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在绝大多数人看来,获得诺贝尔奖是科学家的终极职业成就。这项荣誉太伟大了,伟大到可能使一些获奖者觉得自己的想法和判断永远不应再受质疑。过高的地位,加上名誉的压力,可能导致诺奖学者在晚年陷入伪科学的泥潭,追逐不可能的目标,执着于狂想。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世界科学 (ID:World-Science),编译:哔普星人,原文标题:《优等捐精、寻找灵媒、过度偏执……古怪的诺贝尔病患者实录》,题图来自:视觉中国(DNA的发现者沃森)
诺贝尔奖得主可以选择在任何地方度过余下职业生涯,研究任何想了解的内容,他们是各自领域的代言人,有能力成为或已经成为研究机构甚至政府机构的领导者,他们代表了人类成就的顶峰。
然而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诺奖得主经常被要求对远超其专业领域的事物发表评论,这很危险,尤其是当话题涉及广泛公共利益时,比如政治、宗教或外星人话题。霍金虽不曾斩获诺奖,却也时常身处危险境地——而且他发表的言论往往十分离谱。
很多时候,诺奖科学家只把全部精力放在那个自认为最重大的挑战上,而难以专注于其他任何事情。
爱因斯坦做出了许多惊天动地的发现,他本可再拿4项诺奖,却在晚年一直追逐大统一理论(GUT)——事实证明这是徒劳。
物理学界另一位巨头史蒂文·温伯格(Steven Weinberg)曾获得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却也和爱因斯坦一样,深陷于宏大的弦理论长达数十年,执著追寻那个“最终理论”。
产生不切实际的科学构想,拥有缺乏根据的自信和傲慢,为虚妄的宏伟目标徒劳,对不专业的领域发表奇谈怪论……这些都是所谓“诺贝尔病”(Nobel Disease)的症状。按照这个玩笑性质的定义,不少诺奖得主、行业大咖都是诺贝尔病患者。
伟大天才,捐精狂人
威廉·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在贝尔实验室期间与他人共同发明了晶体管。(为了宣传自己,他将同事的工作成果归功于自己,强行插入到宣传照拍摄,并试图阻止同事申请专利。)凭借这一伟大成就,肖克利与另外两位合作者,约翰·巴丁(John Bardeen)和沃尔特·布拉顿(Walter Brattain)共享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同事巴丁的性格素来谦逊、随和,他厌倦了肖克利的行事风格,离开贝尔实验室,成为一名教授。后来他转向超导研究,并取得非凡成果,第二次斩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肖克利则患上了诺贝尔病。他在后来被称为硅谷的地方创立了第一家晶体管公司,他的声誉和才华吸引了顶尖的青年才俊加入。然而,肖克利“偏执狂”的特质过度膨胀,膨胀到了强迫员工接受测谎的程度。极度自负的他需要被人视作“伟大天才”,需要门生们为他那不切实际的想法而努力——任务失败时,肖克利会公开羞辱他们。
他的傲慢最终使得门下才俊成为“八叛逆”(The Traitorous Eight)并离开。这些人后来取得了辉煌的职业成就:创立英特尔、发明现代芯片技术、创建集成电路……
八叛逆事件后,肖克利重返学术界,但逐渐离开物理学领域,转而深入研究有关种族和智力的问题,最终成为优生学的公共发言人。
他斥责自己第一任妻子“低劣”的基因导致孩子们智力低下,他向一个特殊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精子库捐赠精子,并被禁止进入学校。
到去世时,肖克利已成为一名公认的疯子——他录下了自己与记者的谈话,却反遭记者嘲笑。
从科学到伪科学
另一位物理学家布赖恩·约瑟夫森(Brian Josephson)凭借其在22岁时完成的工作而拿下诺贝尔奖。最神奇的是,这一工作是他博士论文的主要内容。(相当于刚出道的演员拿下奥斯卡、刚炒股的散户赚到小目标、刚入队的警员抓住大毒枭……)
有诺奖加持,没人质疑约瑟夫森的才华和对新思想的判断力。他对超觉冥想(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产生了兴趣,后来花费了半个世纪的时间进行相关研究,有时还会投身于心灵感应、超心理学、念动力等方面。
虽然同行对此严厉批评,但约瑟夫森无所畏惧,坚持寻找通灵者和超自然现象。此外,他还热衷于冷核聚变。
其他几位患上诺贝尔病的科学家包括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莱纳斯·鲍林(Linus Pauling)、吕克·蒙塔尼(Luc Montagnier)等人,都在生涯后遭遇职业耻辱: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沃森成为种族主义者。
量子化学和结构生物学先驱鲍林晚年倡导各种替代医疗方法。他大力宣扬维生素C可以治疗从老年病、癌症到普通感冒等各种疾病的理念,以至于到了今天,许多人都会在感到不适时大量服用维C。
病毒学家蒙塔尼是艾滋病毒的共同发现者,后来成为各种边缘医学理论的公开支持者。
大众倾向于嘲笑、鄙弃诺贝尔病患者。谁会为一个固执、傲慢、胡言乱语的人感到难过呢?但我们也应当知道,古怪往往与才华双生,而当名誉的压力火上浇油,那些古怪天才有可能被推向崩溃边缘。对于一些人来说,诺贝尔病是伟大所导致的副作用。
资料来源:Nobel disease: Why some of the world’s greatest scientists eventually go crazy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世界科学 (ID:World-Science),编译:哔普星人