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 (ID:eeo-com-cn),作者:社论,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9月20日,“传统产业”一词又出现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之中,会议强调要坚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两手抓。
从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始,“传统产业”已数次出现在高层经济会议中。今年5月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第一次会议表示,“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
我们以为,这可以看作是传统产业正名之举。决策层之所以屡次三番提出警示,是因为从2012年前后各地开始的 “腾笼换鸟”到2016年一些地方对过剩产能的处置,在各种政策演进和推动过程中,传统产业被“误伤”的情况屡有发生。一批身处传统产业中的企业受累于此,要么搬迁要么关停。尽管不乏批评之声,一些地方仍引以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经验之谈。
何以如此?从表面看,这与一些地方为政者对国家政策和产业理念的片面认识有关,比如一些地方官员把传统和低效划等号。实际上,在技术升级、设备更新、规模化提升和供应链改造等路径下,传统产业也能做到高效。再比如,一些官员认为新兴产业代表了先进生产力,而传统产业则意味着落后,被淘汰是必然的。他们不理解,传统产业是中国工业的主体,对经济增长、解决就业有重要作用。更何况,一些新动能就是从传统产业里长出来的。
这样的认识一旦和地方政府的“强干预”相结合,传统产业被“误伤”就难免了。一旦传统产业被打上落后或者过剩的标签,一些地方即以行政手段 “一刀切”式地出清产能,还有的地方强迫区域内的工业企业整体性搬迁,结果造成了大量企业的关停。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过程中受伤更多的很可能是民营企业。因为面对地方政府的大刀阔斧,央企子公司和地方国企往往有更强的博弈能力。
这恐怕是为传统产业“正名”时最应该吸取的教训——要管好地方政府那只干预的手。事实上,这种干预也体现在一些对新兴产业的扶持中。一直以来,地方政府深度参与到对高精尖技术企业、新兴产业的扶持中,用补贴、订单捆绑等形式招商引资,但由于缺乏要素聚集或者产业禀赋上的不匹配,结果往往是“一地鸡毛”,还让一些企业有“上套”的感觉。
现实地看,地方政府仍然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一环。要问的是,它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当面临环保能耗要求时,是对整个行业“一刀切”式的出清,还是制定明确的排放能耗标准,对企业一视同仁?当要培育新兴产业时,是改善营商环境,提供充分的要素支撑,培育支持创新的环境,还是用各类变相的短期补贴去诱导企业?是继续沿用此前“拍脑袋”式的、命令式的行政方式,还是选择一种更可预期、更尊重市场规律的政策路径?
我们看到,在决策层为传统产业正名后,一些地方废止或调整了此前针对传统产业的限制性政策。不过我们认为,比一次政策修正更重要的,是怎样才能让这样的折腾少一些,更少一些。答案很简单,就是要明确政府的权力边界,在行政干预上多做“减法”,管住、管好那只干预的手。如此才能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真正地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 (ID:eeo-com-cn),作者:社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