹可循。比如——
自动驾驶技术已经在2007、2008年经历了一次小的波峰,并于2010年到2012年经历了一次低谷。在2015年期望膨胀期峰值过后,2017年又重回峰值。这一定程度说明自动驾驶技术目前仍处于期望膨胀期,而并没有进入低谷期,其能继续在期望膨胀期多久还要视技术与社会文化变革因素而定。
2007到2008年智能控制、车辆感应技术的发展让自动驾驶成为社会的期待,在Yeesight技术生命曲线当中,呈现出冉冉上升的趋势。
而2011年内华达州通过的自动驾驶汽车上路法律——规定自动驾驶汽车上路里面至少要坐着两个人,一个在驾驶座随时准备在紧急状况下接手,另一个在乘客座监视着汽车规划的路线,表现出自动驾驶汽车智能与可靠性的不足,使社会预期受到打击,同时自动驾驶生命曲线也出现了曲线中的最低谷。
2012年到2014年传感器技术的快速发展使自动驾驶可靠性大幅提高,同时重燃了社会对自动驾驶的期望。2014年谷歌推出了没有方向盘和刹车的汽车,向社会表达了降低自动驾驶中人为参与的决心。2015年特斯拉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布,自动驾驶技术达到了期望膨胀的峰值,技术生命曲线上升势头十分明显。
目前,Gartner认为自动驾驶技术要到达成熟期还需要10年以上。而根据Yeesight技术生命曲线及所呈现的事件,可以分析技术发展的影响因素,这极大程度弥补了每年Gartner在公布技术成熟阶段期间整整一年的技术发展特点的空白。
以下为Yeesight技术生命曲线呈现出的“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关键信息(官网每个关键点点开会有一篇当时的技术报道文章,且支持机器翻译功能,还挺贴心)——
• 2007年11月,举办于加州的DAPRA 机器人挑战赛。
• 2008年2月,可自动侦测与前车距离的增强型限距控制系统面市。如果车辆与前车距离过近,系统就会发出警示;如遇紧急情况,系统会自动采取制动措施让车辆完全停止。
• 2009年10月,车辆信息和通信系统上线。系统可向驾驶员提供最新道路交通情况——通过设置在道路上的光仪器、电波仪器和FM调频波段向车辆导航设备发送文字、地图等信息。这使得自动驾驶的路线设定成为可能。
• 2010年5月,IBM申请红绿灯系统专利。该系统可用作十字路口的交通信号灯,它能指挥汽车在合适的时间熄火与开动。
• 2011年6月,内华达州通过了让自动驾驶汽车上路的法律。依照规定,自动车上路里面至少要坐着两个人,一个在驾驶座随时准备在紧急状况下接手;另一个在乘客座监视着汽车规划的路线。
• 2012年12月,谷歌发布无人驾驶传感器技术,系统核心是车顶上的激光测距仪等一系列的感应器。通过感应器,车辆可以清晰"看到"周围物体,清楚掌握它们的大小、距离,时刻对周围环境保持360度无死角关注。
• 2013年7月,意大利科技公司VisLab 的无人驾驶车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成功识别了交通信号灯、有效避开行人,成功驶过十字路口、环岛等常见的城市危险路况。
• 2014年5月,Google 推出了无人驾驶汽车。他的特别之处在于没有方向盘和刹车。虽然这款汽车当时也还处于原型阶段,但它向社会展示出了自动驾驶可以不需要人来操控的决心。Google的实力与对降低人驾驶参与度的决心为自动驾驶重树了社会信心。
• 2015年10月,特斯拉发布了其真正能实现自动驾驶的无人驾驶汽车。
• 2016年9月,奔驰对外发布了全新制动辅助系统。如果有行人从路边突然出现,该套系统可及时做出反应,向司机发出警报的同时,积极制动;同时,司机发现情况后也可跳过这套程序,自主制动减速。
• 2017年7月,奥迪揭幕了全新一代车型Audi A8,其搭载Level 3的自动驾驶系统,当交通拥堵,车速小于等于37.3英里/小时,用户可以启动自动驾驶功能。在当地法律允许的情况下,车辆会完全接管驾驶任务,直到系统通知用户再次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