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3-09-28 10:24

“小三”再战,暴露安卓开放平台上“公权力”过大的隐忧

自从百度收购91之后,整个应用分发市场就一直没怎么消停过,你家唱罢我方来,最近先是360以“建议”的方式封杀小米应用商店和百度地图,而到26日晚上,小米全线下架360产品的通知更是将这种争斗推向了白热化。

这是关于“浅系统权限”的争夺和博弈,是安卓系统这种开放模式下所正在积累的下一个大冲突的预演,或许下一个“二选一”并不遥远。

“公权力”的隐忧

这件事情之所以能够引发这么大的风波,其实很重要的原因在于,360在手机安全领域铺得盘子已经足够大了,就在不久之前,360还刚刚宣布自己的手机安全卫士用户数超过4亿。

而360的市场占有率达到如此高的情况下,作为系统安全应用,某种程度上讲,360已然获得了智能手机安全市场的垄断的权力。用户在安装的时候,或许并没有仔细看360安全卫士可以获取那些权限,但是一种隐性的契约关系已经形成了。用户让渡一部分系统权限给360,360为用户提供其所需的服务。

这就如同西方早年一些城市的形成,市民们发现在这样的一种恶劣坏境下,大量的精力浪费于与坏人、猛兽做斗争,于是纷纷让渡出一部分权利,从而形成了政府,来维持稳定,将人解放出来。

放在移动互联网上,安卓系统就是整个大的自然环境,而有一部分人信任360,一部分人信任百度、腾讯,还有一小部分人信任别的,于是形成了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城市。安卓系统虽然有权限灭掉任何一个应用,就如同自然环境可以毁灭人类一样,但这种情况发生的几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而在整个社会中,权力最大者就是像360这样与大多数人形成某种契约委托关系的系统安全应用。

但是这个权力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公”上,无论如何都不能对给予其权力的用户不利。当然,问题显然没有那么简单,一方面,用户是免费享受大量应用;另一方面,很多应用的“公权力”是花钱买来的,而非用户自行选择的。刷机、内置、广告、刷榜、付费推广,哪一样不用花钱呢?

当这件事情最初出发时的方向就是错的时,我们又怎么可能奢求其最后的结果会是正确的呢?

花钱买来的权力,也必然会更多的用于为自身谋利,而非对用户负责。而只要玩得不要太过,用户多半是不会反抗的,因为大家基本上都没有多少可选择的空间。于是,服务用户不幸的成为了顺带着去做的事情,甚至只是一块冠冕堂皇的幌子,这不仅是某些应用的问题,更是整个安卓系统生态的悲哀。

有时候,一个平台太过于开放,问题往往就会滋生,这就是“有序”与“有活力”之间的悖论,而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一种恶性的失控。

以服务用户为理由的耍流氓——还是耍流氓

先看看小米和360两家的公告,大家都非常默契地用了一个词——流氓。先说小米,内置一些用户可能不需要的应用,这确实是有一点流氓行为,不过考虑到盖茨大叔多年前就Windows捆版IE垄断案中所辩解的那样,“IE只是Windows的一个功能”。小米在MIUI系统里面内置小米应用商店的行为似乎也可以这样去辩解,姑且算作小小的流氓了一次吧。

只是Windows虽然捆绑了不少微软自家的软件,但PC机的性能让这种捆绑并没有影响到用户体验,反而完善了一部分基础性的体验。而到了移动端,智能手机,尤其是在国内最普及的千元智能机的配置,使得大量内置应用拖卡手机正常功能运行的情况时有发生,用户不堪其扰。

而360恰恰抓住了用户对这些内置应用的不爽心理,不得不说,360的“屌丝团队”足够接地气。只是它的这次出招充分验证了郭德纲老师的那句段子,“流氓会武术,谁也挡不住”。

如果说此前,360、腾讯这些“公权力”的受托使用者,还只是利用自己掌握的这种公权力推广自家的应用,这一次360尽管没有直接动用生杀大权,把自己看不顺眼的应用秒掉。却又把自己在PC端最擅长的羊群效应用在了移动端——有XX%的用户选择卸载/安装。

如果仅仅是鉴别出内置应用,并提供删除的选择,那这次是一件极接地气的改进。但问题恰恰在于它过于急功近利了,越过了红线,滥用了由用户让渡权利所形成的公权力。

“建议立即卸载”“有82%的用户选择卸载”这样的话语,带有着明显的诱导倾向,甚至是在向用户输出一种恐惧感。用户在看到360的提示后,出于对手机出现卡顿死机现象的恐惧,出于对与大多数人选择相反的恐惧,都可能会顺着360的提示做出选择,尤其是对占360用户群体很大一部分的小白用户们来说。

这就是一种以服务用户为理由的耍流氓了,其实还是耍了流氓。服务用户显然已经很难说是它的主要目的了,正如有人所评论的,如果连对手机QQ、百度地图这样的应用的建议都是“立即删除”,这真的可以提高用户体验吗?更何况,任何产品不能隐形地剥夺用户独立自主做出选择的权利。

或许这不仅仅是360所应该思考的,而是每一个拥有这样的“公权力”的应用所应该考虑到的,甚至包括微信这样的活跃用户几亿级的产品。要不然,指不定哪一天我们又要再做跟着某位大佬做一次艰难的选择。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